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眼科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临床眼科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陈逖

双月刊

1006-8422

hnfy@sohu.com

0551-2923182,2923235

230022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临床眼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1993年创刊,季刊,每期64页。1998年改为双月刊出版。2000年始扩版增页,改为大16开,每期88页出版,2002年每期96页出版。1993年至2002年共出版10卷48期,3000多篇论文。《临床眼科杂志》注重报道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新技术、新疗法的创立和应用。力求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诊疗水平。努力提高我国眼科学学术水平,为增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本刊报导的范围:有关眼科学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著,临床经验介绍、技术改进、调查研究、病例报告、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以及书刊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907例儿童近视早期眼底改变在不同眼轴的分布及其人工智能量化监控指标

    石一宁方严陈卓王妮...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儿童近视早期眼底的微量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相关眼生物参数,探索近视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中的早期发现、及时监测、适时调整提供敏感指标.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3 907例18岁以下门诊顺序就诊儿童的眼底及相关生物参数进行采集,并按年龄分为6组,眼轴分为8组.分别采用SW-9000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SW-8800眼底照相机,OSE-2800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EVisio-nAI依未眼底智能分析云平台.依据SHI'标准中国眼健康档案及诊断体系,每一位患者每次就诊均按设计流程进行11项+眼生物参数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近视早期眼底指标依次有垂直杯/盘(C/D)比、豹纹状改变和弧形斑.采用SPSS 19.0(SPSS Inc,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包括χ2分析、ANOVA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907例18岁以下儿童中,男生55.8%,女生44.2%;右眼和左眼分别50%.就诊高峰为6~11岁(64%).眼轴23.5~25.5 mm占总人数的53.5%.眼轴25.5 mm以上各组占16.9%.垂直C/D比0.4~0.5占77%(χ2 检验,P= 0.000);眼轴24.5 mm以下各组呈现1级或无豹纹状改变,弧形斑多为生理改变;眼轴24.5~25.5 mm组呈现4级豹纹状改变;眼轴24.5 mm以上各组主要表现为3级弧形斑,26.5 mm以上眼轴为4级弧形斑(P组间=0.000,P总=0.000,P相关性<0.002).结论 24.5 mm眼轴可作为学龄儿童近视防控的监测关键拐点,豹纹状改变0.1、弧形斑1 PD视为诊断指标,豹纹状改变0.04~0.09、弧形斑2/3 PD视为病理性改变前期或高危期诊断指标.

    儿童近视初发近视眼轴眼生物参数人工智能

    济南市槐荫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筛查与全身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毕瑛璇侯青芝刘小雪鲍庆东...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济南市槐荫区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及其与身体其他部位健康情况指标的相关性,深入了解影响视力不良及近视发病的全身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普查2020年至2021年济南市槐荫区中小学126 070名学生的视力水平、全身健康指标.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发病的全身因素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至2021年济南市槐荫区中小学视力不良的患病率为53.83%,女性视力不良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视力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其中重度视力不良学生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男生和女生在总体上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为胸部畸形[OR(95%CI):1.89(1.20,2.98),P<0.05],甲状腺异常[OR(95%CI):1.93(1.22,3.06),P<0.05].男性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为胸部畸形[OR(95%CI):2.00(1.25,3.19),P<0.05],女性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为甲状腺异常[OR(95%CI):1.21(1.03,3.54),P<0.05].结论 济南市槐荫区中小学生整体视力损伤随年级增加而增加,胸部畸形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是视力不良发病的危险因素.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危险因素

    低浓度阿托品联合角膜塑形镜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球镜度数的影响

    刘姗刘璐田沫王海伟...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浓度阿托品联合角膜塑形镜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球镜度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品组、角膜塑形镜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阿托品组给予低浓度阿托品治疗,角膜塑形镜组给予角膜塑形镜治疗,联合组给予低浓度阿托品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等效球镜度、眼压、眼轴长度、屈光度、角膜内皮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角膜曲率、等效球镜度低于角膜塑形镜组、阿托品组,裸眼视力高于角膜塑形镜组、阿托品组(F=17.980、F= 5.192、F=29.760、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眼压、眼轴长度、屈光度低于角膜塑形镜组、阿托品组(F=3.667、F= 18.731、F=5.118、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三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内皮细胞六边形比例(HEX),内皮细胞变异系数(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阿托品联合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改善低中度青少年的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增强眼轴长度、眼压的控制能力,且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

    阿托品角膜塑形镜低中度近视

    《眼底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学习精要》一书出版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111页

    全域扫频超广角OCTA对中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血流密度的观察

    徐达华朱婷王晓琳陈梅...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全域扫频OCTA(图湃扫频OCTA)评估中高度近视人群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 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22年3月1~31日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就诊中高度近视患者46例(90只眼),按照等效球镜(SE)将受检者分为中度近视组44只眼(-3.00 D<SE<-6.00 D)、高度近视组46只眼(SE≥-6.00 D).采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AL)、图湃扫频OCTA测量后极部视网膜血管密度,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以1、3、6、9、12 mm为直径分成5个同心圆,分成1、2、3、4、5个环,分别计算各环的视网膜血流密度.两组之间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AL与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SCPVD)、黄斑中心凹厚度(CRT)、FAZ面积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共纳入46例(90只眼),中度近视44只眼,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30.73±4.27)岁,眼轴(24.94±1.24)mm;高度近视46只眼,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32.11±8.38)岁,眼轴(26.30±1.35)mm.对两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在2、3、4环SCPVD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之间1、5环SCPVD、FAZ、C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与SCPVD呈负相关(均P<0.05),AL与CRT、FAZ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CRT与各环SCPVD、FAZ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血流密度比中度近视患者低;AL与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呈负相关,与CRT、FAZ无相关性;CRT与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FAZ无相关性.

