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冯敢生

月刊

1001-9324

lcfs@chinajournal.net.cn

0714-6222015

435000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临床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性刊物。以“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盆腔占位——请分析病变性质

    吴春梅杨存霞李思琪殷小平...
    871,1054,封3页

    能谱CT虚拟平扫及水基图定量参数在诊断颅脑血管内治疗术后颅内出血的研究

    杨志安闵小红徐俏宇王落桐...
    872-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VNC)和水(碘)基图在颅脑血管内治疗后诊断出血(IC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存在大血管狭窄或闭塞且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采用能谱CT扫描的患者,以24 h复查脑平扫CT判断有无脑出血为金标准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分别测量VNC图的CT值和水(碘)图的密度值.使用SPSS分析水基图与VNC定量参数诊断术后出血转化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由 2名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单独用VNC图、VNC结合水基图进行诊断信心评分.诊断信心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基于最佳截断值为1043.9 mg/cm3的水(碘)基图水密度值和最佳截断值为52.9 HU的VNC图CT值的诊断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0.964,P<0.001).经双变量Spearma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上述水密度值和VNC CT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s=0.967,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水基图和VN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 0.974(95%CI:0.904~0.997),0.976(95%CI:0.906~0.9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截断值下水基图诊断ICH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4.7%、98.0%、94.7%、98.0%、97.1%.最佳截断值下VNC诊断ICH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4.7%、96.0%、90.0%、98.0%、95.7%.2名医师对VNC结合水基图有更高的诊断信心评分(P<0.05).结论 能谱CT水基图和VNC图定量分析对于血管内治疗后的IC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最佳截断值分别为水基图水密度值1043.9 mg/cm3,VNC CT值52.9 HU.VNC结合水基图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并可以提高医师的诊断信心.

    能谱CT颅内出血水-碘基图虚拟平扫血管内治疗

    增强T2 FLAIR-T1 WI强化不匹配特征预测弥漫性胶质瘤IDH突变状态的价值

    梁泓中郭睿肖运平
    87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增强T2 FLAIR-T1WI强化不匹配特征预测弥漫性胶质瘤IDH突变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确诊的65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术前MRI增强T,WI、增强T2 FLAIR强化特征,比较IDH突变组(27例)与野生组(38例)弥漫性胶质瘤增强T2 FLAIR-T1WI强化不匹配比例的差异.结果 IDH突变组与野生组的增强T1WI强化程度、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突变组与野生组在增强T2 FLAIR的强化程度、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突变组与野生组在增强T2 FLAIR-T1WI强化不匹配比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DH突变状态的预测,强化不匹配比例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值分别为81.6%、62.0%、0.767.结论 增强T2 FLAIR-T1WI强化不匹配特征有助于术前预测弥漫性胶质瘤的IDH突变状态.

    弥漫性胶质瘤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增强异柠檬酸脱氢酶

    基于DTI技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徐天野冯艳泓田为中朱萌...
    882-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的基于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分析(TBSS)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方法 前瞻性搜集24例DR患者(DR组)和24名健康志愿者(HC组)并进行3D T1WI及全脑DTI扫描.应用TBSS分析方法来比较DR组和HC组白质微结构水平上的差异,提取差异白质纤维束的DTI指标.采用偏相关统计方法来分析差异白质纤维束的DTI指标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和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DR患者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双侧前放射冠、双侧上放射冠、右侧后放射冠、右侧外囊、右侧上纵束的FA值降低.相关性分析观察到,DR组胼胝体膝部FA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39,P<0.05).左侧上放射冠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69,P<0.05).结论 DTI技术能够观察DR患者多个脑白质区域的微结构变化,且差异白质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扩散张量成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向异性分数认知障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改变)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傅君黎继昕杨绮华
    88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改变)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改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总结病变的MRI表现及相应病理特征.结果 26例中,肿瘤发生于脊髓7例,丘脑6例,桥脑5例,延髓3例.位于幕上的病灶占位效应明显且形态多样,桥脑病灶肿胀且倾向无强化,延髓病灶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节或肿块,脊髓病变呈多发长段、斑片状明显强化.儿童组患者女性多见,病灶多见于桥脑.成人组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灶多见于丘脑、脊髓.成人组病灶边界不清晰者较儿童组多(P=0.028),儿童组病灶出现坏死较成人组多(P=0.036).儿童组Ki-67表达≥30%占比大于成人组(77.8%、41.2%).结论 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段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改变)影像具有相对特异性,结合临床症状、MRI平扫及增强扫描、DWI、PWI有助于提高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改变)的诊断准确率.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改变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宋雅琪徐天野朱萌陈锦华...
    892-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脑灰质体积变化及静息状态下部分脑区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 共纳入20例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DR组)和23名健康成年人(HC组),分别进行了心理认知测试、结构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对脑灰质体积进行分析,并选择体积变化脑区为感兴趣区(ROI)进行全脑功能连接(FC)的分析.脑灰质体积比较及功能连接比较均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来探讨差异脑区灰质体积(GMV)及FC值与心理认知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HC组相比,DR患者右侧额中回(MNI:x,y,z=40.5,10.5,42)、右侧梭状回(MNI:x,y,z=30,-49.5,-12)灰质体积减小,右侧眶部额中回(MNI:x,y,z=9,67.5,-7.5)、右侧丘脑(MNI:x,y,z=10.5,-9,3)、左侧枕中回(MNI:x,y,z=-40.5,-85.5,24)、右侧中央前回(MNI:x,y,z=54,1.5,46.5)灰质体积增加.以右侧额中回为种子点,与左侧颞上回(MNI:x,y,z=-60,-30,18)、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MNI:x,y,z=-6,0,33)功能连接减弱;以其他GMV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脑内功能连接未发现明显差异.DR患者GMV值与FC值与心理认知结果之间未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DR患者大脑部分区域GMV改变,与大脑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受损,这可能是其认知、情感及行为障碍的神经病理基础之一.

