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冯敢生

月刊

1001-9324

lcfs@chinajournal.net.cn

0714-6222015

435000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临床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性刊物。以“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肾肿块——请分析病变性质

    刘秋军杨倩陈楠
    493,680,封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脑结构网络改变及其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徐敏李洋李月峰王云...
    494-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的结构网络改变及其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20 例OSA患者以及22 名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评估受试者的睡眠情况.采用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评估受试者的认知状况.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受试者的脑结构网络改变与认知和睡眠质量的关联.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脑结构网络属性对OSA的鉴别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OSA患者表现出富人俱乐部、全局效率、局部效率以及相应节点效率降低(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 OSA 患者富人俱乐部连接强度与其 MMSE 评分(r = 0.589,P = 0.006)、AVLT延迟评分(r =0.543,P =0.013)以及AHI评分显著相关(r =-0.483,P =0.03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富人俱乐部连接对于OSA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OR =0.59,敏感度 80%,特异度 86.4%,AUC =0.893,P<0.001).结论 OSA患者未治疗前已经存在特征性结构网络改变,其中富人俱乐部连接与其认知和睡眠状况紧密相关,该指标有望成为新的疾病标志物和临床早期干预靶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结构网络认知障碍富人俱乐部连接

    非良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临床与影像征象对比研究

    逯慧珍李天云李磊磊韩博...
    500-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良性脑膜瘤(NM)与良性脑膜瘤(BM)的临床、影像学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 例经手术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结果,根据2021 版WHO脑膜瘤组织学分型方法,将患者分为良性(Ⅰ级)组72 例和非良性组(Ⅱ~Ⅲ级)46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良性组和非良性组脑膜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 非良性组与良性组在肿瘤最大径、强化方式、形状、边缘、HSL征、脑侵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肿瘤最大径、形状、边缘、HSL征、脑侵袭是非良性脑膜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脑膜瘤MRI特征有助于判断脑膜瘤良恶性,可为术前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临床辅助.

    非良性脑膜瘤良性脑膜瘤影像征象HSL征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张亚茹张晓东陈焱君王逸潇...
    505-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患有OSA的患者13 例和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 名,对两组分别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心理学量表评估,对各感兴趣脑区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计算每个感兴趣区 3.5 ppm处酰胺质子不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比较不同脑区两组间 MTRasym(3.5 ppm)的差异,分析各个脑区的 MTRasym(3.5 ppm)与爱普沃思嗜睡程度评价表(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组患者的双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颞叶白质的 MTRasym(3.5 ppm)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余脑区的 MTRasym(3.5 ppm)在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豆状核、左侧海马的MTRasym(3.5 ppm)与ESS评分呈正相关(r =0.863,P =0.007;r =0.707,P =0.037).结论 利用APT磁共振成像发现OSA患者双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颞叶白质的MTRasym(3.5 ppm)升高,左侧豆状核、左侧海马的MTRasym(3.5 ppm)与ESS评分具有相关性,提示APT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能成为OSA患者早期代谢改变提供诊断依据.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磁共振成像酰胺质子转移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青少年吸烟者大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研究

    贾少迪薛婷程永欣王宏德...
    510-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采集60 名年轻吸烟者和与之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相匹配的60 名年轻非吸烟者的扩散张量成像数据中各向异性分数.方法 使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在大脑白质50 个区域对两组被试在体素水平上对其分类预测,为检测大脑的吸烟状况以及在区分成瘾患者和健康组之间提供生物标志物.结果 该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87.50%,曲线下面积为0.92.对分类结果影响最主要的在小脑下脚两侧、皮质脊髓束右侧、大脑脚右侧、扣带(海马体)两侧、钩束左侧、穹隆和小脑上脚右侧.结论 各向异性分数在检测吸烟状况方面完全可以作为鉴别性生物标志物,并在预测分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并为机器学习研究与吸烟相关的神经生理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青少年吸烟者扩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白质支持向量机

