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通路、临床特征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风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

    张哲黄涛夏春新张倩...
    1032-1035,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临床特征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因素及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前瞻性纳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自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收治的308 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患者纳入自发性腹膜炎组(n=74)和非自发性腹膜炎组(n=234)。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因素。结果 自发性腹膜炎组患者74 例,共分离病原菌81 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72。84%(59/8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占比27。16%(22/81),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Child-Pugh分级C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总胆红素、TLR4、NF-κB水平升高为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因素(比值比=2。237、1。883、1。846、2。083、1。811,P<0。05);腹水白蛋白水平升高为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保护因素(比值比=0。470,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较高,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因素包括Child-Pugh分级C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总胆红素、TLR4、NF-κB水平升高,而腹水白蛋白水平升高是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保护因素。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通路风险因素病原菌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总tau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

    黄裕盛陈丽君赵文杰陈瑞鹏...
    1036-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总tau蛋白(T-tau)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9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3 分,n=42)、中度组(NIHSS评分 4~15 分,n=54)、重度组(NIHSS评分≥16 分,n=40)。根据卒中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71)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65)。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LCN2、T-tau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重度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LCN2 与T-tau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CN2、T-tau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吸烟比例及LCN2、T-ta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LCN2、T-tau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LCN2、T-tau水平分别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组患者血清LCN2 水平与T-tau水平呈正相关(r=0。530,P<0。001);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LCN2 水平与T-tau水平呈正相关(r=0。682,P<0。001)。LCN2 与T-tau二者联合诊断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902,高于 T-tau、LCN2 单独诊断(P<0。05),敏感度为 80。28%,特异度为92。3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CN2、T-tau水平随病程严重程度升高,二者联合对急性脑梗死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急性脑梗死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血清总tau蛋白病情严重程度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血清人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微小RNA-210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性

    彭强沈祁祁余昌俊
    1040-1042,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人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 5(PDCD5)、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微小RNA-210(miR-210)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TNM)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0 年12 月至2023 年6 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10 例胃癌患者纳入癌症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110 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组。比较癌症组与良性组,以及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血清 PDCD5、ICAM-1、miR-210 表达水平。采用 Kaplan-Meier法分析 PDCD5、ICAM-1、miR-210 表达与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10 表达与血清PDCD5、ICAM-1 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癌症组患者血清PDCD5 表达低于良性组,血清ICAM-1、miR-210 表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Ⅱ期组血清PDCD5 表达水平高于Ⅲ期组,血清ICAM-1 及miR-210 表达水平低于Ⅲ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 高表达患者总存活率、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PDCD5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4。569,P=0。033);ICAM-1 低表达患者总存活率、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ICAM-1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5。826,P=0。016);miR-210 低表达患者总存活率、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miR-210 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8。188,P=0。004)。COX 比例风险回归显示,TNM 分期Ⅲ期、PDCD5、ICAM-1 及miR-210 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210 表达与血清PDCD5 表达呈负相关(r=-0。435,P<0。05),与ICAM-1 表达呈正相关(r=0。526,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PDCD5 表达水平降低,且TNM分期越高,其表达水平越低;胃癌患者血清ICAM-1 及miR-210 表达水平升高,且TNM分期越高,其表达水平越高。PDCD5、ICAM-1 及miR-210 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人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细胞间粘附分子-1微小RNA-210胃癌临床病理分期预后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临床妊娠与活产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晋阳秋王卉赵丽媛孙东霞...
    1043-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的临床妊娠与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自2021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223 例RIF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妊娠结局、不同临床活产结局RI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与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223 例RIF患者中,临床妊娠成功118 例(52。91%;临床妊娠成功组),临床妊娠失败105 例(47。09%;临床妊娠失败组)。临床妊娠成功组和临床妊娠失败组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分析(ERA)、抗苗勒激素、卵泡刺激素、RIF次数、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量、胚胎质量等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胚胎质量、移植胚胎数量、RIF次数是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118 例临床妊娠成功患者中,临床活产 67 例(56。78%;临床活产组),临床非活产 51 例(43。22%;临床非活产组)。临床活产组和临床非活产组的抗苗勒激素、卵泡刺激素、RIF次数、移植胚胎数量、胚胎质量等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质量、移植胚胎数量、RIF次数是临床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接受IVF-ET治疗的RIF患者临床妊娠成功率的因素包括ERA、RIF次数、移植胚胎数量及胚胎质量,影响临床活产率的因素包括RIF次数、移植胚胎数量及胚胎质量。

    反复种植失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活产子宫内膜容受性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应用

    贾倩倩张莉莉韩洋吴艳玲...
    1047-1049,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RISS)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22 年6 月至2024 年1 月收治的124 例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n=64)与B组(n=60)。A组患者给予术中全身麻醉。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实施RISS。比较两组患者体循环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与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同时间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与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即刻、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60 min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 2、6、12、24 h平静呼吸与深呼吸状态下NR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BC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胸闷头晕、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SS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应用良好,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提高镇痛效果与舒适度,且安全性佳。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全身麻醉胸腹部手术镇痛效果不良反应

