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草政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草政策研究
林草政策研究
林草政策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Porestry and Grassland Poli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蒋宏飞陈勇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加入WTO之后,加工贸易成为中国纸和纸质品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文中总结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废纸禁令对中国纸和纸质品加工贸易的影响,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仍将稳定发展、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或将向进料加工倾斜,并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促进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升级优化,二是持续深化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三是拓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市场范围。

    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废纸禁令

    国家储备林建设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郭汉麟李梓雯马金蕊杜宇...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事关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中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由来及运行模式,解析项目建设的特点;围绕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双碳"目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总结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设措施建议,包括加强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和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加强各地项目建设经验交流及合作等,以期为科学实施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国家储备林碳汇储备林政策性银行贷款"双碳"战略绿色发展

    以银杏古树为节点的环渤海地区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构想

    樊泰然张德成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杏古树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以银杏古树作为节点建设森林步道可能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意义。文中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调查区域内银杏古树128处161株,评价其区域适宜性、旅游适宜性、建设适宜性,认为总体上银杏古树适宜作为环渤海森林步道的节点。从综合评价来看,适宜作为步道节点的银杏古树,共计100处117株,其中32株古树重点推荐作为途经节点。初步设计了以银杏古树为节点的环渤海地区森林步道选线方案,由6条线路构成,即大连—丹东—迁安线、北京北线、北京南线、易县—肥城线、肥城—淄博—海阳线、肥城—莒县—荣成线,途经银杏古树79处96株,总里程约为7 352 km。在此基础上,根据环渤海森林步道以银杏古树为节点这一特色,提出优化建设机制、加强银杏古树原真性保护、加强步道生态保护、强化资金保障、推进步道使用、加强代表性景观的宣传等建议。

    国家森林步道银杏古树节点环渤海地区

    基于熵值法和功效系数法的林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何玥宋依桐程宝栋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承担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民生福祉的多重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林业正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化调整,建构循环经济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企业在做出战略选择时,应当时刻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文中以2015-2022年永安年报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从21个财务指标中筛选出7个最能反映永安林业财务状况的指标,并赋予指标权重,最后运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绩效评价及风险预警;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关建议:1)积极寻求政策扶持;2)健全风险评估体系;3)做好产业转型的准备;4)优化资本结构;5)加强技术投资。

    林业绩效评价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熵值法功效系数法

    山西省林业碳汇交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曹恒李轶涛李娜娜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山西省第七、八、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实测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山西省林业碳汇交易的三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测算各级因素权重;结果表明,影响山西省林业碳汇交易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政策、专业人才、法律制度、第三方认证机构和碳汇认知度。为更好促进山西省林业碳汇交易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应持续提高森林的碳汇功能,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2)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3)注重法律法规制度修订和完善;4)建设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5)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公众碳汇认知水平。

    碳汇经济价值碳汇交易影响因素山西省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刘亚刘忠飞胡冬冬韦立权...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影响。为此,文中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剖析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需求。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科技成果内部阻碍因素主要是缺乏成果转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及法律人才、没有收益量化分配规则、对成果转化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成果转化意识、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外部阻碍因素主要是技术及产业链条不健全、市场对技术接受程度低、专业的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中介机构不足、中试基地缺乏、现有政策无法落地及可操作性差、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广西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一是政府政策支持,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转化得到财政经费支持、纳入政府计划、享受政府税收优惠、进入政府采购;二是单位配套支持,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挂钩、科技成果转化与个人收入分配挂钩、单位设立转化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考评。

    林业科技评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广西壮族自治区

    世界各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赵丹李茗王燕琴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可持续、可再生和可回收的特点,碳汇效益显著,发展木结构建筑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总结世界各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总结国际先进做法和经验,得出了在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启示:1)强化顶层设计,为木结构建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证体系;3)建立试点示范项目;4)保障国产木材供给;5)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6)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木材利用"双碳"目标国际经验

    "防沙治沙"专栏特别策划

    姜英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