    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沙立辉张晚秋马运婷郑月...
    514-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与CSVD总体负担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头颅MRI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CSVD患者,根据CSVD总体负担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0分组、1 分组、2 分组及3~4 分组.基于CCTA图像获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包括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冠状动脉3 条主要分支狭窄最明显处的狭窄程度及CT血流储备分数(FFR)、3 支冠状动脉近端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等.分析各指标与CSVD总体负担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3~4 分)及低分组(0~2 分),分析确定CSVD总体负担高评分的有效预测因子,并评价各模型对CSVD总体负担高评分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169 例CSVD 患者,包括CSVD评分0 分组45 例,1 分组43 例,2 分组41 例,3~4 分组40 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分级、总斑块数、最大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CACS与CS-VD负担评分呈正相关(rs>0.3,P<0.05),FFR-最小与CSVD负担评分呈负相关(rs =-0.464,P<0.05).根据CSVD总体负担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3~4 分)和低分组(0~2 分),高分组 40 例,低分组 129 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分级(OR =2.367,P =0.001)及FFR-最小(OR =0.916,P =0.033)为CSVD总体高负担评分的有效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对CSVD总体高负担评分发生风险预测效能的曲线下面积(AUC)从大到小依次是高血压分级和 FFR-最小的联合模型(AUC =0.811,P<0.001),高血压分级(AUC =0.759,P<0.001)以及FFR-最小(AUC =0.752,P<0.001).结论 CSVD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CSVD总体负担具有一定相关性:冠状动脉总斑块数、最大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CACS与CSVD总体负担评分中度正相关,而FFR-最小与CS-VD总体负担评分呈中度负相关;高血压分级及FFR-最小为CSVD总体高负担评分患者的有效预测因子,可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对高风险CSVD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脑小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CTA

    基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一年死亡风险

    李守斌汪军张书海代兴亮...
    523-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新的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用于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1 年死亡风险进行预测,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 纳入100 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分成训练组(n =50)和验证组(n =50).开发一种纳入患者相关临床因素和MRI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提取患者增强扫描感兴趣区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出用于建模的特征,并计算出影像组学评分.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寻找有意义的临床变量.建立单独基于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单一模型以及基于临床变量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使用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优模型用于指导临床.结果 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增强图像的感兴趣区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出影像组学评分.从患者相关临床因素中筛选出2 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病灶水肿程度和病灶有无出血.联合模型的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 0.890 和 0.879.单一模型的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 0.842 和 0.798.临床决策曲线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结论 联合模型优于单一模型.结合影像组学评分和相关临床变量构建的模型准确性较高.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是一种非侵入型预测工具,可以辅助临床医师评估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1 年死亡风险.

    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列线图神经胶质瘤

    欢迎订阅《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社发行部
    527页

    探讨640层螺旋CT对甲状腺单发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叶丽丽何祥发韦玉新李学农...
    528-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640 层螺旋CT对甲状腺单发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 例甲状腺单发结节CT表现,包括28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 20 例甲状腺良性结节(16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4 例甲状腺腺瘤).观察指标包括:(1)甲状腺腺体情况:体积、形态、密度;(2)结节CT征象:大小、部位、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是否有钙化)、边界(咬饼征)、强化情况(强化方式、强化幅度、边界是否比平扫清晰、范围是否比平扫缩小);(3)周围结构改变:气管偏移、淋巴结转移.结果 甲状腺单发的良、恶性结节在大小、边界(咬饼征)、强化情况、甲状腺腺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位、密度、气管移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只出现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 尽管甲状腺单发的良、恶性结节在CT征象上有重叠,仔细观察其CT平扫+增强扫描典型及不典型征象,结合甲状腺腺体情况及淋巴结转移,还是能较准确地作出定性诊断.

    甲状腺单发性结节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良性结节CT诊断与鉴别

    磁共振T1 mapping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连纯庄璐璐葛秀云戴懿...
    53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MRI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搜集44 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图像,由两名影像科医师独立勾画每个病灶的感兴趣区并测量T1 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分别评估并比较T1 值、ADC值和T1 + ADC值对于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使用Spearman分析T1 值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4 例患者共50 个病灶(17 个良性病灶,33 个恶性病灶).良性组和恶性组之间的ADC值和T1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 + ADC值具有最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989.T1 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负相关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 =-0.472,P<0.01).结论 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有潜力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T1 值联合ADC值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乳腺病变磁共振成像T1mapping扩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