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巨核细胞/血小板E1A激活基因阻遏子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及胎肝巨核细胞诱导分化

    刘晶梅竹周婷刘春影...
    156-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巨核细胞/血小板特异性E1A激活基因阻遏子基因(Creg1)敲除小鼠,并诱导小鼠胚胎胎肝巨核细胞的分化,为研究Creg1 在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理功能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工具及方法。方法 将雌性Creg1flox/flox小鼠与雄性血小板因子4(Pf4)-Cre+小鼠繁育,获得Creg1flox/wt Pf4-Cre+小鼠,进一步交配获得巨核细胞/血小板特异性Creg1 敲除小鼠(Creg1flox/flox Pf4-Cre+,简写为Creg1-/-)。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鉴定。取Creg1flox/flox和Creg1-/-孕龄约15d小鼠的胎肝,体外培养胎肝细胞 4d,加入血小板生成素,光镜下观察两组巨核细胞形态和大小的区别。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reg1-/-小鼠。与Creg1flox/flox小鼠比较,Creg1-/-小鼠巨核细胞中Creg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reg1flox/flox小鼠比较,Creg1-/-小鼠胎肝巨核细胞诱导分化4d时,光镜下观察发现,巨核细胞的直径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eg1-/-小鼠作为研究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实验工具鼠,可能揭示尚未发现和阐明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为临床治疗血小板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基因巨核细胞血小板分化

    战斗机飞行员心肺储备功能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杰峰吴晓彧张义雪程蕾...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战斗机飞行员的心肺储备功能,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自2022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于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空勤科体检的战斗机飞行员112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飞行员均接受运动心肺功能测试(CPET),记录飞行员的CPET结果,分析影响CPET指标的因素。结果 所有入组飞行员均达到极量运动标准,负荷运动时间控制在 6~10 min,符合测试标准。飞行员平均峰值摄氧量为(2 391。63±372。08)ml/min,平均峰值公斤摄氧量为(33。16±4。67)ml/(min·kg),平均无氧阈公斤摄氧量为(20。71±4。03)ml/(min·kg),平均无氧阈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为(62。51%±7。89%),平均峰值代谢当量为(9。41±1。48),平均峰值心率为(169。01±11。83)次/min,平均峰值氧脉搏为(14。78±2。52)(ml·min)/次,平均峰值运动负荷为(215。47±27。80)Watt,平均峰值通气量为(78。59±16。83)L/min,平均峰值呼吸交换率为(1。20±0。03)。年龄是峰值运动负荷、无氧阈公斤摄氧量、峰值心率、无氧阈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的影响因素(P<0。05);吸烟是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的影响因素(P<0。05);颈围是峰值摄氧量的影响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是无氧阈公斤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峰值心率、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通气量的影响因素(P<0。05);偏颇体质是无氧阈公斤摄氧量、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受试战斗机飞行员均具备良好的心肺储备功能水平,年龄、吸烟、颈围、体质量指数、偏颇体质是飞行员心肺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应注重引导飞行员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及改变不良习惯。

    飞行员心肺储备功能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不同调强技术在鼻咽癌患者术前短程放疗剂量学比较

    胡建伟袁香坤张永侠苗珺珺...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调强技术在鼻咽癌患者术前短程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自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65 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 =22)、B组(n =22)与C组(n =21)。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扫描,根据CT、MRI检查结果进行放疗。A组采用静态调强放疗,B组采用动态调强放疗,C组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比较3 组的放疗效果、靶区剂量、危及器官(OAR)受量、治疗效率及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 组总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靶区的最大剂量(D2%)、中位剂量(D95%)、近最小剂量(D98%),计划靶区(PTV)1 的 D95%、D98%、平均剂量(Dmean)、靶区均匀性指数,PTV2 的D95%、D98%、Dmean,视神经、晶体及腮腺的受量,以及放疗过程中加速器跳数和治疗时间均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VMA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可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在保证最佳疗效的同时,可通过提高治疗效率来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及OAR的损伤。

    放疗鼻咽癌危及器官剂量

    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双相计算机断层扫描征象及相关定量参数与患者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纪蒙蒙张晓辰李永朱晓龙...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缓解期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双相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及相关定量参数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2 年1-12 月收治的 197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期将患者分为缓解期组(n =85)与急性加重期组(n =112)。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呼气相、吸气相CT定量参数,包括呼吸双相全肺容积(TLC)、平均肺密度(ML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呼气相、吸气相CT定量参数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FEV1、FVC、FEV1/FVC均低于缓解期组,CAT评分高于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呼气相、吸气相TLC均高于缓解期组,呼气相、吸气相MLD均低于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呼气相TLC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r =-0。463、-0。369、-0。576,P<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 =0。482,P<0。05);吸气相TLC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r =-0。481、-0。479、-0。510,P<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 =0。485,P<0。05);呼气相MLD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r = 0。409、0。437、0。460,P<0。05),与 CAT 评分呈负相关(r =-0。512,P<0。05);吸气相 MLD 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r = 0。536、0。395、0。422,P<0。05),与 CAT 评分呈负相关(r =-0。496,P<0。05)。结论 缓解期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双相CT征象无明显差异,但其呼气相、吸气相TLC、MLD存在显著差异,且与患者肺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于辅助评估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急性加重期呼吸双相计算机断层扫描征象定量参数肺功能

