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路基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卿三惠

双月刊

1003-8825

ljgch01@163.com;ljgch02@163.com

028-86443000 86442063

610032

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6号

路基工程/Journal Subgrad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路基工程》期刊1983年10月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主办。刊号:ISSN:1003-8825,CN:51-1414/U。广告许可证号:5101034000064。《路基工程》外文名称:Subgrade Engineering《路基工程》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是国内唯一的以研究路基工程为主要对象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专业学术领域有着诸多的建树。内容覆盖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港口、机场等众多行业,聘请了全国铁路、公路等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担任编委,众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协办。期刊是首批入选的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遴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版期刊资料库全文收录,同时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荣获四川省一级期刊和中国建筑行业《优秀杂志一等奖》。《路基工程》办刊宗旨:为了更好地、更及时地总结交流路基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推广、解决路基问题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路基病害的整治和防洪、防灾及安全工作,及时交流和沟通科学技术信息,促进我国路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保行车安全。《路基工程》主要栏目:论述、试验研究、经验介绍、病害整治。《路基工程》主要读者对象:从事路基学科及其有关的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和设计、施工、养护、维修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路基工程》办刊特色:《路基工程》以其刊出论文的观点新颖、技术先进、工艺新颖、实用性强为特色,重点介绍路基工程技术标准、技术理论研究,交流铁路、公路等有关路基、基础工程方面科研、设计、施工、养护及病害整治经验,报道国内外路基工程动态及科研、设计、管理成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等,是深受路基工程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广大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所喜爱的专业期刊,对提高全国路基、岩土工程研究,推动路基工程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将淖铁路路堤风沙特征和高立式沙障防护效果研究

    周志广张磊李子政刘世东...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Fluent欧拉双流体模型,结合沿线风沙特征,对将淖铁路单排高立式沙障和双排高立式沙障的防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流场和积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气流会在沙障周围出现分区,沙障迎风侧形成减速区,上方形成紊流区,背风侧形成涡旋低速区;单排沙障防护下,风速较低时随水平位置的变化呈"W"形分布,风速增大后呈"V"形分布,沙障的风速削减范围、影响高度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大而增加;双排高立式沙障有更好的阻沙效果。

    风沙区铁路路堤风沙特征Fluent双流体模型阻沙效果积沙

    路基沉降病害无损检测方法及适用性研究

    林森陈俊武杨钊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超声波原理分析探地雷达和高密度面波两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结合现场试验对路基沉降病害处治前后进行无损检测,发现探地雷达和高密度面波对路基沉降病害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提出两种无损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探地雷达适用于注浆深度小于5。00m,重要交通路段的现场检测;高密度面波适用于注浆深度达5。00m以上的大区域检测,检测区域需要做构筑物分布调查。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地雷达高密度面波沉降病害

    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覃枭雄冯健雪甄键罗杰...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OMSOL软件流固耦合及非饱和渗流模型,通过布尔变量区分边坡饱和与非饱和区,并基于强度折减法进行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考虑土中水分含量变化对毛细黏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体类型和降雨类型对边坡孔隙水压力分布和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大,黏土边坡浅层土体更趋于饱和,湿润锋位置处上下侧孔隙水压力数值跨度较大,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湿润锋消失后,降雨类型影响程度由深至浅依次为后锋型、均匀型、中锋型和前锋型。

    降雨入渗非饱和土边坡基质吸力强度折减法COMSOL软件

    鄂西南清渔河间地块地质特征与铁路选线研究

    闫常赫汤斌峰李会强李园...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拟建铁路地质背景独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查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开展基于减灾理念的综合选线研究,针对地质问题采取工程措施规避灾害风险。研究表明:清渔河间地块岩溶与岩溶水系统、环境水文条件、卸荷式地质灾害、页岩气生成与存储等多种地质问题控制铁路通行方案的选择;经专项研究将清渔河间地块岩溶系统细分为5个大区、21个小区,开展人口分布与可利用水资源分级分析,卸荷式地质灾害和页岩气发育规律及影响评价;多方案综合比选,找出可通行方案,提出结合施工组织、环境水文生态保障、工程施工运营风险等多因素统筹考虑的方案研究建议。

