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双月刊

1672-7770

lcsjwk@163.com

025-82296070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的神经内外科医务人员及研究人员,力刊目的是促进神经外科事业的交流和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手术入路:枕下中线or远外侧?

    王汉东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膜瘤是枕骨大孔区的常见疾病,由于生长缓慢,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症状,所以就诊时肿瘤往往已经生长得很大,由于该处空间狭小,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例如脑干、后组颅神经、椎动脉,所以手术非常困难,尤其是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由于延颈髓、椎动脉、后组颅神经的阻挡,肿瘤显露困难.充分地显露是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远外侧入路理所当然成为首选入路.然而,远外侧入路也存在着开颅复杂、花费时间多、肌肉损伤严重、椎动脉损伤风险高等缺点.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将延颈髓推向一侧,形成了自然的肿瘤通道;利用此通道,采用枕下中线入路,笔者成功切除了 19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脑膜瘤.枕下中线入路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的理想入路,能简单、快捷、低风险地切除几乎所有的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

    枕骨大孔脑膜瘤手术入路

    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的长期与短期随访疗效比较

    赵倬翎任志伟胡永生张国君...
    245-250,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CCD)患者的长期与短期疗效的差异情况.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GPi DBS的24例难治性颅颈肌张力障碍患者,使用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BFMDRS)评估肌张力障碍的严重程度和残疾情况.BFMDRS评分在术前、术后6个月和最近一次随访三个时间点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的初始症状为眼睑痉挛,7例患者表现为痉挛性斜颈,只有1例患者表现为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平均随访时间为(37.5±23.5)个月(6~84个月).3个时间点的BFMDRS-M总分平均分别为13.3±9.4、5.0±4.7(改善率为 55.3%,P<0.01)、4.5±3.6(改善率为 56.6%,P<0.01).5 例(20.8%)患者的手术效果评级为差(BFMDRS评分改善率<30%).结论 GPi DBS治疗难治性CCD具有长期疗效,但临床结果并不稳定,整体改善较为有效.对于患有特定类型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可能会考虑GPi以外的靶点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颅颈肌张力障碍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节段性肌张力障碍远期疗效

    中国南京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量表在急性意识障碍患者的应用

    汪长豹高志强潘兴明刘亚峰...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南京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量表(CNPVSS)对急性意识障碍(DOC)患者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南京紫金医院入院接受早期重症康复治疗、病程≤28d、符合入组条件的253例DOC患者,分别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和CNPVSS进行评分,计算不同性别患者GCS和CNPVSS评分结果的相关性,并且对比分析两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入组患者的DOC程度较重,气管切开率在80%左右.GCS评分结果男性为8(6,10)、女性为8(5,10),CNPVSS评分结果男性为3(2,7)、女性为3(1,6);两个量表评分结果在男女均有统计学显著相关(P<0.001).CNPVSS的信度指标克朗巴赫 α 系数(男 0.905,女 0.882)高于 GCS(男 0.580,女 0.665);效度指标 Kaiser-Meyer-Olkin(KMO)值(男0.846,女0.834)也高于GCS(男0.559,女0.593).结论 CNPVSS可用于急性DOC患者评估,且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中国南京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量表急性意识障碍评分量表信度效度

    轻、中型颅脑损伤儿童并发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梅高安亮陈靓霍坤良...
    257-26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儿童轻、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发生外伤性癫痫(PTE)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PT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259例轻、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59例患儿分为PTE组(52例)与非PTE组(20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轻、中型TBI后P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变量筛选结果提示在磁共振(MRI)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积、急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脑电图(EEG)异常类别、白细胞介素(IL)-1、IL-6、IL-8、纤维蛋白原升高等方面,PTE与非PT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CT提示单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积、EEG提示睡眠纺锤波减少、IL-8升高是儿童轻、中型颅脑损伤后P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诊CT提示单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积,EEG提示睡眠纺锤波减少或消失,IL-8升高是儿童轻、中型TBI后发生PTE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认为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轻、中型TBI患儿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PTE的发生率.

    儿童外伤性癫痫轻型颅脑损伤中型颅脑损伤危险因素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2例

    彭鑫涛孙卫进马凯强王雄飞...
    26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RSE)的疗效.方法 纳入2例分别于2012年2月28日和2020年6月1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行VNS的SRSE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 2例患者术中情况良好,病例1于刺激器开机1周后癫痫持续状态(SE)消失,术后7年随访提示未再发生SE且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病例2于刺激器开机1个月后SE消失,术后2年随访提示未再发生SE且癫痫发作频率减少80%.结论 VNS是治疗SRSE的安全有效手段.