    多交叉置换扩增联合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人群快速诊断价值

    贺潇瑾周娟龙云铸李丹...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多交叉置换扩增(MCDA)联合纳米生物传感器(LFB)技术建立针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人群的快速诊断方法,并比较该方法与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PCR)检测的差异。方法 选取株洲市中心医院自 2020 年 4 月至2022 年4 月收治的42 例拟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的核苷(酸)类似物经治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同期的15 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CDA-LFB和qPCR两种方法于联用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前、治疗24 周后、治疗48 周后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平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性及一致性。结果 联合Peg-IFNα-2b治疗前,MCDA-LFB阳性检出率为73。7%(42/57),qPCR阳性检出率为66。7%(38/57),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Kappa =0。833,P<0。001,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在治疗24 周后,MCDA-LFB阳性检出率为49。1%(28/57),qPCR阳性检出率为7。0%(4/57),MCDA-LFB阳性检出率高于q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pa =0。295,P =0。035,两种方法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情况较基线水平下降。在治疗48 周后,MCDA-LFB阳性检出率为 33。3%(19/57),qPCR阳性检出率为 3。5%(2/57),MCDA-LFB阳性检出率高于q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pa =0。136,P =0。042,两种方法一致性成立,但一致性情况较差。结论 MCDA-LFB是一种敏感、特异、经济、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可用于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人群的诊断,尤其对于抗HBV治疗后的极低病毒水平检测,MCDA-LFB比qPCR更敏感。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多交叉置换扩增纳米生物传感器低病毒载量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牛朋彦熊尚文岳瑞雪韩志红...
    173-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自2019 年8 月至2021 年10 月收治的92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6例。A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手术,B组患者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两组患者均随访12 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 12 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腰痛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评估量表(ODI)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d,记录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1。30%(42/46),高于A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个月,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 B组均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d,两组患者血清 SOD、GSH-Px水平均低于术前,MDA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d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A组,MDA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有效促进腰椎融合,稳定机体内部的血清因子水平,还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疗效较为显著。

    腰椎退行性疾病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微创开放腰椎椎体融合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影响因素研究

    苗亮贾春辉陈寒冬刁青...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三医院自2013 年10 月至2016 年6 月收治的219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肝纤维化逆转将193 例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分为肝纤维化逆转组(n =86)与无肝纤维化逆转组(n =107)。记录患者治疗后78 周的病毒学应答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毒载量、肝功能、肝硬化指标,包括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ALT、血小板计数(P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肝纤维化4 因子指数(FIB4)。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肝硬度值、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N端肽(PC-Ⅲ)水平。比较肝纤维化逆转组与无肝纤维化逆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78 周,219 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为 88。13%(193/219),ALT复常率为 89。95%(197/219)。治疗后 78 周,患者血清HBV-DNA、ALT、PLT、AST、TbiL、APRI、FIB4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8 周,患者肝硬度值、血清Ⅳ-C、LN、HA、PC-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纤维化逆转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BV-DNA、APRI水平及肝硬度值均高于肝纤维化逆转组,治疗前血清PLT水平低于肝纤维化逆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PLT水平低、肝硬度值高均为影响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治疗前血清PLT水平低、肝硬度值高均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肝纤维化逆转肝硬度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

    王欢张英慧杨雪李川...
    180-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2 年1 月至2021 年9 月收治的确诊慢性肾病5 期并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 209 例老年(年龄≥60 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RDW分组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入低RDW组和高RDW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的全因死亡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ROC曲线结果,以最佳截断值 14。25%将患者分入低RDW组(RDW<14。25%,n =75)和高RDW组(RDW≥14。25%,n =134)。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共 107 例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RDW组存活率低于低RDW组(Log-rank χ2 =9。038,P =0。003)。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206,95%可信区间1。081~1。346,P<0。05)。结论 RDW可能与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密切相关。

    红细胞分布宽度老年腹膜透析全因死亡预后

    退变性腰椎疾病后路开放性手术后引流管口留置方式对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影响

    张楠王苗张鹏马超...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疾病后路开放性手术后引流管口留置方式对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124 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 62 例。A组术后留置单根引流管;B组术后留置双根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管时间、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B组术后第1 天、第2 天引流管引流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23%(2/62),低于 A 组的12。90%(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愈合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根引流管比较,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PLIF术后放置双根引流管效果更优异,可提升引流量,缩短拔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切口愈合。

    退变性腰椎疾病后路开放性手术单根引流管双根引流管切口感染切口愈合

    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围术期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加速康复中应用研究

    李文军马晓放白成云刘洋...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围术期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 60 例食管癌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 例。A组实施常规食管癌围术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B组实施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围术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康复指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d、7d的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67%(2/30),低于A组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围术期管理模式应用于食管癌患者能有效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食管癌围术期管理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