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规范化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丁荣张勇吴凌华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规范化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COPD缓解期并加入"慢阻肺之家"的 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管理,包括肺康复指导、吸入装置操作培训、流感、肺炎疫苗督导、健康宣教等.结果 管理后6 个月、1年,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第 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 1 年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管理前 1 年内,因COPD急性加重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管理前1年内(P<0.01).管理后6个月、1年,患者的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可显著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疾病恢复,减少住院次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化管理肺功能

    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伊恩晖王懿杜兆江杨格强...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6至2022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80例(80 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0 眼)及观察组(40例,40 眼).对照组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组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即刻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1d、1 周,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d,观察组的眼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d、1 周、1 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SFRT)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的黄斑区血管密度(V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球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短期疗效较好.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康柏西普糖尿病性白内障

    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田洁谯进赵立志任爱红...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180 例腹部切口术后患者,按照接受闭合切口负压治疗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治疗 72h后进行传统换药)和对照组(75 例,使用传统换药方法).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1d切口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切口相关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肺部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情况的影响

    朱金祥柯东平郭龙玮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2月至2023 年4 月收治的 100 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S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 19-9(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卡瑞利珠单抗SOX化疗方案晚期胃癌肿瘤标志物生存情况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序贯疗法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氧代谢、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宋丹许蕊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序贯疗法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9 年2 月至2021 年3月收治的120 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氧摄取率(O2E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8(IL-1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序贯疗法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氧代谢、抑制炎性反应,对肺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沙美特罗替卡松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序贯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陈璐宋小利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1 年4 月至2022年 4 月收治的100 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oll样受体 4(TLR4)、核因子-κB(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乌司他丁治疗SAP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调节NF-κB、TLR4 水平,值得推广.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乌司他丁重症急性胰腺炎

    体温管理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旭魏武运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体温管理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80 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管理+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体温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躁动、寒战、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观察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高于对照组,每搏量变异度(SVV)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温管理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干预中,可降低低体温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缓解机体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体温管理限制性液体复苏多发伤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参数应激反应低体温

    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

    罗俊妮张倩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1月至2023 年1月我院接收的140例AMI合并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研究组给予PCI+IABP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心肌损伤指标、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冠脉再通后IABP治疗AMI合并CS能够减轻患者的心肌功能损伤,促进心功能显著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应对策略

    郑冲谢子康王斌彭立波...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的固定方法,评估张力带钢丝技术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6月至2021 年 6月本院32 例选用张力带钢丝技术治疗的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肘关节活动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为40~60 min,平均(45.0±8.6)min.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2±1.8)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 9~12 周,平均(10.2±1.2)周.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及关节面再塌陷情况,有 1 例患者在术后 6 个月出现了退针并引起皮肤激惹,但此时骨折已愈合,予以取出内固定.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内均取出内固定.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范围为100°~135°,平均(115.0°±8.6°);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92.15±5.12)分,其中优 30 例,良 2 例.结论 张力带钢丝技术治疗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克氏针可对塌陷的关节面进行有效支撑.

    尺骨鹰嘴骨折关节面塌陷横形骨折张力带钢丝技术内固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王明明杨丰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 1月至 2023 年2月9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动力化锁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固定质量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Ⅲ及Ⅳ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 86.67%(P<0.05).术后 48 h,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前列腺素E2(PGE2)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用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可提高固定质量,缓解创伤应激反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远端动力化锁定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