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内科杂志
临床内科杂志

宋善俊

月刊

1001-9057

lcnk@tom.com,lcnkzz@sina.com l

027-87893477

430064

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的全国性的内科专业学术期刊。以“更新知识和提高内科医师的诊治水平”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在内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内容密切结合内科临床实践。以广大临床内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综述与讲座、论著、论著摘要、临床诊治经验与教训等栏目。根据本刊的办刊特点,每期选定一个专题约请医学界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专题讲座和综述类文章,以期对读者的临床实践发挥指导作用。本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内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欢迎反映内科临床领域在国内外的进展、展望、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论文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步金刘宇宏
    725-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以血管血栓形成、病理妊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持续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aPL)阳性的获得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了解APS的发病机制、特异性分类标准和最佳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工作的重点.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2023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有关APS新分类标准的推出显著提高了 APS诊断特异性.但由于患者临床表现、潜在的血管风险因素和抗磷脂抗体检测方法存在显著的异质性,APS诊断和最佳治疗仍面临挑战.本文对APS目前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抗磷脂综合征血栓事件病理妊娠分类标准治疗

    抗磷脂综合征和妊娠丢失的研究进展

    刘梦宇陈春艳王莉路思思...
    73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与血栓形成和妊娠期并发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心理健康.近年来,对APS与妊娠丢失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本文对APS的病理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了抗磷脂抗体(aPL)的类型与特征、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血栓形成机制及胎盘功能障碍,并探讨了 APS未来研究方向与可能的挑战,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全面的理解APS,以改善APS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整体健康状态.

    抗磷脂综合征妊娠丢失血栓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复发性流产的机制研究进展

    宋优全瑰琪李秋柏
    735-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其病因复杂,免疫系统异常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是引起RSA的重要病因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磷脂综合征(APS)、干燥综合征(SS)等常见AIDs导致的免疫相关不良妊娠越来越受重视.为进一步探索由AIDs导致RSA的病因,本文从自身抗体、免疫细胞、补体以及凝血功能紊乱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免疫相关不良妊娠的机制,以期为改善RSA患者的妊娠结局提供研究方向.

    复发性流产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研究

    2024年11期《临床内科杂志》综述与讲座——"抗磷脂综合征与生殖免疫障碍"栏目导读

    《临床内科杂志》编辑部
    738页

    糖尿病足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冉倩赵锡丽徐蔚蔚田娇...
    739-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选取223例DF患者为建模组研究对象,根据营养不良情况将其分为营养组(148例)和营养不良组(75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F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该模型预测价值;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估该模型的精准度.选取同期91例D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临床决策(DCA)曲线检验模型实际应用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饮食规律、足溃疡感染、Wagner分级、DM并发症、CRP、Alb异常、HbA1c、LDL异常和TG异常均为DF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饮食规律和白蛋白(ALB)均是DF患者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Wagner分级、足溃疡感染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是其危险因素(P<0.05).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95%CI 0.850~0.941),H-L检验结果显示P=0.248,校准曲线斜率无限接近1.经验证,模型的AUC为0.773(95%CI 0.674~0.872),H-L检验结果P=0.882,该模型校准和区分能力均较好且结果稳定.DCA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净效益较高.结论 该模型可有效预测DF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营养不良高危人群提供借鉴.