    清渔河间地块岩溶水系统环境水文卸荷式地质灾害选线

    基于装配式设计理念的Π型挡土墙研究

    张立乾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装配式挡土墙的设计理念,提出两种Π型挡土墙的结构型式:型式一为上一层挡墙结构单元支撑在下一层结构单元的肋板上,型式二为上一层挡墙结构单元面板支撑于下一层结构单元的肋板顶部,肋板支撑在上下结构单元之间的填土上,上层结构单元通过下层突起面板形成水平位移限定机制传递水平推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这种挡墙机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Π型挡土墙结构单元之间的接触应力满足结构抗压强度;结构刚度及水平变形满足要求;结构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相较于传统的衡重式、扶臂式挡土墙,n型挡土墙结构施工便捷,具有较为明显的造价优势。

    装配式Π型挡土墙结构单元接触应力结构刚度稳定性

    征订《路基工程》及合订本启事

    33页

    不同正应力下的千枚岩非线性蠕变损伤西原模型

    王猛陈喜峰李俊莹崔德山...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矿山双桥山群千枚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正应力作用下的千枚岩蠕变特性及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剪切模量等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增加,剪切模量迅速减小后趋于稳定,且在时间恒定的情况下,正应力较大,减小趋势相对较小。考虑岩石内部发生的蠕变损伤,引入一个随正应力和时间变化的损伤变量建立非线性蠕变损伤西原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个带有应变触发的非线性黏壶元件,推导出改进西原模型的蠕变方程。将模型方程与试验数据拟合进行参数辨识及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在表征不同正应力下千枚岩蠕变各阶段的变形特征上是合理可行的。

    千枚岩正应力蠕变损伤西原模型蠕变特征

    沙漠公路高立式大网格沙障防护效益分析

    张伟李琦季帅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乌玛高速公路沙漠段防护体系,构建Fluent欧拉双流体高立式大网格沙障模型,分析不同组别高立式大网格沙障下的风沙流场,研究其防风效率及有效防护距离。结果表明:高立式大网格沙障迎风侧气流速度快速下降,背风侧后开始恢复,整体速度成"V"形分布,双组风速降低率均大于100%,利于积沙的同时产生回流效应;积沙形态呈直角三角形分布,双组下积沙范围更广,沙障后无明显积沙,最大程度地阻滞了近地表的风沙流;双组防护效率为单组的1。07倍,双组防护距离为单组的1。33倍,大网格沙障的防护效益不仅表现在阻沙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固沙效益。

    沙漠公路大网格沙障风沙流防风效率防护效益

    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围岩岩性智能识别方法

    吴全德马治中郭珂依刘大刚...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智能高效且可靠的隧道围岩岩性识别分类,采用k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砂岩、灰岩、花岗岩和片麻岩进行岩性识别研究。采用铜川隧道掌子面围岩及网络岩石图像进行测试,通过提取岩石图像H、S、V均值,构建岩性识别特征空间,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建立特征空间与岩石类别间的映射关系,以识别准确率和运行时间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4种算法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k近邻、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均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综合考虑算法精度与算法效率,建议将k近邻算法作为优选算法。

    隧道工程机器学习岩性识别颜色空间岩石图像

    高速铁路利用河道滩涂弃土改良路基填料试验研究

    党元鹏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三河河道补偿工程中的河滩弃土造成的环境影响及铁路洪泽、金湖站站场路基填料短缺问题,依托江苏省宁淮铁路工程,提出对切滩弃土进行改良后用作路基填料,采取单掺水泥/石灰、掺水泥+有机固化剂的不同优化改良方案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弃土的最佳改良方案为掺5。0%水泥(最大干密度1。78 g/cm3,最优含水率17。8%)。

    路基填料河道弃土方案比选优化改良掺量经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