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曾甫清

月刊

1001-1420

LCMNWKZZ@qq.com

027-85726342-8015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类期刊。期刊以临床为主,兼顾基础研究;着重交流临床经验,介绍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应用,帮助读者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信息,提高医师临床辨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影像重建在马蹄肾合并肾积水中变异血管分析的临床应用

    许剑锋郭璇骏李志华李学松...
    1086-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影像重建在评估马蹄肾合并肾积水中变异血管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2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5例马蹄肾合并肾积水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4.8±12.3)岁.25例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统增强CT,通过增强CT的原始数据重建三维影像模型,依据三维影像重建模型可清晰地观察到马蹄肾峡部供应动脉的数量、行径,掌握变异血管的数量、类型、走行以及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毗邻关系.结果:25例患者中存在峡部供应动脉24例;存在变异血管13例,其中存在变异动脉的2例,变异静脉5例,同时存在动静脉变异的6例.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6±24.8)mL,围手术期需输血治疗0例.结论:通过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能识别马蹄肾合并肾积水中的变异血管,对于马蹄肾合并肾积水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蹄肾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三维重建技术变异血管

    血清总25-羟维生素D、雌二醇联合膀胱尿道后角在女性SUI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龚蔚潘铁军刘波赵夫汉...
    1091-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25-羟维生素D、血清雌二醇、膀胱尿道后角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4年6月—9月于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30例女性SUI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无SUI的健康体检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受试者的血清总25-羟维生素D、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经会阴二维超声中膀胱尿道后角的特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平均年龄(56.97±7.6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6.04±3.35)kg/m2,产史(1.93±0.74)次;对照组平均年龄(53.50±6.95)岁,体重指数(24.53±3.53)kg/m2,产史(1.63±0.72)次,2组年龄、产史、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总25-羟维生素D及血清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病例组在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较对照组明显增大,且2组患者在行Valsalva动作时,病例组的膀胱尿道后角旋转角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血清雌二醇联合膀胱尿道后角诊断女性SUI的效能明显优于各单项指标诊断.结论:血清总25-羟维生素D、血清雌二醇、膀胱尿道后角可在女性SUI诊断方面提供一定帮助,且三者联合应用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25-羟维生素D雌二醇膀胱尿道后角

    多入路辅助经膀胱单孔腹腔镜修补膀胱阴道瘘的临床效果

    段海峰夏慧夏明罗新贵...
    1095-1097,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入路辅助经膀胱单孔腹腔镜修补膀胱阴道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9年9月—2024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经膀胱单孔腹腔镜手术的5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手术操作过程及临床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辅助的方式进行修剪坏死组织.1例患者因腹腔镜缝合困难,采用经尿道方式缝合.术中出血量20~60 mL,手术时间1.5~2.0 h.分别随访2.7、2.4、1.5、1.0、0.7年,5例患者均一期修复成功.围手术期均未出现周围脏器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1例患者因放射性膀胱炎引起小容量膀胱,术后有尿频症状;余4例患者无明显排尿症状.结论:多入路辅助经膀胱单孔腹腔镜修补膀胱阴道瘘是切实有效的,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为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膀胱阴道瘘单孔腹腔镜经膀胱入路经尿道辅助经阴道辅助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预测膀胱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发生的临床价值

    帖鹏陈子龙孙羿赵华才...
    1098-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在预测膀胱癌根治+回肠通道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2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膀胱癌根治+回肠通道术的具有完整资料的67例患者临床数据,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将患者分为未发生组和发生组,分析膀胱癌根治+回肠通道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35.82%.单因素分析发现T3~T4期、胆碱酯酶、视黄醇结合蛋白可能是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3~T4期、低水平视黄醇结合蛋白是膀胱癌根治+回肠通道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联合约登指数分析发现视黄醇结合蛋白<36.62 mg/L是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论: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可能是有效预测膀胱癌根治+回肠通道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临床指标.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肠梗阻膀胱癌根治+回肠膀胱术危险因素

    犁状电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和性功能的影响

    薛松杨晓亮杨振兴齐伟...
    1103-1106,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犁状电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犁状电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78例BHP患者.根据患者前列腺体积大小分为A、B 2组,其中A组41例,前列腺体积为30~80 mL;B组37例,前列腺体积>80 mL.比较2组前列腺体积大小、血红蛋白值、术后排尿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较B组更短[(1.20±0.51)h vs(1.79±0.59)h,P<0.05].2组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7±2.72)mL/s vs(18.52±1.88)mL/s,P>0.05].2组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均较前改善,术后 3 个月时 2 组间的 IPSS[(5.61±1.18)vs(5.97±1.21),P>0.05]、QOL[(1.76±0.89)vs(1.78±0.71),P>0.05]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37±1.41)vs(15.46±1.45),P<0.05],术后较术前有所提升,术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8±1.89)vs(18.30±1.27),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除导尿管时尿失禁3例(7.3%),术后3个月随访时无尿失禁患者,尿道狭窄1例(2.4%);B组拔除导尿管时尿失禁5例(13.5%),术后3个月随访时仍有2例尿失禁患者(5.4%),尿道狭窄1例(2.7%).结论:犁状电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不同体积BPH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并未随前列腺体积增大而增加.在明显改善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的基础上,对勃起功能也有一定程度改善,该术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前列腺增生犁状电极前列腺剜除术性功能

