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冯敢生

月刊

1001-9324

lcfs@chinajournal.net.cn

0714-6222015

435000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临床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性刊物。以“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I常规扫描在儿童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魏思文白慧萍郝跃文张鹏...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烟雾病(MMD)MRI常规扫描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DSA证实为MMD患儿的MRI资料,观察病例的影像学表现,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对不同分期的各异常指征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双侧21例,单侧3例,共45侧.常规扫描发现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l段)纤细38侧(84.4%);基底节区异常小血管26侧(57.8%);T2-FLAIR显示"常春藤征"36侧(80.0%)、显示"髓质条纹征"38侧(84.4%);大脑白质显示斑片状T2WI高信号病灶23侧(51.1%)、软化灶5侧(11.1%);急性皮层梗死11侧(24.4%)、局部皮质萎缩10侧(22.2%).Ml段纤细和"髓质条纹征"的发生率在不同分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异常指征的发生率在不同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D患儿患侧Ml段多狭窄,基底节区可见异常小血管形成,患侧大脑T2-FLAIR可表现"常春藤征"和"髓质条纹征",白质可存在局限性缺血灶或软化灶,皮层可伴急性梗死或软化、萎缩.MRI常规扫描可对儿童MMD的检出提供重大诊断依据.

    烟雾病磁共振成像诊断儿童

    婴幼儿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

    陈希文陈臻吴慧莹鹿连伟...
    27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8例KHE患儿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结果 8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皮下肿物,5例伴皮肤颜色异常,7例合并卡梅现象(KMP).影像表现为单发肿物,位于躯干5例,头颈部2例,躯干与颈部1例,中位直径8.3 cm,实体肿物伴组织浸润型7例,无实体肿物的组织浸润型1例,混合型5例,深部型3例;CT平扫主要表现为等和稍低密度,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7例,不均匀轻度强化1例;MRI平扫T1WI呈等和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伴条带状、斑点状低信号,T,WI抑脂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合并骨质破坏6例,瘤周软组织网状淋巴水肿5例,胸腔积液4例,局部皮肤增厚2例.镜下表现为椭圆形或梭形内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呈"巢团状"增生,形似"肾小球",免疫组织化学CD31和CD34均呈阳性,GLUT-1均呈阴性,部分ERG与D2-40呈阳性.结论 婴幼儿KHE具有一定的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确诊仍需组织病理支持.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卡梅现象病理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婴幼儿

    ASTRAL评分联合pc-CS评分及pc-CTA评分预测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价值

    郭红姚卫杰张克宇王煜...
    27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T血管造影(CTA)后循环侧支循环(pc-CS)评分、后循环CTA半定量(pc-CTA)评分联合洛桑卒中量表(ASTRAL)评分预测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2例脑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治疗3个月后通过改良Rankin量表分为预后良好组(<3分,n=68)和预后不良组(≥3分,n=34).比较两组患者ASTRAL评分、pc-CS评分、pc-CTA评分和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影响因素对于患者预后不良预测方面的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和预后不良组患者ASTRAL评分、pc-CS评分和pc-CT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RAL评分、pc-CS评分和pc-CTA评分均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方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ASTRAL评分、pc-CS评分和pc-CTA评分联合效能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 pc-CS、pc-CTA评分联合ASTRAL评分预测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CTA侧支循环后循环半定量评分脑梗死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杨倩陈楠余筱瑶苏佳佳...
    28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诊断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中的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行CT和(或)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LGMS的患者资料,女2例,男8例,年龄33~81岁,平均60.2岁;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LGMS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 1例位于舌,3例位于四肢,2例位于腹壁,1例位于腰臀部,胸壁1例,腹腔2例;病灶最大直径52~277 mm,平均直径约79.6 mm;7例CT平扫病灶与肌肉密度相比,1例呈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5例等低混杂密度,以等密度为主;CT增强扫描2例轻中度强化,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MRI平扫与同层肌肉信号相比,T1WI信号不等,3例呈低信号,4例病灶中心T,WI序列上可见"岛屿状"、"溏心鸡蛋"样高信号,病灶边缘T1WI序列上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病灶中心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8例病灶边缘均明显不均匀强化,即呈环形强化,病灶中心均可见无强化区;其余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特点无特征性.结论 LGMS病灶体积较大,密度或信号大多不均匀,大多数病灶中心可见大片状低密度影或短T1、长T2信号,呈"岛屿状"、"溏心鸡蛋"样高信号,增强后大多数病灶中心无强化、周边明显不均匀强化,呈环形强化,对诊断该肿瘤具有重要的价值.

    LGMS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方面的进展

    郭方舟聂芳
    287-290页

    影像学评价和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叶媛鑫邵国良
    291-294页

    CT肺动脉成像在剂量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唐依琳金惊李铭
    295-299页

    能谱CT成像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广敏王芳陈伟江浩川...
    300-303页

    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副肿瘤性重症肌无力的纵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MSCT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潘红利侯唯姝李小虎吴兴旺...
    304-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PNP)、副肿瘤性重症肌无力(MG)的纵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罕见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和漏诊,辅助临床完善相关诊治,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搜集的2例经本院术后病理确诊的纵隔FDCS伴发PNP和/或MG患者的所有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例均为男性患者,均同时伴发PNP,临床症状主要是口腔溃疡,全身散在分布红色及暗红色皮疹,部分融合成片,其中1例患者同时伴有MG及严重呼吸困难.CT平扫2例病变均发生于后纵隔偏右侧气管隆突下水平,单发实性肿块伴多发囊变坏死,均可见点状或分支状钙化,不同程度推压右肺下叶支气管,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同时合并MG患者的病灶3个月内逐渐增大、囊变坏死区逐渐增多.结论 FDCS伴发PNP和/或MG罕见,早期易误诊、漏诊,但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且MSCT的某些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均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要充分认识PNP、MG与FDCS的内在联系,做到及时准确诊断以协助临床尽早展开治疗.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副肿瘤性天疱疮副肿瘤性重症肌无力MSCT临床病理

    头颈部Rosai-Dorfman病的影像学表现(5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区婉仪胡茂清朱新进
    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颈部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5例RD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2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 淋巴结型2例,表现为双侧颈部、颌下多发淋巴结增大,部分融合,密度均匀,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混合型2例表现为鼻腔鼻窦内不规则肿块,鼻道狭窄,肿块明显强化,上颌骨部分破坏伴明显强化,同时见颈部淋巴结增大;结外型1例表现为左侧额顶部脑膜结节状增厚,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结论 头颈部RDD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需结合病理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头颈部Rosai-Dorfman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