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方来英

双月刊

1672-3384

zazhi@vip.sina.com,zazhi@cyy123.com

010-8466218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8号2号楼(设计大厦)九层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Journal 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结合一线医师在药物治疗实践中常见问题,充分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的优势,详尽介绍著名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用药心得,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最新临床用药信息、药物发展最新动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朱玉蓉杨涛王昱博张睿...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阿帕他胺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同时检索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经济学研究及HTA报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数据的汇总与提取,最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共纳入4篇meta分析,5篇经济学研究。结果 显示,与单独使用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相比,阿帕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可显著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效果良好,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鉴于其价格昂贵,相较于其他联合治疗方案,并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阿帕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mHSPC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阿帕他胺价格降低50%以上可使得其具有经济性。

    阿帕他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2014-2022年中药新药审评与医保准入时长分析

    刘春光张昊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近十年我国中药新药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药新药审批数量和审批时长变化规律,为中药创新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及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整理2014-2022年中药新药上市品种;通过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品种查询系统和药智网检索各中药新药的受理和审评审批时间。结果 2014-2022年,纳入研究的40个中药新药审评审批所需的时长中位数38个月,2019年之后上市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时长明显缩短,时长中位数降至11个月。同时,2019年之后,中药新药进医保目录时长明显缩短,时长中位数降至14个月。并且进医保目录的中药新药占审批上市的中药新药的比例明显增加,已经增加至59。09%。结论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及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提升了中药新药审评审批效率,促进了中药新药的上市和医保使用。

    中药新药审评审批医保准入

    卡瑞利珠单抗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左一凡陈晓亮武素芳闫江涛...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P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辅助TACE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86例中晚期PLC患者,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5。12%、93。02%,均高于对照组的41。86%、72。09%(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血清CK19、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辅助TACE治疗中晚期PLC能明显改善近期疗效,其作用机制与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下调血清CK19和AFP水平有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卡瑞利珠单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智能化医嘱审核系统的应用与评价

    周月周宇商永光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药师+智能化信息系统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医嘱审核模式,对其应用成效进行评价。方法 统计2021年中日友好医院PIVAS接收全院静脉用药医嘱数量,1-7月(应用前)为人工审核医嘱,8-12月(应用后)更新智能化医嘱审核系统引入"药师+信息系统"审核医嘱,比较智能化医嘱审核系统应用前后不合理医嘱审核的审出率与工作效率,并考察该系统对其他工作环节的影响。结果 2021年PIVAS接收全院静脉用药医嘱822 279条,1-7月审核医嘱495 787条,8-12月审核医嘱326 492条。"药师+信息系统"应用后的不合理医嘱审出率明显高于应用前(96。8%比90。0%,P<0。01),肿瘤患者多药化疗方案批次分配不合理率明显低于应用前(8。8%比27。0%,P<0。01),且医嘱审核工作效率提高177。1%,摆药复核工作效率提高19。8%,配制计费工作效率提高84。0%。结论 智能化医嘱审核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PIVAS医嘱审核工作质量,还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智能化医嘱审核信息系统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张雪谈仪炯熊学惠李琴...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ADR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PRR)及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对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筛选得到ADE为10 500 309条,筛选去重后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的ADE报告共15 658份。其中共挖掘到ADR信号429个,主要集中于眼器官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种手术及医疗操作、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耳及迷路类疾病。信号强度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非感染性眼内炎、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炎和一过性失明;同时也发现说明书上未报道的如痴呆、听觉减退、突发性听力丧失等可疑ADR信号。结论 应重视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药品说明书及文献中报道的ADR,加强药学监护。对于本研究发现的未报道的可疑ADR信号,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此外,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对眼科医师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需做好相关培训。

    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药品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信号数据挖掘

    DRGs模式下临床药师参与人工关节置换术麻醉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刘航眉何鑫张博全刘阳...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模式下临床药师参与人工关节置换术麻醉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应急总医院骨科住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将2022年1-6月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DRGs模式下实施麻醉临床路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干预,按既往常规诊疗流程治疗,观察组患者由临床药师与医师从入院评估、术前评估、术中评估、术后评估进行干预优化。结果 共纳入患者164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84例。对照组麻醉药品费用为(1670。75±579。50)元、住院总费用为(102 861。21±33 521。16)元、药品总费用为(8110。25±3879。97)元,观察组麻醉药品费用为(1439。82±520。15)元、住院总费用为(74 517。92±31 801。02)元、药品总费用为(6665。42±4957。92)元,观察组各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费用为(3423。75±1022。23)元,观察组为(3632。89±1380。86)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31±1。28)分,观察组为(1。96±0。84)分,对照组术后第2天VAS评分为(2。13±0。75)分,观察组为(1。73±0。59)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9。29±5。81)d,观察组为(11。76±6。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Gs模式下临床药师参与人工关节置换术麻醉临床路径的实施,在保证临床治疗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可降低术前、术后第2天VAS评分、麻醉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和药品总费用。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临床药师人工关节置换术麻醉临床路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PCSK9抑制剂肌肉不良事件风险分析

    赵金周洋刘芳宋丽萍...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抑制剂肌肉不良事件(MAE)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PCSK9抑制剂单用及与他汀类药物联用的MAE报告,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通过报告比值比(ROR)法对比两类药物MAE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以PCSK9抑制剂或他汀类药物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233 343份。其中,以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英克司兰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分别为17 729、92 577和852份,以他汀类药物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为122 185份。发生MAE的报告共21 402份,其中单用PCSK9抑制剂的报告8509份,单用他汀类药物的报告12 365份,PCSK9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用的报告528份。单用PCSK9抑制剂对比单用他汀类药物发生MAE的ROR为0。75(95%CI:0。72~0。77)。PCSK9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对比单用他汀类药物发生MAE的ROR为3。07(95%CI:2。77~3。39)。结论 与他汀类药物相比,PCSK9抑制剂MAE的发生风险更低。但PCSK9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可能会增加MAE发生风险。

    PCSK9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肌肉不良事件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药物筛查技术协助诊疗艾司唑仑中毒致昏迷患者一例

    郭思逊海鑫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中毒致昏迷患者在入院时经常处于意识中断或意识完全丧失状态,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增加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难度。应用实验室分析方法对可能导致中毒的药物进行快速筛查与测定,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也能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本文报道1例84岁女性患者服用艾司唑仑致昏迷案例,该患者入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给予抗凝及改善循环治疗,疗效不佳,后由药师进行药物筛查监测,证实为艾司唑仑所致药物中毒,经针对性治疗后,患者逐渐醒后出院。

    药物筛查艾司唑仑药物中毒

    临床药师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毛霉菌感染治疗的实践及思考

    庄伟齐晓涟高冉张婧...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神经系统毛霉菌感染是一种病情凶险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达到50%以上。本文介绍了2例中枢神经系统毛霉菌感染危重病例,并从全身治疗药物的选择、局部治疗用药的选择及两性霉素B的用法用量、治疗疗程与序贯治疗、输注过程中的监护、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毛霉菌感染两性霉素B临床药师

    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一例

    林丹廖琳丹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1例颈脊髓损伤伴四肢瘫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给予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后,出现发热伴白细胞减少,临床药师查阅资料,对患者临床症状与药物关联性进行分析,建议医师停药后,患者体温和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病例发热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和治疗过程进行梳理,以期为医师和药师对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引起发热伴白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

    伏立康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药物热白细胞减少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