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曾甫清

月刊

1001-1420

LCMNWKZZ@qq.com

027-85726342-8015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类期刊。期刊以临床为主,兼顾基础研究;着重交流临床经验,介绍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应用,帮助读者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信息,提高医师临床辨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书讯

    811页

    小儿肾结石的微创处理及疗效观察

    程功刘岳南孙逸周袁成...
    812-814,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小儿尿石症(特别是肾结石)发病率逐年升高的情况,拟对比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ini-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的手术疗效差异,为小儿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可借鉴的临床经验.方法:本中心结合既往小儿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技术总结,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例行mini-PCNL和5例行RIRS患儿的围手术期资料,并对比分析了其手术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mini-PCNL的一期清石率(87.5%)优于RIRS组(60.0%),但失血量(37.9 mL)略高于RIRS组(17.1 mL).术前结石最大径、患儿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的肾功能恢复情况接近,均未见并发症.结论:mini-PCNL的一期清石效果较RIRS更为显著,对于单发、结石负荷较小的肾结石,也可考虑RIRS.

    小儿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彩色多普勒与B超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谢青松李靖冬朱德浩黄旭东...
    815-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肾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中,采用传统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2种穿刺引导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广水市中医医院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穿刺引导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B超组和彩超组.B超组的穿刺点选择目标肾盏穹隆的中心点,彩超组的穿刺点则是在彩色多普勒血流引导下的肾盏穹隆乏血管区.分析2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残石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变化值、术前术后肌酐(Cr)变化值、术中及术后严重出血(输血或介入栓塞)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50例患者中,B超组70例,彩超组80例.彩超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超组(P<0.05);彩超组术后残石率显著低于B超组(P<0.05);彩超组术中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B超组(P<0.05).结论:对比传统B超穿刺方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可以显著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皮肾镜取石术彩色多普勒超声B超安全性有效性

    经肾造瘘通道持续肾盂内压力监测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徐亮樊伟林闫梦宇张舒超...
    819-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经肾造瘘通道肾盂内压力持续监测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安全性,分析对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行经皮肾造瘘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经皮肾造瘘管连接测压装置,术中在肾盂内压力监测和控制下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体温波动,分析术前及术后l d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症指标的变化.术后1个月通过尿路平片(KUB)评价结石残留情况.结果:共纳入结石患者5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结石残留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前血WBC、PL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WBC和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WBC和CRP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肾造瘘通道持续肾盂内压力监测可有效控制输尿管软镜碎石中的肾盂内压力,防止术中和术后感染的发生.该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肾造瘘术肾盂内压力输尿管软镜碎石炎症

    前列腺增生术后血清Caspase-9、tPSA、MCP-1水平监测意义

    王峰岩苏孟珂钱锦王晓辉...
    823-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术后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ysteine-dependent aspartate-specifc proteases-9,Caspase-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水平监测在尿路感染预警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102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15例)与未感染组(87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血清Caspase-9、tPSA、MCP-1水平,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影响因素;并评价术后血清Caspase-9、tPSA、MCP1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aspase-9、tPSA、MCP-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感染组升高程度较未感染组更为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5天血清Caspase-9、tPSA、MCP-1均为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术后第1、3、5天血清Caspase-9、tPSA、MCP-1预测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 C)曲线,术后第 5 天血清 Caspase-9、tPSA、MCP-1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术后第3天>术后第1天(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后第1、3、5天血清Caspase-9、tPSA、MCP-1联合预测AUC分别为0.885、0.906、0.934,明显较各时间点单个指标大,且术后第5天血清Caspase-9、tPSA、MCP-1联合预测的AUC>术后第3天>术后第1天(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Caspase-9、tPSA、MCP-1水平明显升高,术后监测血清Caspase-9、tPSA、MCP-1水平变化,在术后尿路感染预警中具有积极意义.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尿路感染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β刀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的应用体会

    刘宪军孙圣坤王恒恩樊伟哲...
    829-831,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β刀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应用体会.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应用 β刀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的8例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膀胱穿孔情况、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 β刀黏膜剥脱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4±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6)mL,均未发生膀胱穿孔,平均术后冲洗为(8±4)h,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为(2±1)d,平均随访时间为(20±6)个月,1例出现异位复发.结论:β刀经尿道黏膜剥脱治疗浅表性膀胱憩室癌安全、有效;能避免膀胱穿孔及较大的手术创伤,降低手术相关风险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命,为部分膀胱憩室癌患者保留膀胱提供了机会.

    膀胱憩室癌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β刀

    喀什地区睾丸/附睾结核10年单中心诊疗经验

    杨博文艾洁尔古丽·麦合苏木安信戴国朝...
    83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新疆喀什地区是结核病的高发区域,但睾丸/附睾结核相对少见.本研究总结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近10年的睾丸/附睾结核诊疗经验,以提高本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2年1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初诊为睾丸/附睾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方式、病理特征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共收集61例睾丸/附睾结核患者,年龄20~83岁,平均(46.22±15.88)岁;附睾合并睾丸结核32例(52.5%),单纯附睾结核14例(23.0%),单纯睾丸结核15例(24.5%).42例有阴囊肿痛症状,16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超声检查中,附睾结核与睾丸结核的超声灰度图案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于年龄<50岁患者,年龄≥50岁患者附睾结核以弥漫型为主(P=0.018),阴囊窦道发病率降低(P=0.043),白细胞(P=0.017)及中性粒细胞(P=0.020)异常发生率增加,手术治疗率增加(P=0.014).61例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36例,药物联合手术治疗25例;有随访结果42例,其中治愈5例,正在药物治疗22例,治疗后复发14例,疗效不佳1例.结论:本中心睾丸/附睾结核在中青年中更加常见,阴囊肿块和阴囊疼痛是最常见的表现症状.睾丸结核和附睾结核的超声模式有显著差异.弥漫性扩大的异质性病变最常见于附睾,粟粒型病变最常见于睾丸.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临床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选择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附睾睾丸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儿童睾丸异位症的诊疗现状

    李方圆赵为广柯志聪李守林...
    839-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睾丸异位症指睾丸在下降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的迁移,是隐睾的一种类型.睾丸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暂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样激素、雄激素、生殖股神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引带的发育有关.睾丸异位症一旦发现,为延缓患儿患侧睾丸的退化及患侧睾丸的癌变进程,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本综述就睾丸异位症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合并疾病及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儿童睾丸异位症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赵仁杰谭智勇付什张荣...
    84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反应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已被证实可以预测各种实体瘤的结果.本文就NLR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预测肾细胞癌预后及指导治疗决策.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肾细胞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