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龄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龄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

月刊

老龄科学研究/Journal Scientific Research on Ag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老年人前置信息采集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基于A机构的实地研究

    于和硕张钰婕吴玉韶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广老年人整合照护(ICOPE)模式需要整合个体、家庭、社区和机构的资源与信息,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以推动照护模式的创新.遵循以人为本的照护机制,开发适用于中国场景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喜好量表,探索如何有效整合多主体的照护信息资源,精准掌握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偏好.通过将量表结果汇总,制作休闲活动偏好卡,确保不同照护主体间照护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休闲活动偏好卡作为一种提供老年人前置信息的有效沟通工具,能够帮助照护人员降低沟通成本,提升照护服务质量.该工具还能有效应对照护人员的更替,使新照护人员迅速掌握照护要点.建议未来研究持续对休闲活动偏好卡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和适用性进行测试,并积极探索在线数据采集模式,构建电子共享平台,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息整合照护偏好以人为本老年人整合照护

    银发经济背景下基于SERVPERF-Kano模型的链式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范赟林欣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快速步入老龄社会,发展银发经济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老龄化程度显著的南通市为例,通过集成SERVPERF-Kano模型,构建银发经济驱动下的链式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通过构建涵盖助餐、居家养老、医疗康复等核心服务领域的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识别出养老服务中的关键待改进领域,针对性提出预防与干预一体化管理、实施个性化与数据驱动治疗模式、灵活满足老年人需求、构建多功能情感支持平台、优化居住与治疗空间等质量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银发经济链式养老服务SERVPERF-Kano模型

    老龄社会和长寿社会下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思考

    杨晓奇党俊武和明杰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和长寿社会,需求结构也在快速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需求结构,老龄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红利,如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广阔的投资空间,大量的财政税收,以及减轻经济周期带来的振荡.发展老龄产业,我国具有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如庞大的老年人口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悠久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等等.同时也存在不利因素,如对老龄产业的本质和重大红利认识不到位,老龄产业政策体系尚不健全,老龄产业有效需求亟待提高,等等.对此,需要加快出台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释放中老年人消费潜力,完善老龄产业政策,实施老龄产业重大计划.

    老龄社会长寿社会红利中长期规划

    我国社会养老负担时空差异分析

    刘勇杨雪
    3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21年人口统计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衡量我国省际社会养老负担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社会养老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整体呈增大趋势,社会养老负担总体差异持续扩大;区域间社会养老负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并呈U型发展趋势;在贡献率上,区域间社会养老负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正U型发展趋势,区域内社会养老负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倒U型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区域内社会养老负担差异在扩大,其余地区的社会养老负担内部差异正逐步缩小.在空间相关性上,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社会养老负担空间相关性主要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及北部沿海地区,其中华北平原呈现出社会养老负担高度集聚现象,社会养老负担低-高集聚现象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并在2010年后转移到北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模式能够减少区域内社会养老负担差异,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社会养老负担泰尔指数时间趋势区域差异空间相关

    距离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有多远?——兼论49个试点城市的实践探索

    王可心
    5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可以分散失能风险,为失能老年人的护理费用提供经济补偿,还有助于拉动护理服务行业发展.为了能在最大范围内分散风险、适应大量人口流动状况并实现制度的公平性和包容性,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针对所有社会成员采取统一的财务模式和待遇给付方法.为此,须坚持参保对象的普遍性,采取完全积累制财务模式、与缴费挂钩的给付方法,实现失能评估标准的统一性.目前来看,我国49个试点城市的实践探索却与上述学理性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影响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统一性与公平可持续发展.鉴于此,需要直面差距,坚持全民参保,采取家庭账户制,扩大给付对象范围,并选择比率给付制,鼓励多方专业力量遵循统一的失能评估标准并规范开展失能评估工作.

    长期护理保险完全积累制家庭账户制名义账户制比率给付制

    社会支持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问题研究

    郑吉友张喜凤崔文璐
    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多样化社会支持,是实现农村老年人高质量健康生活的必要路径.方法探究社会支持与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状况的关系,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以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验证多元供给社会支持是满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需求的重要路径.结果社会支持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有着显著性影响,代际支持、社区支持和情感支持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别、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结论巩固正式社会支持以及完善非正式支持,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素养,是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增进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福祉的必由路径.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精神健康

    投稿须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