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华

双月刊

1672-8572

ldxyxb@vip.163.com

0415-3789074 3789073

118001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ern Liaod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校内,面向全国,为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财经科研事业作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遗民文学家徐芳年表

    潘浩正
    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芳是清初成就颇为突出的明遗民文学家.学界对其生平了解不够.笔者在此前《清初明遗民文学家徐芳的生卒年及其他》一文的基础上,根据徐芳别集《悬榻编》、文言小说集《藏山稿外编》、散见于地方志等各种文献的徐芳轶文以及其友朋文字,按年排比、勾勒其生平事迹,制作年表,以期为徐芳研究提供新线索.

    明遗民徐芳年表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路径

    于畅吕晓慧李明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应有之义.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要树立科学的评估理念,健全评价工作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有效运用评估结果,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大中小学评价体系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黄慧敏杨博玉蔡静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发展方位,在对历史规律进行充分研判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对"两个务必"重要论断的守正创新,是党主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的政治密钥.从形成理路来看,"三个务必"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从内涵来看,"三个务必"彰显了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是建设百年大党的经验结晶,同时昭示百年大党的"常青之道".从价值意蕴来看,"三个务必"是在新征程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指导精神,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独特思路和有效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个务必""两个务必""赶考"

    香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策略

    李其霞李祥瑞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用香来比喻言行美好、品性高洁之贤才君子;香能驱邪祛疫、蠲忿忘忧,而异域之香还可迎神招灵、却死成仙.将香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不但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塑造完善的人格,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并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

    香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融入英美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曹晓玲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际经济文化加速融合、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英美文学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在将中国文化融入英美文学教育时,要坚持文化自信、提高文化思辨能力并探索构建中西互文双向教育模式,培养既具有中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

    中国文化英美文学教育文化自信文化思辨

    基于OBE理念的"纺织品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以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为例

    李伟闫红芹王英沣陶旭晨...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纺织品国际贸易"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为此,基于OBE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调整课程目标,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等措施,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工程认证OBE理念纺织品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金钉子"融入地质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及策略

    杨洪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金钉子"数量居全球第二,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学研究成果,能为高校地理专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金钉子"的内涵特征、确立要求与过程和地质学课程关系密切,将"金钉子"充分融入地质学课程教学,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地学研究的政治认同,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将"金钉子"融入地质学课程教学中,要明确融入目标、理清融入思路与方法、圈定融入重点和创新融入评价方式,从而提升地质学课程教学的知识性、思想性与实效性.

    "金钉子"地质学课程教学价值教学呈现教学策略

    地方应用型高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以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徐孝旭姜胜南于永鹏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不匹配、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不充分、学生与教师的工程实践显著不足等问题,为此,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工作中,基于专业特色,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措施,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综合工程问题分析能力.

    国家一流专业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多元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探索

    胡春茵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覆盖面窄等问题.为此,要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构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提升对音乐文化的关注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在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关注本土文化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多元音乐文化高等教育音乐教学

    一部深入剖析中国文学传统的力作——评《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

    潘志刚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文彬新著《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采用合乎佛教文学其实、其情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致力于揭示佛教灵验小说中的中国文学传统,显示出作者的深刻认识.通过以意逆志,该书从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中梳理佛教文化的中国化,为中国文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作出重要的贡献,不仅推进了对六朝文化发展的深入把握,也强化了中国文学何以为中国的话语.

    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佛教文学中国文学传统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