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急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急诊杂志
临床急诊杂志

胡豫

月刊

1009-5918

lcjzzz@qq.com

027-85726342-8817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急诊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Call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季德胜蛇药片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徐州及周边地区蝮蛇咬伤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杜天天董雅棋朱军王立伟...
    159-163,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徐州及周边地区蝮蛇咬伤患者中季德胜蛇药片联合氨酚曲马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病房住院的244例蝮蛇咬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季德胜蛇药片联合氨酚曲马多组(A组,114例)与单用季德胜蛇药片组(B组,130例).主要观察2组住院时间和疼痛消退时间,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第1天及第3天的疼痛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和补救镇痛发生率.结果:244例患者分属徐州市80例(32.8%),宿州市84例(34.4%),淮北市42例(17.2%),宿迁市38例(15.6%).A组和B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咬伤部位、咬伤严重评分、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治疗前hs-CRP、治疗前IL-6、治疗前WBC、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疼痛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A组疼痛评分、IL-6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A组和B组的疼痛评分、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天,A组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A组和B组间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A组补救镇痛2例(1.8%),B组补救镇痛14例(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季德胜蛇药片联合西药氨酚曲马多方案能够显著减轻蝮蛇咬伤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蝮蛇咬伤地域性季德胜蛇药片氨酚曲马多临床疗效

    动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指导院前创伤性脑外伤应用甘露醇的价值

    姜辉杨柳谢志惠王慧婷...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监测颅内压,以指导院前创伤性脑外伤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院前接诊的160例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120救护车上测量第0、60和120分钟ONSD,根据患者临床结局、是否使用甘露醇及意识水平改变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头部CT结果、发病后第0、60和120分钟ONSD结果、同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意识水平改变、是否应用甘露醇降颅压和死亡率等相关数据.评估不同时间段(第0、60和120分钟)ONSD水平与临床结局、是否使用甘露醇、意识水平改变的关系.以ONSD≥5 mm定义为存在高颅压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ONSD≥5 mm的患者是否使用甘露醇与30 d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60例创伤性脑外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存活患者150例,死亡患者10例.死亡患者的ONSD值在第120分钟为6.79(4.19,8.87)mm,较第0分钟与第60分钟显著增加(P<0.001).未接受甘露醇治疗患者的ONSD值在第120分钟为6.51(4.09,8.71)mm,较第0分钟与第60分钟显著增加(P=0.002).意识障碍加重患者的ONSD值在第120分钟为6.61(4.11,8.83)mm,较第0分钟与第60分钟显著增加(P<0.001),而意识障碍改善患者的ONSD值在第120分钟为5.91(3.99,8.02)mm,较第0分钟与第60分钟显著降低(P=0.003).通过生存分析发现,对于ONSD增高(ONSD≥5 mm)的创伤性脑外伤患者,接受甘露醇治疗较未接受甘露醇治疗30 d生存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院前ONSD动态观察有助于指导创伤性脑外伤患者甘露醇的应用.

    颅脑外伤视神经鞘直径甘露醇生存率

    美托洛尔联合达格列净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中的应用价值

    张晓慧朱舒舒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达格列净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AMI-PCI患者86例,按随机表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心室重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实验室指标[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LVEF、CI、SV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LVEF、CI、SV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 LVEDV、LVESV、LVEDD 和 NT-proBNP、hs-CRP、IL-6 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LVEDV、LVESV、LVEDD和NT-proBNP、hs-CRP、IL-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达格列净可改善AMI-PCI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有利于改善预后,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美托洛尔达格列净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功能心室重构

    作者署名规范

    《临床急诊杂志》编辑部
    174页

    2%氯己定醇液喷雾在小鼠腹部手术切口消毒效果的对比研究

    成伟益曾茜茜程平张进祥...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2%氯己定醇液喷雾消毒法在腹部手术切口中的消毒效果,以期为临床急腹症手术患者的腹部消毒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选用80只6~8周体重均一的健康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实验C组,每组20只.对照组采用2%氯己定醇液涂擦腹部3次消毒,实验A组用2%氯己定醇液喷洒2次,实验B组喷洒3次,实验C组喷洒4次,后行腹部正中切口模拟人体腹部手术过程.比较4组小鼠消毒时间、消毒液用量,消毒前后及手术前后切口边缘涂片和术后7 d腹腔灌洗液涂片培养的菌落数量,以及术后7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A、B、C组均较对照组消毒时间短、消毒液用量少(P<0.01);消毒前1 min,4组拟切口部位涂片培养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5 min,术中30 min、60 min,术后2 h、48 h切口涂片培养菌落数比较,实验A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较对照组术后7 d内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明显增加(P<0.05),实验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氯己定醇液在小鼠腹部手术部位的消毒,喷雾3次和4次的方式都能达到与涂擦3次同样的消毒效果,同时缩短了消毒用时和节约消毒液用量.因此,2%氯己定醇液喷雾消毒法在以腹部手术为主的急诊手术患者消毒中有较大应用前景.

