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冯敢生

月刊

1001-9324

lcfs@chinajournal.net.cn

0714-6222015

435000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临床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性刊物。以“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定量CT诺模图对支气管扩张咯血风险的预测研究

    阴玮灵黄晓旗王雷任涛...
    370-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和验证基于定量CT建立的诺模图以预测支气管扩张咯血发生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搜集233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定量CT指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按照6∶ 4 比例分为训练集(n =133)和验证集(n =100),根据2 年内随访有无发生咯血分为两组.在训练集中通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以确定支气管扩张咯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诺模图;并使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吸烟史、累及支气管总支数、最大扩张支气管横截面积、最大扩张支气管扩张程度是支气管扩张咯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诺模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校准和区分能力,ROC 曲线下面积在训练集中为 0.951(95%CI:0.914~0.989),在验证集中为0.956(95%CI:0.918~0.994).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 基于定量CT构建的诺模图具有良好的临床预测效能,并得到了可靠验证.

    支气管扩张咯血定量CT诺模图

    结合瘤周影像组学建立磨玻璃结节手术切除预测模型

    刘晨鹭蔡庆沈玉英张帆...
    376-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融合肺磨玻璃结节(GGN)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并与临床模型相结合建立GGN手术切除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搜集311 例肺GGN患者CT图像,包括良性/腺体前驱病变 121 例,肺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肺腺癌)190 例.对GGN 行手动分割获得瘤内ROI,使用膨胀算法外扩3mm获得瘤周ROI,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7∶ 3 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217 例)与验证集(94 例),使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瘤内组学模型、瘤周组学模型及融合组学模型.选取其中表现最好的模型与临床模型相结合,建立GGN手术切除预测模型.使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评价各模型预测效能,DeLong检验用于比较各模型AUC差异,使用决策曲线评估各模型的临床应用.结果 瘤内组学模型训练集AUC值为 0.805(95%CI:0.745~0.866),验证集AUC值为0.787(95%CI:0.696~0.878);瘤周组学模型训练集AUC值为0.727(95%CI:0.655~0.799),验证集AUC值为0.759(95%CI:0.653~0.866);融合组学模型训练集AUC值为 0.827(95%CI:0.772~0.882),验证集的AUC值0.858(95%CI:0.777~0.939).将融合组学模型与临床模型相结合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训练集AUC值为0.840(95%CI:0.788~0.892),验证集AUC值为0.877(95%CI:0.804~0.950).DeLong检验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高于瘤内组学模型,在验证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整体净效益比最高.结论 结合瘤周影像组学建立的GGN手术切除预测模型可帮助临床医师把握手术节点,减少过度治疗的发生.

    磨玻璃结节肺腺癌影像组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实影渲染重建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初步应用

    刘忠啸于孟张贺邱慎满...
    383-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实影渲染(CR)重建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肺血管造影检查的APE患者资料.将图像上传至Siemens 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由一名从事心血管影像诊断工作的医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APE渲染颜色、透明度模块分别进行CR、容积再现(VR)重建.所有后处理图像的主观评估均由两名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的高级职称医师讨论进行,意见不一致时,由另一名从事心血管方向的更高职称医师判读.后处理图像的主观评估采用3 分法,包括图像质量方面的栓子显示、解剖结构评分,对栓子的诊断信心及是否推荐用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 例患者,平均年龄(72.1±11.2)岁.13 例(76.5%)患者CR重建栓子显示为3 分.CR重建栓子显示平均2.647 分,VR 2.059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所有病例CR重建的解剖结构均为 3 分,明显高于VR(2.059 分),P<0.001.13 例(76.5%)患者CR重建图像栓子诊断信心为3 分,明显高于VR,分别为2.647 和1.706 分(P<0.001).14 例(82.4%)患者CR重建图像被推荐用于MDT(3 分),9 例(52.9%)VR组图像可推荐用于MDT讨论(2 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R能够提供逼真的解剖级后处理图像,能够更好地显示APE、提高诊断信心、用于MDT交流.

    急性肺动脉栓塞CT肺血管造影图像后处理容积重建实影渲染

    欢迎订阅《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社发行部
    387页

    Gd-EOB-DTPA增强MRI预测CK19阳性肝细胞癌及其预后的临床价值

    王倩黎金葵徐俊霞杨正高...
    38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预测肝细胞癌(HCC)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并评估CK19 阳性与CK19 阴性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肝切除术的单发HCC患者的MRI和临床病理资料.评估MRI定性、定量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与CK19 阳性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CK19 阳性HCC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估 CK19 表达的预测效能.使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 137 例患者(CK19 阴性组 105 例,CK19 阳性组32 例).动脉期环状高强化、肝胆期肿瘤与肝实质信号强度比(SR)、DWI或HBP靶征和甲 胎 蛋 白(AFP)与CK19 阳性HCC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动脉期环状高强化和AFP>400 U/ml是CK19 阳性HCC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上述两个指标预测CK19 阳性HCC的曲线下面积为0.750,敏感度为 72.4%,特异度为 75.9%.与CK19 阴性HCC患者相比,CK19 阳性 HCC 患者在肝切除后的无复发生存率(RFS)较低(1 年 RFS 65.5%vs 81.4%,2 年RFS 51.0%vs 65.9%),但两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log-rank P =0.164).结论 动脉期环状高强化和AFP水平有助于术前预测CK19 阳性HCC,在根治性切除术后CK19 阳性HCC更易早期复发(2 年内).