    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功能磁共振成像灰质体积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功能连接

    幕上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对比分析

    邵晗冰苏筱芮李爽杨喜彪...
    899-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特征术前鉴别诊断幕上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病理确诊的幕上PXA患者29例和幕上PA患者2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影像学分型、强化程度、瘤周水肿以及是否有邻近软脑膜的强化,对MRI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MRI征象及不同组合对于幕上PXA和PA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年龄、部位、大小和瘤周水肿程度在幕上PXA和PA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肿瘤部位、大小和瘤周水肿程度对鉴别幕上PXA和PA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肿瘤大小的敏感度最高(88.5%),肿瘤部位联合瘤周水肿的特异度最高(89.7%),部位联合大小和瘤周水肿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1%、86.2%].结论 幕上PXA和PA的好发部位、肿瘤大小及瘤周水肿程度有差异,术前MRI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基于脑结构网络分析技术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测研究

    蔡玉姣李洋杜睿谢恺...
    905-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卒中事件后患者大脑结构网络变化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搜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9例,同期搜集无认知障碍病史的健康对照者50名(H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系统MRI扫描和相关量表评估,并进行12个月的纵向随访.依据随访时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将患者纳入卒中后认知障碍组(PSCI组)和卒中后认知正常组(PSNCI组).采用方差分析探究脑结构网络属性的组间差异.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差异性脑结构网络属性对于PSCI的预测效能.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脑结构网络属性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之间的关联.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特征路径长度(F=3.47,P=0.033)、归一化聚类系数(F=3.60,P=0.028)、归一化特征路径长度(F=9.47,P<0.001)、全局效率(F=9.41,P<0.001)、左侧额中回节点效率(F=6.01,P=0.002)、右侧海马节点效率(F=8.24,P<0.001)、右侧眶部额上回节点效率(F=4.31,P=0.015)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基线时归一化特征路径长度(OR=1.87,95%CI 1.84~1.93,P<0.001)和右侧海马节点效率(OR=0.71,95%CI 0.67~0.79,P<0.001)对PSCI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73.二者联合指标预测效能更佳,AUC为0.8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CI组归一化特征路径长度(r=-0.61,P=0.002)和右侧海马节点效率(r=0.59,P=0.006)与MoC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存在归一化特征路径长度和右侧海马节点效率改变的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更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认知障碍结构网络预测

    早、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脑铁沉积与微观结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蒋爽阿卜杜热合曼·阿卜力米提邵华王云玲...
    912-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联合定量磁敏感图(QSM)及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ODDI)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脑内铁沉积量与微观结构随疾病进展的演变规律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1例PD患者(PD组)根据Hoenh-Yahr分级分为早期PD组(PD-1)和中晚期PD组(PD-2),同时纳入23名健康对照者(HC组).三组铁沉积量及NODDI相关参数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SM与NODDI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与HC组相比,PD患者多个核团存在不同程度的Vic值、Viso值、ODI值的降低及铁沉积量的异常升高.PD-1组中,黑质及红核的ODI值、苍白球的ODI值及Viso值与对应核团的定量磁敏感值之间存在相关性(r=-0.532,P=0.016;r=0.514,P=0.020;r=-0.516,P=0.020,r=-0.479,P=0.033);而 PD-2 组中,壳核的 Vic值、苍白球的Vic值及ODI值与对应核团的定量磁敏感值之间存在正相关(r=0.610,P=0.003;r=0.575,P=0.006;r=0.508,P=0.019).结论 随着PD的病程进展,PD患者脑内存在铁沉积量异常及微观结构改变,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定量磁敏感图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结合临床病理特征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研究

    隋艺莫蕾陈春雅张琼琼...
    917-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结合临床病理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2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评估患者MRI影像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评估TIL比例,TIL<10%为低TIL水平,TIL≥10%为高TIL水平.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临床病理预测模型、MRI预测模型、临床病理&MRI联合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DeLong检验对模型进行比较.选取临床病理&MRI联合预测模型构建可视化列线图,使用校准曲线对列线图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22例乳腺癌患者,训练集156例,验证集66例.训练集中高TIL水平组71例(45.5%)、低TIL水平组85例(54.5%).其中内部强化特征(P=0.004)、多灶/多中心(P=0.018)、ADC值(P=0.001)、Ki-67指数(P=0.001)和分子亚型(P=0.010)与TIL水平相关.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临床病理&MRI联合模型性能最优,AUC值分别为0.814、0.790,使用列线图可视化该联合预测模型.结论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结合临床病理特征的列线图可以预测乳腺癌TIL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全面、高效的评估手段.

    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