    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迷走神经刺激术疗效

    基于立体脑电图定位的扣带回癫痫患者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临床研究

    刘亚丽郭强王璐王小强...
    267-27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扣带回癫痫的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及发作传播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2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已被立体脑电图(SEEG)证实,手术后效果良好的10例扣带回癫痫患者,分别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及相应的传播模式.结果 4例前扣带回癫痫、2例中扣带回癫痫头皮脑电图能为致痫灶定侧定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例后扣带回癫痫头皮脑电图难以提供较为有意义的定侧定位价值,且往往容易被误导,因此10例患者均行SEEG评估,明确致痫灶.前扣带回癫痫主要表现为带有恐惧的复杂运动症状;中扣带回癫痫表现为目标导向的运动行为及强直性姿势;后扣带回癫痫为伪颞叶症状.前扣带回主要累及情绪网络;中扣带回主要累及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等运动网络;后扣带回主要传播至颞叶及顶下小叶引起颞叶症状.结论 扣带回癫痫虽然临床症状多变、定位和诊断困难,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熟悉扣带回不同分区及功能连接是正确诊断及定位该区癫痫的前提.在扣带回癫痫的诊断中,SEEG对其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立体脑电图扣带回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传播模式

    成人丘脑胶质瘤与成人脑干胶质瘤分子遗传特征的差异与预后相关

    郭瑶赖名耀李少群周江芬...
    27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丘脑胶质瘤与成人脑干胶质瘤分子遗传特征的差异,为成人丘脑胶质瘤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例成人丘脑胶质瘤及9例成人脑干胶质瘤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425个肿瘤相关基因,分析成人丘脑胶质瘤与成人脑干胶质瘤的基因点突变、基因拷贝数变异等分子遗传特征及差异.结果 在收集的标本中,成人丘脑及脑干的弥漫中线胶质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丘脑更易发生胶质母细胞瘤(P=0.026).成人丘脑胶质瘤TP53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CDK4/6扩增、PTEN突变、EGFR扩增比例高于成人脑干胶质瘤,H3K27M突变、IDH1突变、MCL1扩增、NF1突变、ATRX突变、FAT1突变比例低于脑干胶质瘤,其中TERT启动子突变比例在两者中有显著差异(P=0.026);成人丘脑胶质瘤中发生PI3K信号通路激活比例显著高于成人脑干胶质瘤(P=0.0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成人丘脑胶质瘤中TP53突变(P=0.01)、CDK4/6扩增(P=0.02)、EGFR扩增(P=0.04)和ARID1A(P=0.048)突变均与患者低生存显著相关,而成人脑干胶质瘤中FAT1突变(P=0.024)和MCL1扩增(P=0.017)与患者低生存显著相关.结论 成人丘脑较脑干更易发生胶质母细胞瘤,而且二者分子遗传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成人丘脑胶质瘤是不同于成人脑干胶质瘤的一类具特殊遗传肿瘤谱的肿瘤.

    胶质瘤丘脑脑干分子遗传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预测模型研究

    许广智张佳乐伊西才魏礼洲...
    280-285,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概率的列线图模型及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手术治疗的127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预后因素分析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及随机生存森林模型,通过C指数,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临床净获益率.结果 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术前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是否接受同步放化疗、年龄、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通过Cox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R软件建立随机生存森林模型,两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随机生存森林模型的临床净获益优于列线图模型.结论 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及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特定时间点的生存概率.

    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列线图随机生存森林预测模型MGMT蛋白

    安罗替尼对脑胶质瘤T98G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柳新张圣林李青山董怡...
    286-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安罗替尼对人脑胶质瘤细胞黏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实验组(2.5 µmol·L-1安罗替尼组、5 μmol·L-1安罗替尼组、10 μmol·L-1安罗替尼组)和阳性药物组(50 mg·L-1 5-氟尿嘧啶),干预24 h.用活细胞计数(CCK-8)、细胞黏附实验、划痕法、Transwell小室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对细胞增殖活力、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及EMT相关蛋白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 μmol·L-1、10 μmol·L-1安罗替尼组和阳性药物组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和阳性药物组T98G细胞黏附、迁移、侵袭能力,纤维粘连蛋白(FN)、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现显著下调趋势(P<0.05),而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现明显上调趋势(P<0.05),且浓度越高变化越显著;与阳性药物组相比,2.5 µmol·L-1、5 µmol·L-1安罗替尼组细胞增殖活力、黏附、迁移、侵袭能力,N-cadherin、Vimentin及FN的蛋白水平上调(P<0.05),而E-cadherin蛋白水平则下调(P<0.05);10 μmol·L-1安罗替尼组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安罗替尼可能是通过抑制EMT进程进而抑制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的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

    安罗替尼脑胶质瘤黏附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与分子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田落意程传东钱中润彭楠...
    292-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PGBM)的临床和分子病理学特征,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49例经手术切除的P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分子病理结果,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治疗方式以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TP53突变、CDK4/6扩增、NF1基因突变等基因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65.30%)较女性患者(34.70%)更多见.肿瘤大体全切除81.60%,次全切除+部分切除18.4%.术后以标准同步放化疗为主(63.30%).分子病理检测方面,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55.10%,TP53突变38.78%,CDK4/6扩增占48.98%,NF1基因突变占28.57%.相关性分析显示,EOR、术后同步放化疗、MGMT启动子甲基化、TP53突变和CDK4/6扩增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NF1基因突变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GB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部分基因突变与预后密切相关.年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治疗方式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TP53突变、CDK4/6扩增可能是预测PGBM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而NF1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尚需更多研究来确认.这些发现有助于优化PGBM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策略.

    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病理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