    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细胞角蛋白19预后

    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影像基因组学研究

    何炫明赵建新何迪梁黄刚...
    394-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T影像组学特征与mRNA的关联性,说明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分级的潜在基因组学机制.方法 利用影像组学分析队列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癌病理分级.利用基因组学分析队列识别病理分级相关基因模块,筛选前 30 个关键节点(Hub)基因并使用Hub基因构建基因模型预测病理分级,将结果映射至影像基因组学拓展队列并将基因与影像组学特征关联.结果 筛选出4 个与病理分级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其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测试集中曲线下面积为0.938.WGCNA分析得到5 个基因模块与病理分级相关,影像基因组学分析发现5 个基因模块中有271 个基因相关,332 个基因与组学特征不相关,前30 个Hub基因有8 个与影像组学特征相关,22 个Hub基因不相关,两者所富集的通路不一致.从30 个Hub基因筛选得到的5 个Hub基因组成的逻辑回归基因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效能为0.736,用于构建模型的5 个基因中有2 个基因与影像组学特征相关,3 个基因与影像组学特征不相关.结论 CT影像组学模型较基于mRNA构建的基因模型的预测效能高.CT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理分级相关的mRNA之间的关联不具有普遍性.

    影像基因组学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癌症基因组学图谱WGCNA分析

    MiT家族易位性肾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赵娜史彬陈东宋德梅...
    402-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MiT RCC)的影像表现及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及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1 例MiT RCC患者CT及MRI影像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病灶大小、形态、出血、假包膜、强化模式、生长方式以及对周围组织侵犯等影像学特征,并与 11例CCRCC、11 例PRCC的影像特点对照分析.结果 11 例MiT RCC患者中男3 例,女8 例,年龄10~73 岁,平均(33.18±17.41)岁.11 例MiT RCC与11 例CCRCC和11 例PRCC 3 组间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块位置、有无假包膜、有无出血、发病年龄分布、强化程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大小及形态、钙化、坏死囊变、强化模式、生长方式、对组织侵犯以及转移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T RCC相比CCRCC、PRCC发病年龄更小,女性更多见,出血发生率更高,更易表现为肾髓内生长,假包膜MiT RCC及CCRCC发生率均较高,明显高于PRCC(P<0.05);强化程度CCRCC>MiT RCC>PRCC(P<0.01).结论 MiT RCC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好发于30 岁以下的儿童及年轻人、出现肾轮廓内肿块伴出血、钙化、假包膜、多发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MiT家族易位肾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类鼻疽骨髓炎临床与影像学表现(附17例报告)

    施玉森孙龙苏兰芳俞安乐...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类鼻疽骨髓炎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 17 例类鼻疽骨髓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7 例患者均为海南本地人,其中14 例(82.4%)为中年男性农民,11 例(64.7%)有糖尿病史,11 例(64.7%)合并两肺结节和(或)结节伴空洞,9 例(52.9%)并发脓毒血症.10 例行DR检查;10例行CT检查;14 例行MRI检查.10 例CT结果均显示骨质破坏,破坏区周围骨质增生硬化征象轻微;其中5 例显示细碎死骨,未见大块死骨.10 例DR结果中,5 例显示轻微骨膜反应.17 例均显示明显软组织肿胀和(或)较大脓肿.结论 类鼻疽骨髓炎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且与常见骨髓炎相比,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综合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基于机器学习标准化积分面积算法的脊柱侧弯度量方法

    张屹韩殊曼杨晨韩晓楠...
    414-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搜索全脊柱X线影像的行最大像素和像素局部极值,开发一种自动度量脊柱侧弯程度的计算机视觉评估方法.方法 搜集129 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全脊柱正位X线影像,行直方图均衡后使用对称叠加阈值算法凸显出非对称像素,搜寻每行中最大亮度的像素点作为全局最大像素点,搜寻每行像素中比两侧3~5 个像素点高的局部极值点,以两种点的交集作为候选锚点.从最上面的候选锚点开始向第二行的候选锚点连直线,如连线斜率绝对值>1 则第二行的点即作为精细锚点.所有精细锚点用3 次样条算法进行拟合得到脊柱的近似曲线,以曲线与脊柱首尾相连的直线之间的标准化积分面积对脊柱侧弯程度进行度量.以人工测量Cobb角值为标准,评价人工测量Cobb角与积分面积算法度量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积分面积算法度量的曲线下面积.结果 人工测量Cobb角与积分面积算法度量呈正相关(r =0.658,P<0.001),积分面积算法度量中度、重度侧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89、0.862.结论 本方法快速、高效地从全局角度评估脊柱侧弯的程度,适合于大面积脊柱侧弯程度评估的筛查,可作为脊柱侧弯角度精细测量的有益补充.

    脊柱侧弯度量X线影像机器学习穷尽搜索算法锚点标准化面积

    基于磁共振STIR纹理分析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研究

    史兆娟刘辉程玉卉李娟...
    420-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探讨影像组学纹理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AS早期患者43 例,采用骶髂关节STIR原始图像和病变ROI,通过A.K.软件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参数,按 7∶ 3 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16 个)与验证集(56 个);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mRMR、LASSO回归模型,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值).通过ROC曲线评价Radscore值、SPARCC评分、ADC值 3 种方法的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探讨3 种方法与临床活动指标(BASDAI、ESR、CRP、ASDAS-ESR、ASDAS-CRP)的相关性.结果 优选出8 个纹理特征子集具有价值;在训练集/验证集中,鉴别AS早期骶髂关节炎活动组与稳定组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adscore =51.46(0.81/0.87、76.72%/82.14%、81.25%/90.65%、66.67%/70.83%、84.42%/80.56%、61.54%/85.00%);ROC曲线效能:SPARCC评分>Radscore值>ADC值;与 BASDAI、ESR、CRP、ASDAS-ESR、ASDAS-CRP 呈低度相关(P<0.05).结论 基于STIR序列纹理分析对AS活动性的诊断价值客观性更强.

    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影像组学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