    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多基因模型的构建

    王厚清刘瑜谭夏秋肖汉飞...
    1107-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的前列腺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模型来预测前列腺癌复发.方法:下载前列腺癌RNA测序数据以及临床数据,对前列腺基因以及临床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前列腺复发相关特征基因,建立相关模型,并对模型效能进行验证.在默认参数下比较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径向核、线性核、二项式核、sigmoid核)、和梯度下降树这5个模型预测效果并选取具有较高效能的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总共获得148个复发差异基因,根据重要性筛选5个基因构建预测模型.基于这些基因使用不同的方法构建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其中随机森林法构建的模型最佳,其预测前列腺癌复发的准确度为8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通过基因表达数据构建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较好地来预测前列腺癌的复发.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前列腺癌生化复发

    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粉末化"与"碎块化"碎石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唐浩桐李兴斌雷银秦梓榛...
    1112-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ic surgery,fURS)碎石术中粉末化碎石与碎块化碎石2种碎石方式之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比较fURS粉末化与碎块化碎石的对照研究,试验组为粉末化碎石,对照组为碎块化碎石,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2月.由2名研究人员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3篇文献,研究对象1 774例,其中试验组835例,对照组9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短期及长期结石清除率低于对照组[OR=o.53,95%CI:0.40~0.70,P<0.000 01;OR=0.53,95%CI:0.32~0.90,P=0.02];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MD=-10.89,95%CI:-17.56~-4.22,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发热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额外干预措施需要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4,95%CI:-0.14~0.06,P=0.42;OR=0.85,95%CI:0.48~1.49,P=0.57;OR=1.02,95%CI:0.70~1.49,P=0.90;OR=0.97,95%CI:0.63~1.49,P=0.88].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fURS碎石碎块化较粉末化手术时间长,但碎块化较粉末化碎石短期及长期结石清除率高,两者都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结论.

    输尿管软镜粉末化碎块化上尿路结石有效性meta分析

    Hood技术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祝秀文雷樟明朱剑勇徐毅...
    1118-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Hood技术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8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Hood技术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LRP,观察组采用Hood技术行LRP.比较2组术中相关数据及术后尿控、性功能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Gleason评分和尿道切缘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管拔除后各时间段尿控正常例数均高于对照组,2组各时间段尿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时男性性功能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LRP相比,联合Hood技术的LRP在不增加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切缘阳性率的风险上,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尿控和性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前列腺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Hood技术应用价值

    改良York-Mason术式联合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直肠尿道瘘的疗效分析

    曾彦恺刘菲王涛陈跃东...
    1123-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York-Mason术式联合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直肠尿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3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改良York-Mason术式联合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直肠尿道瘘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3(56~76)岁,瘘口皆位于直肠低位,平均直径19(6~45)mm;6例瘘口为1个,2例瘘口 ≥2个.8例修补术前均行膀胱造瘘及结肠造口术.修补手术采用俯卧折刀体位,经肛门括约肌切除直肠尿道瘘口,分离尿道、直肠壁后行瘘口修补术,修补过程中使用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予留置尿管、抗感染处理,保留膀胱造瘘管.术后3个月复查尿道膀胱镜,修补成功者拔除膀胱造瘘管.以排尿时肛门无漏液,同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瘘口为修补成功标准.结果:8例共行10次修补术,手术时间平均90(55~125)min.第1次修补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6~30)个月.修补成功7例(87.5%),其中6例1次修补成功,重复修补2例(重复修补均为经肛门括约肌路径,其中2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2次手术修补失败1例,因患者术前曾接受盆腔外放射治疗,修补失败后尿道膀胱镜检查见瘘口大、周围组织僵硬,遂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最终尿粪改道生存).结论:采用改良York-Mason术式联合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直肠尿道瘘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手术;其疗效确切,成功率高,较适合于低位、未经放疗的患者.

    直肠尿道瘘改良York-Mason术式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粪失禁

    泌尿系统良性疾病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

    钱祁玮姚岑超周密何翔...
    1126-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不仅为泌尿系肿瘤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在泌尿系良性疾病上的治疗潜力也逐年显现.其优势在于既能提高药物的控释能力又能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避免全身性的毒副作用.当然不可忽略的是现有纳米药物在稳定性、载药能力和毒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优化.本文就泌尿系统良性疾病的特性、纳米药物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近年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概况,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纳米药物纳米技术泌尿系统疾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