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黄继忠

双月刊

1002-3291

lndxxb@126.com

024-86864173

110036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能反映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理论刊物,设有文、史、哲、经、法等研究栏目。追求优质的学术品味,主编王铭及全体编辑欢迎学者向我刊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化金融改革,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张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是建立"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内源式技术创新的发展壮大既是确保中国继续实现技术进步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中国经济在未来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前提.科创企业的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特征,使得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为科创企业融资时,在资产估值、信用记录、抵押品提供等方面遇到困难.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面临广义股权市场发展不足、高收益债券发展严重滞后、商业银行科技融资投贷联动有限、知识产权市场发展不足且知识产权融资发展较慢、科技金融生态仍需完善等问题.就此,文章提出了深化金融改革、做好中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八条建议.

    科技金融直接融资投贷联动科技金融生态政策性金融机构

    环境规制差异与跨国企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研究

    路玮孝余淼杰韩鹃羽
    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国际环境规制差异性和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价值链视角,运用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国际环境规制差异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研究表明:(1)环境规制的影响具有跨境溢出效应,国际环境规制差异度的上升会倒逼企业提高绿色科技研发效率,但会降低企业绿色成果转化效率;(2)环境规制差异度的上升通过诱发企业策略性创新和环保投资非效率,进而对企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产生异质性影响;(3)如果企业自身融资约束程度降低、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企业所处地区为低碳城市试点地区、企业所处行业为重污染行业,那么在政策外部压力和内在创新动力的双重影响下,环境规制差异度对企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的扭曲影响将被削弱.

    环境规制差异绿色创新效率策略性创新投资非效率

    制造业智能化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

    董旭达张树山
    2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产业链韧性,推动产业链安全稳定,是中国在当前严峻复杂国际局势下所面临的重要命题.在数智经济的现实推动下,产业智能化转型或将成为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的重要机遇和有力抓手.文章对产业链韧性进行科学界定,从抵抗能力、重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方面构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测度体系,并进行量化测算.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制造业智能化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智能化能够带动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提升,随着智能化投入与应用的加深,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呈现先下降后提高的趋势;制造业智能化能增强上下游的协同和关联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带动产业链韧性提升.与此同时,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市场化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均对二者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强化产业链韧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产业链韧性制造业智能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效率

    多元化并购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

    苏润佳薄澜姚海鑫
    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多元化并购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施多元化并购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相较于国有企业,多元化并购对非国有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经营能力在多元化并购与债务违约风险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针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多元化并购对企业债务违约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更深刻地理解企业多元化的经济后果,以及有效抑制债务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政策启示价值.

    多元化并购债务违约风险政府隐性担保

    高管薪酬粘性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对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王关义张梦辰
    5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选取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更加显著;股权集中度在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间扮演着正向调节的角色;政府补助在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间扮演着正向调节的角色.高管薪酬粘性作为一种"重奖轻罚、失败容忍"的薪酬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管在技术的创新过程中因担忧失败而可能产生的顾虑.通过减轻对失败后果的负面预期,薪酬粘性有助于激发高管持续创新的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步.

    高管薪酬粘性企业技术创新股权集中度政府补助

    民法典视域下金融机构债务重组中新旧债务转换机制研究

    孙肖杰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抵旧又被称为借新还旧,是属于广义的合同变更性质的债务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就合同履行而言,借新还旧是以新债消灭旧债的合同要素的变更;就以新抵旧的法律效力而言,其实质是通过借新还旧形式对原债权债务关系延续,系对原借款合同中的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用途、担保条件等合同非要素内容进行变更.以新抵旧符合广义合同变更的构成要件,合同当事人实质上具有同一性,双方达成借新还旧的一致同意后,客观上进行了以新贷偿还旧贷的行为.以新抵旧合同变更下的担保责任承担秉承主合同变更对担保权效力影响规则,担保具有从属性,是为了确保债权人优先受偿权的实现,对于同一担保人的情况,以新抵旧情况下未办理公示登记并不影响抵押权的顺位效力.

    债务重组广义合同变更借新还旧实质同一性

    基层检察机关完善轻罪治理体系的路径探索——以辽宁省海城市人民检察院实践为样本的分析

    林旭晖李新红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刑事结构轻罪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轻罪治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最高检在检察改革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促进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2024年7月,海城市人民检察院被辽宁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确定为法治实践基地,同时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开展"轻罪治理,辽宁实践"试点院之一.现以海城市人民检察院轻罪检察实践为分析样本,通过对轻罪办理和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惑进行调研分析,以期探索基层检察机关完善轻罪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

    轻罪案件非羁押措施治罪与治理

    以检察业务数据资源化促进高质效履职监督的建议

    乔玉英芮雪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业务数据就是检察业务资源,对检察业务数据的合理、有效运用不仅是发挥数字案管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检察业务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章以业务数据资源化在检察决策、案件管理、法律监督中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探寻业务数据资源化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系统固有"瑕疵"和人才队伍缺失两方面,初步探索业务数据资源化的优化路径.

    检察业务数据资源化数据分析研判检察队伍建设

    技术科学演化与人的主体性审视

    赵蒙李慧娟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科学凭借自身"创造性"的特性改变着人类社会,技术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促使人们更新对技术科学观念的认知.纵观技术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范畴在大机器时期发生了质的改变,科学不只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与技术结合成新的客体即技术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科学以服务工业化生产为导向,成为资本增殖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资本的崛起,技术科学正以技术革命的形式与资本一道重塑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生活.在技术科学与社会结构的碰撞之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自身主体能动性正在走向衰亡.理解技术科学与资本间的辩证关系,重思技术科学对社会结构的变革作用,通过改变社会占有形式提高驾驭技术科学潜能、塑造技术科学发展的新生产关系,人类应该加强理性、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

    技术科学技术革命资本社会结构人的主体性

    唯物史观科学主义诠释的方法论反思

    武晓亮李凯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唯物史观阐明了构成历史诸要素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借助机械决定论、结构主义、功能解释和统计性、非线性、复杂性观念,唯物史观的科学主义诠释力图对经济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等问题做进一步的阐发.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主义诠释方式广泛使用了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这些诠释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这些诠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科学主义方法论原则,给我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带来了一系列的理论难题.因此,在理解唯物史观时,必须具有充分的方法论自觉,只有坚持辩证法,才能科学地辨析自然研究和社会历史研究的异同,才能科学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科学主义方法论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