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秦省

月刊

1003-3548

clinmed@vip.163.com

0371-6599521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7号

临床医学/Journal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白中乐白雪洋王琎陈晓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拟同时行上腔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功率分为高功率组与常规功率组,每组45例。两组均在消融指数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高功率组应用50 W的功率行上腔静脉电隔离术,而常规功率组应用35 W的功率行上腔静脉电隔离术。比较两组上腔静脉电隔离术手术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高功率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功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术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安全、有效。

    上腔静脉电隔离高功率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血清SAA、TM和TAFI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

    贾贝贝李晴郭晓红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栓调节蛋白(TM)和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与急性脑卒中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32,NIHSS评分0~4分)、中度组(n=38,NIHSS评分4~15分)与重度组(n=24,NIHSS评分在15分以上),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不良组(n=40,GOS评分1~3分)与预后较好组(n=54,GOS评分4~5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血清SAA、TM及TAFI水平;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较好组血清SAA、TM及TAFI水平;分析血清SAA、TM及TAFI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AA、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AF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SAA、TM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TAFI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SAA、TM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TAFI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AA、TM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较好组,TAFI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较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TM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TAFI水平与IHSS评分呈负相关;血清SAA、TM水平与GOS评分呈负相关,TAFI水平与GO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SAA、TM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TAFI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预后呈正相关。

    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急性脑卒中相关性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与患者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生存率的关系

    骆许静孙桢方晓瑞申晓燕...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与患者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另选取同一时间8 0例在许昌市中心医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肺癌患者的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的关系。肺癌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生存随访,比较预后不同患者淋巴细胞的亚群水平,并利用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的亚群预测肺癌患者维持1年化疗后在生存率方面的价值。结果 肺癌组CD3+、CD4+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偏低,而CD8+水平则高于健康组(P<0。05);随着肺癌患者分化程度的升高,其外周血中的CD3+、CD4+及NK细胞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CD8+则相反(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NK细胞比例均较Ⅰ~Ⅱ期组患者显著偏低(P<0。05),而CD8+T细胞比例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分析结果显示,CD3+、CD4+及NK细胞水平均与肺癌分期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而CD8+细胞水平与肺癌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生存随访,88例肺癌患者中31例死亡,病死率为35。23%。死亡组CD3+、CD4+及NK细胞水平均较生存组显著偏低,而CD8+较生存组显著偏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预测肺癌患者化疗后1年生存率的ROC AUC分别为0。838(0。721~0。955)、0。826(0。708~0。944)、0。708(0。554~0。862)和 0。618(0。618~0。900),截断值依次为 65。38%、31。19%、25。21%和 18。36%。预测价值:CD3+>CD4+>CD8+>NK。结论 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弱于健康体检者,其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相关,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且对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淋巴细胞亚群肺癌稳态失衡老年患者分化程度病理特征预后评估

    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行热牙胶根管充填的效果观察

    王金翟远坤苏娟娟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行热牙胶根管充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04例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填充,观察组予以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填充效果和根管填充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T0)、治疗1个月后(T1)、治疗3个月后(T2)牙周指数[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适填率高于对照组,超填率、根管填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BI、PD、GI、PLI、VAS评分存在时点、交互、组间效应(P<0。05);在T1、T2时点,观察组BI、PD、GI、PL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治疗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具有较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改善牙周情况,减轻疼痛。

    热牙胶根管充填牙髓炎牙髓根尖周病

    Rotarex机械取栓系统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

    杨雅鸽李震秦晶张楠...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采用Rotarex机械取栓系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下肢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观察组采用Rotarex机械取栓术。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踝肱指数及预后(再通成功例数、复发例数、截肢例数、并发症例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D-D、Fib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但两组RBC、Hb、D-D、Fib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踝肱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通成功例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例数、截肢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tarex机械取栓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踝肱指数,降低复发、截肢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预后。

    Rotarex机械取栓系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血液指标踝肱指数

    全椎板切开与半椎板切开在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周雷廷付涛皮亮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全椎板切开与半椎板切开在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行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切除术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全椎板切开治疗,研究组采取半椎板切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30/33),对照组为69。70%(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椎板切开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切除术比较,半椎板切开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切除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减轻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全椎板切开半椎板切开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切除

    血清HDAC2、TLR2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

    赵沙沙王圆圆张春丽陈雪阳...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组蛋白脱乙酰酶2(HDAC2)、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SP合并RF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96名作为对照组。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存活组(n=74)与死亡组(n=2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DAC2、TLR2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HDAC2、TLR2水平对老年SF合并R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DAC2、TLR2水平高于对照组,死亡组血清HDAC2、TLR2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AC2、TLR2水平评估 SP 合并 RF 患者预后的 AUC 分别为 0。796(95%CI:0。751~0。846)、0。822(95%CI:0。778~0。872),两者联合评估的 AUC为0。914(95%CI:0。859~0。964)。结论 血清HDAC2、TLR2水平在SP合并RF预后死亡患者中均表达上调,二者与SP合并RF患者预后死亡存在一定关系,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SP合并RF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

    组蛋白脱乙酰酶2Toll样受体2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预后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

    苗杨张金良雷伟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镇痛方式分为常规组与镇痛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分娩,镇痛组行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疼痛、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并发症。结果 镇痛组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等时间)短于常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产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产妇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可取得不错的麻醉效果,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后疼痛,提高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并发症。

    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

    不同新辅助方案应用于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效果

    田治强刘季钊冯绍康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的新辅助方案应用于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采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83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新辅助方案将其分为放疗组(n=43)与联合组(n=40),放疗组术前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联合组术前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与免疫治疗。比较两组辅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联合组辅助治疗效果优于放疗组(P<0。05)。联合组白细胞减少例数多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放疗组为18。60%(8/4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联合组生存率为82。50%(33/40),放疗组为65。12%(28/4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联合组生存时间长于放疗组(Log rankx2=4。419,P=0。032<0。05)。结论 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前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与免疫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辅助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且不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微创手术Mckeown切除术三维适形放疗辅助性化疗免疫治疗

    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孙红山张源王留向闵有会...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残留血肿量、住院时间)、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并发症、优良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留血肿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DL评分、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7/35),对照组为42。86%(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提高血肿清除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效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软通道引流术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