    糖尿病足足溃疡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

    鲁西南地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疾病进展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董辉辉徐璐李新建杜海涛...
    74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统计鲁西南地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ADPKD进展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 纳入ADPKD患者200例,通过各临床指标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检验,寻找与ADPKD进展相关的指标,分别计算eGFR、lg(eGFR)与各指标的样本相关系数,比较二者在线性相关分析中的优劣.采用共线性筛查进一步筛选指标,通过样本偏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的计算,研究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找出评估ADPKD进展的优选参考指标.结果 在鲁西南地区,BMI肥胖和超重的ADPKD患者比BMI正常和消瘦的患者平均年轻3.3~5.2岁.通过各临床指标与eGFR的x2检验,得到16种与ADPKD进展相关的临床指标,发现用lg(eGFR)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比eGFR更合适.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磷(P)、血尿酸(SUA)与ADPKD进展均呈负相关,Hb、R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碳酸氢盐(Bicarb)、间接胆红素(IBiL)、淋巴细胞计数(LYMC)、尿比重(USG)、总胆红素(TBiL)、PLT压积(PCT)、PLT计数及WBC计数与ADPKD进展均呈正相关(P<0.05).ADPKD进展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用CysC、BUN和Hb构建lg(eGFR)的线性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结论 鲁西南地区超重及肥胖ADPKD患者总体上更年轻,患者肥胖问题值得关注.与ADPKD进展相关的指标较多且相互影响,其中CysC、BUN和Hb是较好的参考指标.

    鲁西南地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疾病进展临床指标相关性

    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崔莹王冰心郭琳高炜...
    747-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潜在影响.方法 将8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诱导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管生成素[内皮细胞增生因子(VEGF)、PLT源性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增生因子(FGF)]、免疫功能(IgG、IgM、IgA),生存质量[欧洲癌症研究组肺癌特定生存质量问卷(QLQ-LC13)评分],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EGF、PDGF、FGF、IgG、IgM、IgA水平及QLQ-LC13评分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抑制肿瘤扩散、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积极意义.

    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血管生成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源性液体摄入与胰腺外渗出变化之间的关系

    王大建杨建英唐丹
    751-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外源性液体摄入与胰腺外渗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2023年2月于我院ICU治疗的SAP患者210例,按照胰腺外渗出体积的差值(△vol)4分位数从低到高将其等分为Q1组(53例)、Q2组(49例)、Q3组(55例)和Q4组(53例).比较4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评分、液体复苏和外源性摄入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外源性液体摄入参数与△vol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估△vol的影响因素,构建△vol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分析和验证.结果 Q1组、Q2组、Q3组及Q4组患者IL-10、WBC计数、血清淀粉酶(AMS)、血清脂肪酶(LPS)水平、相邻CT扫描期间液体净摄入量(Tnet)、相邻CT扫描期间每日液体净摄入量(Pnet)、相邻CT扫描期间静脉液体摄入量(Tiv)、相邻CT扫描期间每日液体静脉摄入量(Piv)及△vol均依次升高;Q3组入ICU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及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度指数(CTSI)评分均高于Q1组,Ranson评分均高于Q1组和Q2组,穿刺引流患者比例低于Q1组;Q4组入ICU时APACHE Ⅱ评分高于Q1组,CTSI评分均高于Q1组、Q2组和Q3组,Ranson评分均高于Q1组和Q2组,穿刺引流患者比例均低于Q1组和Q2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ol和Piv存在独立相关性(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刺引流、CTSI评分、Ranson评分、AMS、LPS、Piv均是△vo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vol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54;区分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平均方差提取(AVE)值大于其他潜在变量.结论 穿刺引流、CTSI评分、Ranson评分、AMS、LPS、Piv均是△vol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vol的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准确度.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外源性液体摄入胰腺外渗出结构方程模型

    超声心动图下右心室功能障碍对脓毒症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夏楠
    756-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下右心室功能障碍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状况将263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61例)和生存组(202例),收集其基线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63例脓毒症患者入院28d死亡率为23.19%;右心室功能障碍发生率48.29%,其28d死亡率为67.21%;左心室功能障碍发生率65.02%,其28d死亡率为57.38%.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年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比例均较高,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RV-MPI)均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15分、有创机械通气、右心室功能障碍均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左心室功能障碍与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无关,脓毒症合并右心室功能障碍患者28 d死亡率是未合并的3.159倍.

    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障碍脓毒症预后

    联合应用多种生命支持技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引起的应激性心肌病一例

    赵志远魏刚
    759-760页

    应激性心肌病嗜铬细胞瘤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连续肾脏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