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路基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卿三惠

双月刊

1003-8825

ljgch01@163.com;ljgch02@163.com

028-86443000 86442063

610032

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6号

路基工程/Journal Subgrad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路基工程》期刊1983年10月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主办。刊号:ISSN:1003-8825,CN:51-1414/U。广告许可证号:5101034000064。《路基工程》外文名称:Subgrade Engineering《路基工程》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是国内唯一的以研究路基工程为主要对象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专业学术领域有着诸多的建树。内容覆盖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港口、机场等众多行业,聘请了全国铁路、公路等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担任编委,众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协办。期刊是首批入选的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遴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版期刊资料库全文收录,同时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荣获四川省一级期刊和中国建筑行业《优秀杂志一等奖》。《路基工程》办刊宗旨:为了更好地、更及时地总结交流路基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推广、解决路基问题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路基病害的整治和防洪、防灾及安全工作,及时交流和沟通科学技术信息,促进我国路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保行车安全。《路基工程》主要栏目:论述、试验研究、经验介绍、病害整治。《路基工程》主要读者对象:从事路基学科及其有关的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和设计、施工、养护、维修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路基工程》办刊特色:《路基工程》以其刊出论文的观点新颖、技术先进、工艺新颖、实用性强为特色,重点介绍路基工程技术标准、技术理论研究,交流铁路、公路等有关路基、基础工程方面科研、设计、施工、养护及病害整治经验,报道国内外路基工程动态及科研、设计、管理成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等,是深受路基工程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广大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所喜爱的专业期刊,对提高全国路基、岩土工程研究,推动路基工程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与评价综述

    王学朋廖昕怡张书国赵鹏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与评价是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压实检测指标、压实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压实质量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传统压实质量控制方法与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并总结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技术的不足,提出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促进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

    路基压实过程控制检测指标评价方法适用性质量管理

    中欧(英)边坡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差异研究

    孟振华郭海强张文生李炼...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边坡极限状态设计问题,分别根据现行中、欧岩土设计标准,从极限状态设计标准体系、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边坡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欧岩土工程设计的力学与数学原理基本一致,但相关标准的工程设计体系却存在显著差异;在边坡极限状态法的分项系数制定上,中国采用的水准Ⅱ方法较欧洲的历史经验法更为先进;中、欧边坡稳定性计算所采取的计算方法存在差异,进行铁路边坡极限状态设计算例对比无意义。

    边坡设计欧洲标准设计原理全过程对比表达式可靠指标分项系数极限状态

    红层泥岩水泥改良用作路基填料的粒径效应分析

    姚瑞珽孙浩杰张良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红层泥岩水泥改良用作路基填料时,改良效果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弱的问题,选取成达万铁路工程沿线典型红层泥岩风化物,进行不同控制粒径的红层泥岩水泥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层泥岩颗粒粒径越大改良效果越差,在水泥掺量为8%的条件下,最大粒径40mm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最大粒径20mm改良土的50%;考虑干湿循环作用,红层泥岩改良用作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推荐水泥掺配比例为最大粒径5mm时3%、最大粒径20 mm时4%、最大粒径40 mm时14%。

    红层泥岩水泥改良路堤填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干湿循环粒径效应

    复杂山区陡立山体崩塌灾害及应急抢险处置

    伍运霖刘天翔程强王丰...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高速公路特大桥右侧山体发生大规模花岗岩拉裂式崩塌灾害,在坡面高位残留危岩体等多种不利条件干扰下,需短时间内抢通并确保左线高速道路双向通行。详细介绍应急抢险全过程,在对灾害现场和崩塌危岩进行地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全方位监控量测预警预报,落石路径拦截引导+既有工程结构物保护,分层、多次定向小剂量爆破、清除崩塌体"的综合应急抢险方案和恢复重建步骤。仅6天时间即成功完成应急抢险工作,为桥梁恢复重建施工作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路灾害山体崩塌墩柱断裂地质调查监控测量清危组合加固应急处置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唐淼桂红生李选正李勇义...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运用Geo-Studio软件对边坡渗透特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对降雨条件下边坡最小安全系数进行预测,同时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坡顶孔隙水压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坡底孔隙水压力在降雨期间逐渐增大,停雨后保持不变;不同非饱和参数对土体孔隙水压力及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基于PSO的BP神经网络算法,能够较好地对降雨工况下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进行模拟预测和验证。

    降雨粒子群优化算法BP神经网络最小安全系数非饱和参数

    《路基工程》加入OSID声明

    31页

    土体侧移作用下螺旋钢桩被动承载机理分析

    李建彪邬叶飞马思伟孙昌利...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边坡抗滑桩设计混合方法中建议的简化数值分析模型,对多叶片螺旋钢桩和相同桩长直轴桩内力(弯矩、剪力和轴力)在不同侧向土体位移下沿桩身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并研究螺旋钢桩桩身变形和不同位置处螺旋叶片变形特征,以分析螺旋钢桩作为被动桩的承载机理。结果表明: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螺旋钢桩内力分布特征与直轴桩基本相同,但螺旋钢桩内力峰值更大;螺旋叶片在被动承载过程中根据位置不同而发挥不同作用,桩顶和桩底附近螺旋叶片主要贡献桩身轴力,桩中部附近螺旋叶片主要贡献弯矩和剪力。

    螺旋钢桩侧向位移数值分析内力与变形被动承载机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杨吉红李剑颜良宇王玉杰...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层次分析法,选取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地形坡度、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人类工程活动6项评价指标,构建五峰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分区。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约占31。40%,主要分布于河流流域及附近的斜坡地带、道路和断裂构造带两侧、工程活动密集区;低易发区约占68。60%,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植被覆盖率高、工程活动较少的区域;评价结果可为五峰县地质灾害区划和预防提供参考。

    地质灾害层次分析法自然间断法易发性评价灾害预防

    汉江地区内河桥梁桩基冲刷损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上米江川陈明涛宋丹...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分析陕西地区内河桥梁桩基冲刷受损的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桥梁桩基冲刷损伤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评价模型所划分的不同安全度等级,制定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运用所建模型对安康市汉滨区汉江一桥桩基础冲刷损伤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汉江一桥目前的冲刷安全度等级为Ⅱ级,桥梁桩基存在一些磨损,但结构完整度高,且使用功能正常,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桥梁工程湿陷性黄土桩基冲刷评价损伤安全性

    不同加载速率及应力路径对饱和红黏土的力学响应

    吴建奇陈腾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轴对称模型,分析赣南地区的红黏土在不同加载速率及应力路径下的力学响应,并验证数值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应力路径下红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孔压-应变关系曲线变化特征不同,同一应力路径下加载速率的大小不影响整体发展趋势,但决定峰值大小;红黏土对侧向卸荷的敏感性高于轴向加载,高加载速率的敏感性大于低加载速率;三种应力路径下的孔压-加载速率关系曲线,均可用对数函数关系描述。

    红黏土应力路径加载速率有限元分析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