    近视眼轴视网膜血流密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学龄期儿童远视性弱视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郭建静李欣仪朱润芝李蓉...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弱视儿童的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厚度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学龄期远视性弱视儿童共48例(96只眼),根据弱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4只眼)、中度(34只眼)、重度(28只眼)三个亚组;选取同期视力正常儿童17例(34只眼)为正视组.利用相干光层析成像增强技术(EDI-OCT)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距中心凹1.0 mm、3.0 mm鼻侧(N1、N3)和颞侧(T1、T3)脉络膜厚度(CT)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检测,记录年龄、性别、视力、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SE),分析脉络膜厚度与视网膜厚度、眼轴、等效球镜、年龄的相关性以及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五个位置CT随着弱视程度加重而增厚,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远视性弱视组与正视组比较在各位置中CT均增厚、与轻度弱视组相比仅SFCT及N3处CT增厚;重度远视性弱视组CT与其余三组相比在各位置中均明显更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视性弱视组中SFCT较其余四个部位更厚;T1、T3分别厚于N1、N3;T1、N1分别厚于T3、N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中FRT有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而变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性弱视组中SFCT与AL负相关、与FRT、SE均呈正相关(均P<0.05);FRT与AL负相关(P<0.05);SFCT、FRT与年龄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远视性弱视儿童中弱视眼可影响黄斑区的脉络膜组织结构.

    远视性弱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SMILE和超薄瓣FS-LASIK矫正中度近视疗效比较

    胡威李盈龙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超薄瓣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纳入了年龄、性别和角膜厚度匹配合适的中度近视(等效球镜度-3.00~-6.00 D)患者,36例接受SMILE治疗患者的72只眼和36例接受超薄瓣FS-LASIK治疗患者的72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记录所有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等变量,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在术后随访3个月时,SMILE组和超薄瓣FS-LASIK组疗效指数和安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9和-0.255,P=0.242和0.800).SMILE组和超薄瓣FS-LASIK组术后屈光度呈正视并相对稳定,术后等效球镜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6,P=0.837).SMILE组和超薄瓣FS-LASIK组患者的角膜后表面曲率和非球面因子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2和0.576,P=0.066和0.566).SMILE组和超薄瓣FS-LASIK组患者术前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及彗差与术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3个月时,SMILE组患者的总高阶像差及球差明显低于超薄瓣FS-LASIK组(均P<0.05).结论 SMILE和超薄瓣FS-LASIK两种术式矫治中度近视均安全有效,但SMILE组患者的术后总高阶像差及球差增加量低于超薄瓣FS-LASIK组.

    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超薄瓣中度近视高阶像差

    《临床光学》(中英文对照版)一书出版

    徐玥
    126页

    血清YKL-40、TNF-α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萨其如拉蔺晓慧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中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及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YKL-40及TNF-α在DR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希望用于DR高危人群的筛选、预测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及YKL-40、TNF-α水平,分别是单纯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DM组)、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NPDR组)、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PDR组)以及选取同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空白对照组(NGT组),其时间选取为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都应记录并测量其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并计算出体质指数(BMI).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分离血清.空腹静脉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等临床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YKL-40及TNF-α的浓度,进一步分析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YKL-40浓度PDR组为(67.93±8.52)ng/mL,高于NPDR组的(59.29±7.87)ng/mL,DM组的(50.08±10.01)ng/mL及NGT组的(39.07±9.5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清TNF-α浓度PDR组为(68.35±8.66)Pg/mL,高于NPDR组的(60.59±8.58)Pg/mL,DM组的(47.02±11.34)Pg/mL及NGT组的(38.7±8.3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清YKL-40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静脉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TNF-α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静脉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YKL-40的ROC曲线下的面积(0.894);血清TNF-α的ROC曲线下的面积(0.927);二者联合诊断时的ROC曲线下的面积(0.935).结论 YKL-40及TNF-α水平在NC、DM、NPDR及PDR四组中均逐渐升高,二者可能参与到DR的发病过程;YKL-40及TNF-α的水平升高可能对DR的危险性更高.

    人软骨糖蛋白-39肿瘤坏死因子-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根据α角植入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后的效果及稳定性观察

    杨银萍廖琼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α角方向植入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使视轴避开过渡区,观察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及晶状体旋转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SBL-3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FIOL)植入术的患者67例(88只眼),术前使用OPD-Scan Ⅲ测得α角,于角膜缘标记定位,术中将视近区旋转到目标位置,使视轴最大程度避开过渡区.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远近视力、像差变化、视轴与过渡区的距离.结果 术后1 d、1个月、3个月,100%的患者视轴避开了过渡区,远视力、近视力、调制传递函数显著提高.结论 根据视轴方向植入区域折射MFIOL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轴落在过渡区,术后视力恢复好,且术后旋转稳定性好.

    视轴α角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