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心电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心电学杂志
临床心电学杂志

郭继鸿

双月刊

1005-0272

lcxdxzz@sina.com

0551-2283178

230061

合肥市永红路15号

临床心电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Electrocardi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促进我国心电学的发展,注重创新与实用,提供从临床角度来分析,研究心电图,心电生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时长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的重复性和可比性

    王红宇
    81-84页

    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自主神经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Holter(24小时)检测心率变异性指标的评价

    钟杭美
    84-88页

    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自主神经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直立倾斜试验时房室间期变化的研究

    黄静瑜黄启祥黄丹鸿方红...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房室间期变化.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共78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晕厥、晕厥先兆患者(男性34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37.87±19.10岁),并分析了直立倾斜试验期间患者在平卧位、直立倾斜位、晕厥前和恢复平卧位后的房室间期数据.结果 其中2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晕厥前房室间期为(150.50±10.60)ms,较直立倾斜位的(132.50±7.33)ms延长(P<0.05);1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晕厥前房室间期为(118.29±7.78)ms,较直立倾斜位的(133.14±5.38)ms缩短(P<0.05);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晕厥前房室间期为(122.10± 6.25)ms,较直立倾斜位的(139.93±4.32)ms缩短(P<0.05).年龄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组别中各类型的晕厥前房室间期较直立倾斜位均缩短,但在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中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成年组中1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及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晕厥前房室间期较直立倾斜位均缩短,而2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则延长.不同性别的比较分析显示,男性及女性在各型晕厥时各体位的房室间期变化情况与总体分析的结果类似.结论 血管迷走性晕厥1型在晕厥或晕厥先兆时伴随房室间期延长、窦性搏动减慢或高度以上的房室阻滞,甚至心脏停搏,而1型及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出现房室间期缩短,提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对房室间期影响机制不一样,可作为今后晕厥发生的预警.儿童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尚未成熟,结果与成人不同,但需要加大样本量再进行分析.

    直立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房室间期

    正常人心率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

    蒋学琴彭瑞华白梅张小红...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用心率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正常儿童与成人间心率、心率昼夜节律分布特点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167例正常人,其中儿童60例,成人107例.按(昼间心率均值-夜间心率均值)/昼间心率均值≥20%者定义为超杓型心率,≥10%者定义为杓型心率,<10%者定义为非杓型心率,<0%者定义为反杓型心率.入选者全部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采集24小时平均心率(AHR)、昼间心率(DHR)、夜间心率(NHR)、心率变异定性指标SDNN、心率昼夜下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杓型心率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组占90%,杓型心率占10%;杓型心率人群主要集中在成人组平均占85%,而非杓型心率平均仅占12%,超杓型心率占3%,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非杓型心率比例增加.儿童组与成人组比较,超杓型心率、杓型心率、非杓型心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儿童组非杓型与反杓型心率均为0;成人组超杓型心率为3%,反杓型心率为0.儿童组与成人组比心率、心率变异性、心率昼夜下降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儿童组超杓型心率占优势,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增大,心率昼夜下降率增大平均下降率达24%,说明儿童较成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更强,交感与迷走神经张力更强,而成人随着年龄增长心率、心率变异性及心率昼夜下降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也在逐渐减弱.

    正常人心率昼夜节律心率变异

    《临床心电学杂志》对图片质量和制作的要求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97页

    瑞舒伐他汀对房颤消融术后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影响

    张素平王学杰张江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反映心房纤维化指标,血清趋化素(Chemerin)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105例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的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剂 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给予10mg/d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20mg/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室重构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房纤维化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EDV)、左房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左房内径(LAD)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chemerin、Gal-3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中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调节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房纤维化程度,调控心室重构指标.

    瑞舒伐他汀心房颤动趋化素半乳糖凝集素-3

    如何补订《临床心电学杂志》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101页

    联合检测AMI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与NT-proBNP的价值

    胡晶晶梅玲凤李舟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TnⅠ、CK-MB、NT-proBNP的表达水平及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收治的AMI患者120例为AMI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为心绞痛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cTnⅠ、CK-MB、NT-proBNP水平,AMI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cTnⅠ、CK-MB、NT-proBNP水平,分析cTnⅠ、CK-MB、NT-proBNP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AMI组血清cTnⅠ、CK-MB、NT-proBNP显著高于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01);心绞痛组与对照组血清cTnⅠ、CK-MB及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Ⅰ、CK-MB、NT-proBNP在AMI患者入院2、6、12小时后持续升高(P<0.05),在入院12小时后到达峰值水平,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并于入院5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ROC曲线下,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Ⅰ、CK-MB、NT-proBNP单独检测结果(P<0.05).结论 cTnⅠ、CK-MB、NT-proBNP在AMI患者血清中均具有高表达且随着病情进展呈现动态变化,cTnⅠ、CK-MB、NT-proBNP联合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cTnⅠCK-MBNT-proBNP联合检测诊断价值

    Holter联合BNP、CRP预警AMI患者PCI术后的恶性心律失常

    欧阳草原钟啟发李焕昌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9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1术后72小时内是否发生MVA将患者分为MVA组(n=50)和非MVA组(n=129).术前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得相关参数,并检测BNP、CRP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血清BNP、CRP对PCI术后MVA的预测价值.结果 MVA组24小时QT间期变异性(24h-QTV)、24小时正常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时间(RR)间期标准差(SDNN)、24小时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24小时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低于非MVA组(P<0.05),血清BNP、CRP水平高于非MVA 组(P<0.05).二十四小时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BNP、CRP 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VA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0.726、0.758、0.762、0.803、0.658,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28,高于单独预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MVA患者24小时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降低,血清BNP、CRP水平增高.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血清BNP、CRP对PCI术后MVA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恶性心律失常脑钠肽C反应蛋白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肌梗死伴双向性室速1例

    吕佳仁王佳南林荣
    111-113页

    急性心肌梗死双向性室速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