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趋势与热点

    金海梁国标
    331-332,337页

    脑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常规检查中各项参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损伤程度及死亡风险预测价值

    史汉童郭彦谷侯晓翔桑贤正...
    33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中各项参数对急性脑出血(ICH)患者脑损伤程度及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度脑损伤组(GCS≥13 分,n =49)与中重度脑损伤组(GCS≤12 分,n =31)。根据原始脑出血量表评分(OICH)将患者分为低死亡风险组(OICH≤2 分,n =64)与高死亡风险组(OICH≥3 分,n =16)。收集并比较轻度脑损伤组与中重度脑损伤组、低死亡风险组与高死亡风险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常规检查中各项参数对ICH患者脑损伤程度及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 中重度脑损伤组患者冠心病史比例高于轻度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脑损伤组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均高于轻度脑损伤组,淋巴细胞(L)低于轻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死亡风险组WBC、N、MLR、NLR、PLR、SII、SIRI均高于低死亡风险组,L低于低死亡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LR、PLR、SII、SIRI预测ICH患者脑损伤程度及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对于预测ICH患者脑损伤程度及死亡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急性脑出血血常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脑损伤程度死亡风险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

    刘带林钟海龙薛晓鹏马东明...
    338-340,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88 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结果、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88 例患者(88 个破裂动脉瘤)中,共置入92 枚Neuroform Atlas支架。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88 个破裂动脉瘤中,69 个(78。4%)为 Raymond 分级Ⅰ级,18 个(20。5%)为 Raymond 分级Ⅱ级,1 个(1。1%)为Raymond分级Ⅲ级。10 例(11。4%)患者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包括缺血性并发症 9 例,出血性并发症 1 例。61 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动脉瘤闭塞达到Raymond分级Ⅰ级 53 例(86。9%),Raymond分级Ⅱ级 7 例(11。5%),Raymond分级Ⅲ级1 例(1。6%)。83 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0~2 分患者 75 例(90。4%),3~5 分患者 8 例(9。6%)。结论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栓塞满意率和安全性,且能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弹簧圈栓塞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积水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郝广志张冰莹孟露露李媛媛...
    341-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23 年6-12 月收治的671 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SAH后 3 个月是否发生脑积水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采用变量差异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和H-L拟合度检验评估模型的适用度和校准度,通过临床决策曲线评估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动脉瘤位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改良Fisher分级、脑室外引流情况、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是aSAH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95%可信区间0。781~0。869)。预测模型在决策曲线分析中提供了一个阈概率在0。05~0。65 之间的净收益,表明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脑积水事件。结论 后循环动脉瘤、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改良Fisher分级3~4 级、需要进行脑室外引流、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是影响aSAH后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临床预测价值较高。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预测模型危险因素列线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性别差异: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韩雨薇金海陈立刚郝广志...
    346-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 年4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665 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1 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女性患者迟发性脑缺血、脑积水、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 分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吸烟、Hunt Hess分级Ⅳ~Ⅴ级、mFisher评分 3~4 分、迟发性脑缺血、脑积水是aSAH患者出院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aSAH患者的预后比男性差,这种差异可能与女性患者更易受到迟发性脑缺血和脑积水的影响有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女性倾向性评分匹配预后

