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麻醉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张国楼,徐建国

月刊

1004-5805

jca@lcmzxzz.com

025-83472912

210003

南京市紫竹林3号

临床麻醉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麻醉专业学术刊物,以围术期麻醉处理、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为主要内容,兼及有关边缘学科。本刊以临床麻醉为主要特色,注重文稿质量和编排水平,栏目活跃,发行量在麻醉同类杂志占首位,深受广大读者和作者欢迎和喜爱。1992年评为核心期刊,1997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心脏同步电复律镇静效果的比较

    陈玲玲管忍卢慕婷张其银...
    617-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同步电复律中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心脏同步电复律的心房颤动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80岁,BMI 20~30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16例.瑞马唑仑组静注瑞马唑仑0.2 mg/kg进行镇静,咪达唑仑组静注咪达唑仑0.025 mg/kg进行镇静,两组推药时间均为1 min.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电复律完成后(T3)、苏醒时(T4)的SBP、DBP和Sp02.在患者清醒后5 min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包括语言能力、结构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计算每项能力测试的通过率.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及术后12 h内(恶心呕吐、胸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同时点SBP、DB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咪达唑仑组比较,清醒后5 min瑞马唑仑组推理能力测试的通过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咪达唑仑比较,瑞马唑仑用于心房颤动同步电复律术前镇静起效更快、苏醒更快、定向力恢复更快,术后患者NCSE中的推理能力恢复更快.

    瑞马唑仑咪达唑仑心房颤动电复律镇静

    电针治疗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王彩红魏晓涛赵永强薛建军...
    62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性评价电针(EA)治疗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纳入EA用于治疗妇科手术PONV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患者958例,其中EA组477例,对照组481例.与对照组比较,EA组术后0~48 h 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RR=0.55,95%CI 0.47~0.65,P<0.001),术后 48 h 内 PONV 评分明显降低(MD=-0.40 分,95%CI-0.65~-0.16分,P=0.001),术后补救性止吐发生率明显降低(RR=0.28,95%CI 0.16~0.51,P<0.001).结论 采用EA可明显降低妇科手术PONV发生率和补救性止吐的发生率.

    电针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Meta分析

    氯吡格雷对疼痛-抑郁共病小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杨天保王梓竹刁寒冰潘志强...
    629-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疼痛-抑郁共病模型小鼠行为学、海马组织炎性因子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24只,8周龄,体重23~2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C组)、保留坐骨神经损伤(SNI)组(S组)和SNI+氯吡格雷组(L组),每组8只.C组手术过程与制备SNI模型一致,但不损伤神经,保持神经完整;S组制备SNI模型;L组在制备SNI模型后21 d起给予氯吡格雷10 mg/kg灌胃,连续14 d.于术前1 d、术后7、14、21、28、35 d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于术后35、37 d分别进行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并计算不动时间.行为学实验后处死小鼠,取右侧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数量.结果 与C组比较,S组和L组术后7、14、21、28、35dMWT明显降低,TST和FST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浓度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S组比较,L组术后28、35 d MWT明显升高,TST和FST不动时间明显缩短,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浓度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氯吡格雷可以降低疼痛-抑郁共病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浓度和mRNA表达量,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小胶质细胞数量,改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和抑郁.

    氯吡格雷神经病理性痛抑郁海马组织炎性因子小胶质细胞

    机器学习在麻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胡小义王迪纪木火杨建军...
    634-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学习(ML)技术已逐步被用于临床麻醉中,在围术期的应用及研究日益增多.ML在术前可以预警高危事件的发生,辅助困难气道的诊断以及超声显像;在术中可以预测低血压、低氧血症、心搏骤停以及麻醉深度等,帮助实现麻醉的精准和安全控制;在术后可以预测麻醉相关不良结局等.本文总结麻醉学领域常用的ML模型,回顾ML应用于围术期各个阶段的相关研究.ML的应用可改善围术期麻醉管理,有助于预警高危事件的发生,降低麻醉相关风险.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围术期管理疾病预测麻醉学

    术后无创呼吸支持的研究进展

    李芮柯魏珂
    639-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指术后发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支气管痉挛及吸入性肺炎等.PPCs的发生与患者自身、手术和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患者围术期康复及预后.无创呼吸支持(NRS)包括常规氧气疗法(COT)、无创正压通气(NPPV)、经鼻高流量(HFNC)氧疗等,通过改善肺部呼吸力学和满足氧气需求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目前NRS已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广泛应用,但其术后应用尚无共识.本文就近年来术后NRS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NRS的模式、NRS在不同类型手术的应用和NRS在不同类型患者的应用等内容,为促进术后康复提供参考.

    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康复无创呼吸支持无创正压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

    腰方肌阻滞在髋关节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尹昕睿韩侨宇栗亚茹王璐...
    64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髋关节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往往伴随中重度疼痛.安全且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活动,有利于髋关节手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常规使用的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腰方肌阻滞(QLB)作为一种替代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的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髋关节手术.本文通过对QLB的解剖基础、作用特点及其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QLB在髋关节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术后疼痛髋关节腰方肌阻滞镇痛

    大麻素1型受体参与疼痛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婷李文娟刘荣鑫张杰...
    648-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麻素1型受体(CB1R)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之一,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表达.CB1R位于突触前膜,通过逆行抑制性突触传递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是治疗疼痛的有效靶点.激活CB1R对伤害性、病理性和炎性疼痛均具有镇痛效应,拮抗CB1R可引起疼痛敏化.本文通过对CB1R结构功能、信号转导、镇痛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探索更优疼痛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大麻素1型受体疼痛镇痛机制内源性大麻素

    艾司氯胺酮防治围术期抑郁的研究进展

    娄雪杰邱迪张广芬杨建军...
    652-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是围术期常见的情绪障碍,无论是术前并存抑郁还是术后新发抑郁,均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且目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艾司氯胺酮可以缓解围术期抑郁.本文对围术期抑郁、艾司氯胺酮及其抗抑郁机制、艾司氯胺酮在防治围术期抑郁中的应用及其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艾司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及围术期抑郁的防治提供参考.

    艾司氯胺酮抑郁围术期

    七氟醚对发育期哮喘患儿气道作用的研究进展

    冉颖刘德行
    657-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哮喘是一种患儿发育期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在麻醉药物和手术刺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哮喘在围术期易被诱发及加重.七氟醚是目前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可对哮喘患儿气道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综述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哮喘患儿气道力学、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重塑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哮喘患儿的围术期用药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七氟醚发育期哮喘气道力学气道炎症气道重塑

    《临床麻醉学杂志》可直接使用缩略语的词汇

    6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