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血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血液学杂志
临床血液学杂志

宋善俊 陆道培 胡丽华

双月刊

1004-2806

lcxyzz@qq.com

027-85726342-8806

430022

湖北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血液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通地区RhD阳性献血者表型分布及输血策略研究

    王欣若丁颖周
    893-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南通地区RhD阳性献血者C、c、E、e抗原分布特点及表型规律,为制定Rh血型相容性输血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9月5日-2023年11月7日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样本,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其进行C、c、E、e抗原检测以确定表型.采用x2检验与Fisher精确检验对各地区抗原频率分布情况、Rh血型表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534例南通本地RhD阳性献血者C、c、E、e抗原频率分布趋势为e(93.42%)>C(89.50%)>c(58.67%)>E(50.59%),表型分布趋势为 Ce(40.35%)>CcEe(38.98%)>Cce(8.80%)>cE(6.19%)>cEe(4.04%)>CEe(0.98%)>CcE(0.39%)>ce(0.26%)>CE(0),不同表型相容性概率由高到低为 CcEe(100.00%)>Cce(49.41%)>CEe(41.33%)>Ce(40.35%)>cEe(10.23%)>CcE(6.58%)>cE(6.19%)>ce(0.26%)>CE(0).男女间Rh血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通、南宁、广州、深圳及福州的Rh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626,P<0.001).结论:南通地区RhD阳性献血者表型分布存在地域差异,有其自身特点.在开展Rh血型相容性输注时,应考虑地域性表型分布特征,选择适宜的相容性输血策略,实施精准输血以保障安全.

    Rh血型表型频率稀有血型相容性输血

    纤维蛋白原作为预防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指征的意义及阈值初探

    刘烁范明亮郑燕杰龚征华...
    898-900,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作为预防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指征的意义及阈值初探.方法:用生理盐水稀释正常对照血浆,检测并观察随着Fib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的变化规律.对 2020年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因出血性疾病导致Fib≤1.80 g/L的4 708份凝血检测报告回顾性分析,观察随着Fib降低PT、APTT的变化规律.观察输注FFP改善凝血功能的50例患者输注前后PT、APTT、Fib的变化.结果:随着正常对照血浆的不断稀释或出血性患者出血量的增多,Fib逐渐降低,对应PT、APTT不断延长,当Fib≥1.20 g/L时PT、APTT的延长速度缓慢,当Fib<1.20 g/L时PT、APTT的延长速度明显增快.当出血性患者Fib<1.00 g/L时,PT与APTT均出现了明确的输注FFP指征.输注FFP可以明显提高Fib.结论:出血性或有出血高风险侵入性操作患者,当Fib<1.20 g/L时,即使PT、APTT正常,也建议预防性输注足量FFP,提早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Fib,从而减小出血的风险.

    纤维蛋白原输注指征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新鲜冰冻血浆

    罕见类孟买血型FUT1和FUT2基因序列及后续输血方案分析

    王秀娣乐亮朱碎永林甲进...
    901-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类孟买血型血清学特点及FUT1和FUT2基因序列,探讨其分子机制和后续输血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发现的6例疑似类孟买血型者,采用常规盐水试管法进行ABO正反定型和H抗原检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弱A、弱B抗原,基因分型采用PCR-SBT法,基因测序采用Sanger法;交叉配血采用凝聚胺法.结果:6例均为类孟买血型,其中2例为Amh、4例为Bmh.FUT1基因型:3例为c.551-552delAG,1 例为 c.551-552delAG/c.881-882delTT,1 例为 c.551-552delAG/c.755 G>C,1 例为 c.551-552delAG/c.658 C>T;FUT2基因型:5例为c.357 C>T,1例为c.716 G>A.在室温和37℃下采用血清分别与A型、B型、O型悬浮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显示室温下例1、例2、例4交叉配血不相合,37℃下交叉配血均相合.结论:分子诊断准确鉴定类孟买血型,对后续输血方案制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类孟买血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FUT1基因FUT2基因交叉配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凝集强度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梁冬香钟昌瑞傅春花邱启东...
    905-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DAT凝集强度对总胆红素(TBil)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龙岩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的725例DAT阳性患者资料,分析科室分布、性别、年龄、输血史与DAT阳性强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DAT阳性强度对TBil和LDH的影响.结果:DAT阳性主要分布在血液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等内科科室;性别在DAT阳性强度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18,P>0.05);年龄≤60岁组和>60岁两组,在DAT阳性强度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04,P<0.05);输血史在DAT阳性强度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94,P<0.05).TBil和LDH都表现出在DAT凝集强度为4+的患者明显强于DAT凝集强度为0.5+~1+和3+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AT阳性容易出现在血液系统疾病或者贫血等一些比较需要输血的科室如血液科、重症医学科等.输血史和年龄都可以影响DAT凝集强度,TBil、LDH与DAT凝集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DAT结果对临床诊疗和输血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凝集强度诊疗溶血性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杨文健周吉成
    909-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贫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见于约50%的SLE患者中.SLE相关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慢性病贫血、缺铁性贫血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等.贫血可以加重SLE病情,AIHA和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可以使SLE容易复发、难治.SLE相关性贫血的基础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铁剂治疗及输血治疗等.SLE患者合并AIHA、PRCA时,按原发性AIHA、PRCA治疗,但它们较原发性AIHA、PRCA难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发病机制治疗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24年第37卷总目次(说明:括号内的数字为期,括号外的数字为页码)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