    Pipeline治疗椎-基底动脉未破裂夹层动脉瘤疗效分析

    陈宏祥杨芳宇赵玉龙刘佳明...
    351-35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椎-基底动脉未破裂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影响动脉瘤完全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9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行PED治疗的31 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 Rankin量表评分评估患者临床预后。术前及术后均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观察动脉瘤愈合程度,对DSA影像采用O'Kelly-Marotta分级量表进行评估,并根据动脉瘤是否完全愈合将患者分为完全愈合组与不完全愈合组。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像动脉瘤愈合完全的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单用PED栓塞17 例,PED+弹簧圈栓塞14 例。缺血性并发症共发生4 例(12。9%),其中,围术期发生缺血性并发症2 例(6。5%),均为急性血栓形成,均予以溶栓或取栓处理,术后恢复尚可,术后远期发生缺血并发症2 例(6。5%);出血性并发症共发生1 例(3。2%),为术中动脉瘤破裂。随访患者中,动脉瘤完全愈合21 例设为完全愈合组,不完全愈合10 例设为不完全愈合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完全愈合组和不完全愈合组的有无填圈及有无造影剂滞留静脉期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填圈和造影剂滞留静脉期均为促使动脉瘤完全愈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后循环夹层动脉瘤,PED治疗的动脉瘤闭塞率较高,效果良好,但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临床应注意防治,结合弹簧圈治疗更有利于动脉瘤的愈合。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夹层动脉瘤结合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持续泵注米库氯铵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王超汪海涛王艺钢宋丹丹...
    356-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持续泵注米库氯铵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 2023 年 4-10 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米库氯铵组(M组)与罗库溴铵组(L组),每组各30 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给予舒芬太尼0。20~0。40 μg/kg+丙泊酚2。00~4。00 mg/kg;M组给予米库氯铵0。25 mg/kg,L组给予罗库溴铵0。60 mg/kg。诱导完成后置入喉罩,术中维持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M组术中持续泵注米库氯铵0。3 mg/(kg·h),L组间断注射罗库溴铵0。2 mg/kg。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5 min、给药15 min的血浆组胺浓度,肌松起效时间,置入喉罩即刻、15 min、30 min、45 min气道压和循环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者满意度。结果 M组给药 5 min、15 min的血浆组胺浓度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给药5 min、15 min的血浆组胺浓度高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置入喉罩45 min气道压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入喉罩即刻、15 min、30 min、4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拔除喉罩时间短于L组,术者满意度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持续泵注米库氯铵安全有效,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同时增加了术者的满意度。

    米库氯铵颅内动脉瘤栓塞安全性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椎动脉动脉瘤疗效分析

    薛晓鹏孙明江钟海龙佟鑫...
    360-364,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在颅内椎动脉动脉瘤(IVAs)及其不同形态动脉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5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PED治疗的135 例(145 个动脉瘤)颅内IVA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将纳入的患者分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组(n =61,64 个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与椎动脉非夹层动脉瘤组(n =74,81 个椎动脉非夹层动脉瘤)。比较两组的人口学信息、动脉瘤基线信息、手术信息及治疗结局。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动脉瘤不良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组的载瘤动脉直径,以及在手术过程中所采用PED的长度和直径均大于椎动脉非夹层动脉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瘤不同形态比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PED治疗IVAs的随访期间,良好预后结局发生率为95。7%(134/140),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为 4。3%(6/140);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组的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低于椎动脉非夹层动脉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结局方面,总体IVAs中动脉瘤完全闭塞发生率为 84。3%(102/121),不完全闭塞发生率为15。7%(19/121),术后影像并发症载瘤动脉狭窄发生率为 21。5%(26/121);两组动脉瘤不完全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组的载瘤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椎动脉非夹层动脉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动脉瘤是PED治疗IVAs术后不良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21)。结论 PED治疗IVAs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与椎动脉非夹层动脉瘤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仍值得注意。

    椎动脉动脉瘤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夹层动脉瘤疗效分析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中应用效果

    王欢毛熙光牟姗李俊玫...
    365-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6 年1 月至2018 年3 月收治的91 例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将患者分为A组(n =36,未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与B组(n =55,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 4(HE4)、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生化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D二聚体(D-D)]。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EA、HE4、CA125、CA19-9 及NLR、D-D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3 年、5 年存活率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复发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化指标水平及复发率。

    Ⅰ型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围术期肿瘤标志物

    不同水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李莘马丽刘杰苏明星...
    369-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腹腔镜肝切除术(LH)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CLCVP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自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并行LH的137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采用CLCVP技术及CLCV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3 组:A组(n =43)实施全入肝Prin-gle法,不采用CLCVP技术;B组(n =48)实施Pringle法联合CLCVP技术,中心静脉压(CVP)为1~2 cmH2 O;C组(n =46)实施Pringle法联合CLCVP技术,CVP为3~5 cmH2 O。比较3 组患者的切肝时间、出血量、尿量、总输液量;术前及术后 1、3 d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碳酸氢根(HCO-3)、碱剩余(BE)]及肝肾功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 B组、C组患者的切肝时间、出血量、尿量和总输液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 d,3 组患者的SaO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 组患者的HCO-3 和B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C组患者的HCO-3 和BE水平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 组患者的AST、ALT、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3 组的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C组的ALT和AST水平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CVP技术可以减少LH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影响患者血氧饱和度和肾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当CLCVP控制在 3~5 cmH2 O时,对患者肝功能及酸碱平衡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且可以更好地维持体内酸碱代谢平衡。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腹腔镜肝切除术临床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