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张京华

月刊

1673-2219

llxyxb@163.com

0746-6381194

425100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为湖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刊发理论研究文稿为主的综合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力学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彭小芳贺梦冬谭仕华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学课程作为土木工程、物理等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全程及全方位育人,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从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具体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并激发创新潜能,培养新时代勇于担当的创新型人才.主要通过"力学知识+思政元素"结合模式,深入挖掘力学课程内容,并通过"力学知识+创新能力"融合创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力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爱国、敬业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力学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创新素养

    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第一堂思政课教学设计

    杨玉峰吴婷邵军虎张颖...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特点,抓住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通过第一堂思政课把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介绍我国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史以及当前国际环境对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影响,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在爱国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专业,使他们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方向、不迷茫,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无线电台思政元素5G

    文化塑造人生:多元文化融入高校课堂的美育教学与实施路径

    匡丽春胡家茂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的美育工作,要找准与课堂设计美育的契合点,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关系,感悟与理解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实现文化育人,既彰显时代特征,又传承优秀文化,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供重要途径.通过对多元文化中蕴含的涵养、精神、道德、审美等育人功能进行细致的挖掘与深化,聚焦以"文"塑人,对美育教学的方法、内容、评价等诸多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对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文明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贯穿文化育人之美,创设课程美育目标,从文化类型、课程教学、艺术传承、项目设计、创新路径等方面,探讨多元文化融入高校课堂设计的美育价值、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并结合所面临的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发展存在的各种矛盾以及融合点,开拓新的美育教学,充分发挥在课堂设计中文化塑造人生的独特作用.

    多元文化美育教学实施路径

    时代新人历史自信培育路径的思考

    刘图其侯莹莹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信方能自强,坚定历史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武器.时代新人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重要力量,培育其历史自信意义非凡,对其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重任、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自觉性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但目前历史自信的培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培育内容时代性不足、培育方式创新性不强等问题.鉴于此,可以从构建完善的历史自信培育体系、加强历史自信培育内容的时代性、创新历史自信的培育方式等三个方面入手,着力促进历史自信的培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时代新人历史自信培育路径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

    陈猛李欣妮刘进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举措.大数据时代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能够切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阐释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竞争力.但目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仍然面临数据信息主体多元化、网络环境的"信息污染"、大数据技术霸权垄断等挑战.基于此,亟须从加强主体建设、更新话语内容、拓展话语载体、净化话语环境等方面加以思考,以期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路径

    云南省高校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基于2013-2023年WOS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杨婷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下,采用ESI学科分类,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文献为基础,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对2013-2023年云南省高校的WOS数据库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构建了云南省学科基础研究发展SWOT态势模型,分析了云南省高校基础研究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发现云南省高校优势学科较少,学科发展不均衡,高质量基础研究成果不多,因此,针对云南省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各学科的发展需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从交叉学科研究、科研成果评价、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云南省高校学科规划提供参考.

    云南省高校学科基础研究WOS数据库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创新发展路径

    周钦青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启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创建工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致力于构建多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涵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以及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省市积极响应并制定相关政策,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的兴建,紧密融合教育、科技和人才链.旨在探讨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师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径、新经验和新模式,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教育数字化产教联合体高职教师发展路径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传统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以能源动力类专业为例

    夏侯国伟张晓烽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传统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以能源动力类专业为例,深入调研现有地方高校传统专业的实验教学及其改革现状,归纳出现有实验教学在教学理念、学时比例、教学体系、项目开设、教学方法及教学设备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与措施,其中"自由开放、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和"实践导向、全过程性"的CDIO实验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颇具新意,实践中将它们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切中了地方高校传统专业的实验教学痛点,突破了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的禁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传统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新工科地方高校传统专业实验教学能源动力类专业

    高校"分层式"美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研究

    李小红张建利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学校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针对当前高校美育教育中存在重专业,轻美育,美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美育教育教学目标不够准确,过于笼统;部分高校存在"形式化"现象,缺乏系统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等问题,提出高校美育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分层次"实施,不同专业针对美育知识性质的分层,同一专业针对学生认知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以此探索出美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旨在达到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分层式美育教育专业教育融合模式

    湘粤桂边区瑶族村寨传统体育现状与传承路径

    谢欢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粤桂边区是中国瑶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瑶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这些传统体育文化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并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下,保护与传承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更显重要.通过文献搜集与实地考察,发现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活动在表达情感、展示民族历史、增强凝聚力和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在其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也遇到了传承人少、宣传力度不够、商业化冲击严重、缺乏保护机制以及相关投入不足等现实困境.对此,从政策保障、社会组织参与、教育与传承三个层面提出传承路径.

    湘粤桂边区瑶族传统体育传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