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方来英

双月刊

1672-3384

zazhi@vip.sina.com,zazhi@cyy123.com

010-8466218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8号2号楼(设计大厦)九层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Journal 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结合一线医师在药物治疗实践中常见问题,充分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的优势,详尽介绍著名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用药心得,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最新临床用药信息、药物发展最新动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匹莫范色林的临床研究进展

    闫奕龙杨莉赵志刚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年4月,匹莫范色林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款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幻觉和妄想症状的药物。匹莫范色林是选择性5-羟色胺2A受体的反向激动剂,血浆t1/2约为57 h,Tmax为6 h,经细胞色素P4503 A4酶代谢,其与该酶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使用时应警惕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近年来,开展匹莫范色林临床试验的适应证领域逐渐增多,主要针对Ⅱ、Ⅲ、Ⅳ期的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匹莫范色林不仅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明确的疗效和安全性,对重度抑郁症、痴呆相关精神病、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精神病、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同样存在治疗潜力。

    匹莫范色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幻觉妄想安全性

    西罗莫司在儿科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刘博徐晓琳赵一鸣王晓玲...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罗莫司为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儿科结节性硬化症、免疫相关疾病及脉管畸形和血管瘤。西罗莫司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并使用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方法指导并优化给药方案。目前,由于国内外关于西罗莫司的PPK研究有限,模型尚不成熟,本文重点总结西罗莫司PPK的研究进展,讨论西罗莫司模型优化的改进措施,以利于未来进行西罗莫司在不同疾病中PPK模型的建立及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西罗莫司儿科患者群体药代动力学个体化用药

    器官移植受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余馨安卓玲冯欣杨辉...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要终身服用以免疫抑制剂为主的多种药物,但目前国内外移植受者普遍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严重影响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移植受者的用药依从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一般人口学因素、治疗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医疗服务相关因素。本文对目前器官移植受者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提高移植受者的用药依从性。

    器官移植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药物——pevonedistat

    王堂乐王鹏韩语轩郭兆霖...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pevonedistat是一种新型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8(NEDD8)激活酶抑制剂,其可通过干扰NEDD8激活酶的生物活性破坏蛋白,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pevonedistat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相关血液学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已获得多个临床研究验证。本文对pevonedistat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pevonedistat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8激活酶抑制剂

    新型异柠檬酸脱氢酶1选择性抑制剂——奥鲁替尼

    赵尹瑜黄婧黄琳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鲁替尼是由Forma Therapeutics研发的靶向突变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的强效、选择性、口服小分子抑制剂,2022年12月1日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具有易感性IDH1突变的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成年患者。临床研究显示,奥鲁替尼疗效较好,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疲劳不适、关节痛、便秘、白细胞增多症、呼吸困难、发热、皮疹、黏膜炎、腹泻和转氨酶升高。本文就奥鲁替尼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奥鲁替尼异柠檬酸脱氢酶1抑制剂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

    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分析

    王天琳刘传斌蔡乐曹丰...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中使用的适用性,为加强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管理、遴选以及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7地区15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开展问卷调研,了解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信息以及用药清单等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053份,患者平均患病种数为2。8种,共使用药品3952例次,平均每人使用3。8种,其中使用基本药物2761例次(69。9%,2761/3952),使用至少1种基本药物例数占总例数的92。6%(975/1053)。患者使用例次较高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降糖药、降压药和调脂药;排名前10位的药品分别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瑞舒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卡波糖和胰岛素,绝大多数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结论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比例较高,是其治疗药物管理中的核心药物,加强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动态调整和使用管理对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具有重大意义。

    老年慢性病基本药物

    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综合评价

    周鹏翔沙莉刘玲向莉...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合评估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与创新性,为其在临床的准入决策、合理使用与监测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irals。gov、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1月24日,纳入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卫生技术评估、系统评价/meta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以及其他药品信息数据。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均为中等质量或低质量研究。评估结果显示,奥马珠单抗可显著降低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恶化率、减少激素抢救性治疗剂量;奥马珠单抗组相比常规治疗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更低,长期应用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各国儿童应用奥马珠单抗的经济性结论不一致,在我国不具有经济性优势。问卷调研与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奥马珠单抗的有效性和创新性高于常规治疗,安全性略高于常规治疗,但经济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均低于常规治疗。结论 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其在我国不具有经济性优势,适宜性与可及性略弱于常规治疗方案。因此,在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时,需谨慎评估其必要性,权衡利弊后使用。