    血清促甲状腺素、β2微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研究

    贾辰乐韩飞张蕾姚景春...
    1050-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素(TSH)、β2 微球蛋白(β2-MG)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山西省肿瘤医院自2018 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150 例DTC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我院治疗的83 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96 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良性组、健康组。记录并比较3 组血清TSH、β2-MG、IL-6 水平。比较不同肿瘤分期与不同临床结局DTC患者血清TSH、β2-MG、IL-6 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肿瘤分期与血清TSH、β2-MG及IL-6 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良性组血清TSH、β2-MG、IL-6 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SH、β2-MG、IL-6 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肿瘤分期,将150 例DTC患者分为Ⅰ期亚组(n=43)、Ⅱ期亚组(n=38)、Ⅲ期亚组(n=36)、Ⅳ期亚组(n=33)。Ⅱ期亚组、Ⅲ期亚组、Ⅳ期亚组患者血清TSH、β2-MG、IL-6 均高于Ⅰ期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亚组、Ⅳ期亚组患者血清TSH、β2-MG、IL-6 均高于Ⅱ期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亚组患者血清 TSH、β2-MG、IL-6 均高于Ⅲ期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H、β2-MG、IL-6 均与肿瘤分期具有正相关性(r=0。567、0。524、0。558,P<0。05)。根据不同的临床结局,将150 例DTC患者分为存活亚组(n=128)与死亡亚组(n=22)。死亡亚组患者血清TSH、β2-MG、IL-6 均高于存活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SH、β2-MG及IL-6 均与DTC患者术前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促甲状腺素β2微球蛋白白细胞介素6甲状腺癌术前分期预后评估

    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

    杨金喆李秀凤次宇婕包宇菲...
    1053-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 2020 年 1 月至2022 年3 月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5 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每日1 次口服)治疗,阿帕替尼口服至最后1 周期21d结束。疗效评估为每2 个周期1 次乳腺MRI,以及必要的锁骨区超声检查(锁骨区淋巴结确诊转移患者)。记录患者的主要终点(病理完全缓解率)及次要终点(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5 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术前完成阿帕替尼治疗6~8 个周期,完成术前化疗6~8 个周期。术前通过查体、超声和MRI相结合进行总体评估的完全缓解率为26。7%(4/15)。术后病理评估病理完全缓解患者8 例(其中,1 例残存少量导管内癌成分),病理完全缓解率为 53。3%(8/15)。最终辅助检查结合病理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为 80。0%(12/15),疾病控制率为93。3%(14/15)。手术方式:8 例患者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 例患者进行了乳腺癌保乳术,乳腺癌保乳率为46。7%(7/15)。新辅助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但大多为Ⅰ~Ⅱ级不良反应,其中,味觉障碍、食欲减退较为常见;Ⅲ级不良反应仅发生2 例,分别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四肢水肿各1 例。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TNBC临床疗效佳,具备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阿帕替尼病理完全缓解

    基于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列线图模型对乳腺癌诊断价值

    孟思高丽珊高珊刘海洲...
    1056-1059,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参数的列线图模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亚中心医院自2020 年4 月至2024 年4 月收治的行乳腺结节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的150 例(163 个病灶)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入恶性病变组(n=82)和良性病变组(n=68)。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MRI定量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病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病灶最长径、表观扩散系数值、纯扩散系数值、伪扩散系数值、平均峰度值、平均扩散率值、容量转移常数值、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速率常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最长径、表观扩散系数值、纯扩散系数值、伪扩散系数值、平均峰度值、平均扩散率值、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均为影响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因素(P<0。05)。构建诊断乳腺病变情况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决策曲线显示模型临床效用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 0。960。结论 基于MRI定量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乳腺癌弥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峰度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列线图

    日间手术模式下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应用研究

    吴世鹏李杰华覃积昊覃柳清...
    1060-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0 年9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341 例行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模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163,多日住院手术模式)与日间组(n=178,日间手术模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参数。结果 日间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患者住院预约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多日住院手术模式比较,日间手术模式下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费用,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

    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根治术日间手术模式多日住院手术模式分化型甲状腺癌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对老年急性髓系恶性血液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李亚娟白晶王群栗莉...
    1063-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奈克拉与阿扎胞苷联合疗法在老年急性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科治疗的82 例老年急性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1 例。观察组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常规组仅接受阿扎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生存期、血液与免疫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为 92。68%(38/41),高于常规组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BMPC)低于各组治疗前,而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均高于各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PBMPC低于常规组,PLT、HB、WBC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好,安全性高,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总生存期,还能显著改善血液学和免疫学指标。

    维奈克拉阿扎胞苷老年急性髓系恶性血液病疗效评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