    2%氯己定醇液喷雾消毒腹部切口消毒

    床旁超声联合监测胃残余量和胃窦运动指数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吴琪朱保锋陈建荣李峰...
    180-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联合监测胃残余量(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胃窦运动指数(motilite in-dex,MI)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旨在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ICU、急诊病区收治的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胃管回抽法监测GRV,根据GRV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超声联合监测GRV和MI,根据GRV和MI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营养学指标;统计2组预后相关指标、喂养相关并发症、感染相关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5-羟色胺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肽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腹内压、达目标喂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0%(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0%(P<0.01).结论:床旁超声联合监测GRV和MI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指导中,能够减少喂养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与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胃肠激素与营养状态等因素有关.

    肠内营养床旁超声胃残余量胃窦运动指数免疫炎性反应胃肠功能

    双水平正压通气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水平的影响

    赵成刚张超杨晓秋费优生...
    188-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 Ⅱ 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id-regional proadrenomedullin,MR-proADM)水平、动脉血气分析PCO2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急诊科及ICU收治住院的中重度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120例.根据是否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不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中度、重度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中度、重度各30例).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检测血清MR-proADM水平、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血清MR-proADM水平分别为(200.88±45.98)ng/L、(124.66±34.54)ng/L,较对照组治疗后 3 天、治疗后 7 天血清 MR-proADM 水平[(255.42±55.56)ng/L、(191.98±47.44)ng/L)]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动脉血气分析PCO2分别为(60± 11)mmHg(1 mmHg=0.133 kPa)、(44±10)mmHg,较对照组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动脉血气分析PCO2[(69±10)mmHg、(64±9)mmHg]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水平分别为(58.63±3.85)%、(68.98±4.32)%,较对照组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肺功能FEV1%水平[(51.65±3.81)%、(56.42±3.63)%]明显升高(P<0.05).结论:BiPAP能显著降低中重度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MR-proADM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PCO2水平,显著改善肺功能.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血气分析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早期死亡风险的评估指标分析

    张玲琴谢建刚赵霄君王倩梅...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入院24 h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快速鉴别短期预后的指标.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81例热射病患者,按28 d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23例).对2组间基础资料、检验结果、衍生比值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从而寻找判断短期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发现,29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P=0.02)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0.04)是影响热射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与患者的生存状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而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患者的生存状况无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预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结论: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可作为预测劳力性热射病早期死亡风险的指标,用于指导急诊科医生分层治疗.

    劳力性热射病短期预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预测指标分层治疗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脂蛋白异常及血尿素氮与脂蛋白a比值的预后价值

    张立涛徐鑫
    198-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探讨血尿素氮与脂蛋白a比值[BUN/Lp(a)]对SCAP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2例SCAP患者.收集患者EICU入院后12 h内的血液检查结果,以及入院后第1天早晨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55例)和死亡组(17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BUN/Lp(a)比值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BUN、BUN/Lp(a)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血小板计数、Lp(a)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患者脓毒性休克的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IL-6、BUN、BUN/Lp(a)比值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性(P<0.05).PaO2/FiO2和Lp(a)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性(P<0.05).Lp(a)与SCAP患者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性(P<0.05),Lp(a)与IL-6呈负相关性(P<0.05).血小板计数、PaO2/FiO2、IL-6、BUN、Lp(a)水平和 BUN/Lp(a)比值预测 SCAP 患者 ICU 死亡的 AUC 分别为 0.665(95%CI 0.544~0.772)、0.709(95%CI 0.590~0.810)、0.660(95%CI 0.539~0.768)、0.678(95%CI 0.558~0.783)、0.776(95%CI 0.662~0.866)和 0.809(95%CI 0.699~0.892)(均 P<0.05).AUC 两两比较显示,BUN/Lp(a)比值的预测价值优于BUN(P=0.007 9).BUN/Lp(a)比值预测ICU死亡的灵敏度为65.45%,特异度为88.24%(截断值=0.60).结论:与生存组比较,SCAP患者死亡组的Lp(a)水平在入院时较低.BUN/Lp(a)比值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良好预测指标,可能成为评估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血尿素氮脂蛋白(a)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监护病房预后

    急腹症患者需警惕网膜梗死:1例腹腔镜手术成功治疗网膜梗死的病例报告

    孔韦奇俞志强樊东来何俊...
    205-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膜梗死是急腹症中较为少见的病因之一,因其非特异性的腹部体征,容易与其他腹腔相关疾病混淆,术前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报告了 1例51岁女性患者,因右上腹胀痛伴炎症指标升高就诊,入院后鉴于患者右上腹体征较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患者小网膜梗死呈紫黑色坏死,且术后病理证实网膜梗死.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2天顺利出院,回诊随访无异常.该病例反映出网膜梗死作为急腹症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对于腹部体征较重且炎症指标较高的患者,建议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网膜梗死急腹症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