    奥马珠单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信迪利单抗治疗胃癌致甲状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孙颖丽刘一任晓蕾黄琳...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中胃癌患者注射信迪利单抗治疗后致甲状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应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治疗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BMI、ADR发生情况等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甲状腺irAEs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信迪利单抗致甲状腺irAE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共纳入91例患者,男65例,女26例,年龄(60。62±12。39)岁,均接受常规剂量治疗,6例接受单药治疗,85例接受联合化疗或联合靶向治疗。共有31例(34。07%)出现甲状腺irAEs,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7例(7。70%),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0例(10。99%),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2。20%),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12例(13。19%)。31例甲状腺irAEs患者中,27例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4个月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信迪利单抗治疗后,相比于男性胃癌患者,女性胃癌患者发生甲状腺irAEs的风险增加5。160倍(OR=5。160,95%CI:1。578~16。865),相比病程<1年的患者,病程≥1年的患者发生甲状腺irAEs的风险增加8。472倍(OR=8。472,95%CI:2。723~26。366),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0。048(95%CI:0。739~0。927),阳性预测准确率为71。0%,模型总预测准确率为79。1%。当logit(P)预测模型方程≥0。253 318 8时,可判定使用信迪利单抗后发生甲状腺irAEs可能性较大。结论 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信迪利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开始后4个月内的发生率较高,但严重程度较低,治疗期间无需中断治疗。女性和病程≥1年是发展为甲状腺irAEs的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结果可靠。

    信迪利单抗胃癌甲状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危险因素

    鞘内输注氢吗啡酮与其联合氯胺酮和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癌痛的效果分析

    李娜李敏杨利珍张生茂...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鞘内连续输注吗啡、氢吗啡酮以及氢吗啡酮联合氯胺酮和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癌痛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伴有难治性癌痛晚期鼻咽癌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吗啡组(M组)接受鞘内连续输注吗啡治疗;氢吗啡酮组(HM组)接受鞘内连续输注氢吗啡酮治疗;氢吗啡酮+氯胺酮组(HM+KET组)接受鞘内连续输注氢吗啡酮联合静脉输注氯胺酮治疗;氢吗啡酮+氯胺酮+加巴喷丁组(HM+KET+GBP组)接受鞘内连续输注氢吗啡酮联合静脉输注氯胺酮和口服加巴喷丁治疗。持续记录并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24 h内爆发性癌痛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状况。结果 共纳入204例患者,男149例(73。0%),女55例(27。0%)患者,平均年龄为(45。8±9。9)岁。其中M组101例,HM组34例,HM+KET组34例,HM+KET+GBP组35例,各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参数和病理类型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NRS评分、24 h内爆发性癌痛次数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M组患者治疗后所有时点的NRS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M组,24 h内暴发性疼痛次数少于M组患者;HM+KET+GBP组患者治疗后1 d、3 d、7 d、15 d和1个月的NRS评分低于HM组和HM+KET组,治疗后所有时点24 h内暴发性疼痛次数少于HM组和HM+KET组,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的PSQI评分低于HM组和HM+KE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显示,HM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低于M组,HM+KET+GBP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均低于HM组和HM+K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HM组比M组的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期(P=0。042)。结论 鞘内输注氢吗啡酮治疗难治性癌痛鼻咽癌患者有较大优势,且氢吗啡酮联合氯胺酮和加巴喷丁疗效更好。

    氢吗啡酮难治性疼痛鼻咽癌疗效不良反应总生存期

    临床药学服务对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合理使用的影响

    支旭然邹杨高丽君覃旺军...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对临床初始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合理性的影响,为新药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10日中日友好医院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药物使用时间,将2022年12月10日—20日使用该药物的患者纳入干预初期组,为初步实施临床药学服务阶段,包括前置审核维护、用药指导和疑难病例会诊;12月21日—31日使用该药物的患者纳入干预中期组,为逐步优化临床药学服务阶段;2023年1月1日—10日使用该药物的患者纳入干预后期组,为优化后临床药学服务阶段,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前置审核和重点宣教。比较各组联用药物不适宜、肝肾损伤患者的用法用量不适宜情况。结果 共纳入452例患者,其中干预初期组54例,干预中期组353例,干预后期组45例。与干预初期组比,干预中期组和干预后期组的联用药物不适宜占比、肾损伤患者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比均降低(51。9%比33。4%和24。4%,59。3%比29。7%和17。8%),且干预后期组低于干预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损伤患者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诊咨询内容共计79例次,医师意见采纳72例次(91。1%)。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对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作用,且减少了临床用药问题。

    药学服务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