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群

双月刊

1000-1751

lsxbwk@lnnu.edu.cn

0411-82158277;82159277

116029

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检索期刊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主编由校党委副书记董文江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由学报编辑部主任于钦波研究员兼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东西长篇小说的"重复"叙事

    张学昕李昕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西作为晚生代作家,近三十年先后创作了《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回响》四部长篇小说以及诸多中短篇小说,"重复"叙事是其文本的重要美学特征.重复不仅体现在小说细部中,更是根植在东西创作意识中,成为一种本能,彰显出独有的叙事秉性.重复既可发生于一部文本之中,也同时存在于多部文本之间,形成主题、结构的不断超越性建构.重复是东西对于社会语境以及个人存在的思考方式,是对人类痛苦经验的呈现,是对线性逻辑的消解,更是对孤独处境的关怀.重复对于东西而言,是直面现实、捕捉社会历史与个体成长的执拗,亦是对存在世界的深度勘察.探寻东西重复叙事的意义,便是探寻东西如何透过日常生活经验提炼时代的奥义,以及如何建构人类的生存寓言.

    东西重复叙事艺术生成意义价值

    凝视与想象:《回响》的回响——东西小说《回响》和电视剧《回响》读札

    石竹青任子钰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作品文本与影视艺术剧本的改编由来已久.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始终为影视创作提供着不竭的文学、文化支撑.影视短剧《回响》以其超高的文本还原度,深度地反映当下的现实情境和时代症候,在想象与现实的缝隙中建构起能够触摸灵魂、心灵的场域,激发起警示人性的回响.本文通过对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的影视化改编进行分析,从改编策略、主题哲思与心理关照等角度切入,探究在文学与影视交融中,在镜像呈现与文学想象之间,对于现实、人生和时代的多重反思和建构.

    《回响》文学改编文学性想象人性

    摆渡人与月光澡——迟子建《空色林澡屋》读札

    金钰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迟子建 2016 年的中篇小说《空色林澡屋》讲述的是一则发生于神秘原始森林乌玛山区的神奇故事."我"带领一支勘察小分队对休养生息后的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山民关长河一路给我们当向导和护卫.在这段旅途中,还镶嵌着一个女人皂娘和神秘澡屋的传说.整篇小说充满了残忍的幸福、疼痛的温暖与破碎的美好,人性之光与人性幽暗之处共同勾勒出人性的多维景观.通过分析主人公皂娘的"大母神"形象,小说中月亮、澡盆、船等意象以及"真"与"假"的二元叙述话语来探究这部主题颇难索解的小说,以此来阐发迟子建创作的精神高度.

    迟子建小说"大母神"形象沐浴意象月光意象元小说

    论迟子建小说的东北叙事

    于恬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北极村童话》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到《烟火漫卷》,迟子建长久以来钟情于讲述东北的故事,从小人物的命运出发再现东北的历史,于文学世界中还原东北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她讨论现实世界中社会发展的困境,以小说的形式揭开东北的真实样态.迟子建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存在,也是振兴东北不可缺少的文学力量.

    迟子建小说创作东北叙事

    二语汉语词汇习得的三维耦合互动模式探析

    于婧阳邓娟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多学科视角分析二语汉语词汇学习中所涉及的三个重要的非自主认知维度,即语言知识、社会文化和情感态度.汉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就是将这三个维度下的非自主认知元素不断进行认知内化的过程.互动是实现汉语词汇习得的有效途径,包括人际互动和语层互动,两者的结合能够将三维非自主认知元素进行有机联结.人际互动和语层互动的融合可能会产生一种加快词汇认知内化的促进效应,根据汉语学习者最近发展区的预设进行持续性地反馈互动是这种促进效应产生的关键.本文对多语层语境下三维耦合互动的具体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语学习汉语词汇习得三维耦合互动模式

    国际中文语法练习的双重逻辑:目标与方法

    王新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练习的目标与方法是练习的两大核心问题,国际中文语法练习也不例外.其中,"目标"是理论层面的,"方法"是技术层面的,二者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针对语法练习的目标应该处理好四对关系:课程类型与练习方式的关系,语法知识与语法技能的关系,语法重难点与一般知识点的关系,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针对语法练习的方法也应该处理好四对关系:语言水平与练习种类的关系,练习有效性与练习数量的关系,练习普遍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形式、意义和用法的关系.八对关系的提出可为国际中文教师在教材语法练习编写、平时练习设计等方面提供宏观指导,有利于辅助语法教学的顺利开展,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国际中文教学语法练习练习目标练习方法交际能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刘向军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第一个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形态;第二个方面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形态;第三个方面是指人的发展价值追求,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形态.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三个方面的内容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 100 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不断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增添了很多新内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在科学理论方面我们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方面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价值追求方面我们形成了人的美好生活价值追求.正是因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信仰体系,所以,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取得了新突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取得了新进展.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就能够准确解读我们党以不同表述方式所做的关于信仰问题的相关论述了.其实,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这些论述在实质上却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三个方面基本内容所做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形态社会形态价值形态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意蕴、时代价值及赓续路径

    吴云志许嘉诚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战 14 年之久,成为东北抗战的中坚力量,用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铁血丰碑,也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其核心意蕴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和志气、勇气和骨气、锐气与豪气的集中体现.深度凝练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意蕴、时代价值和赓续路径,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启人心智并催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和精神滋养.

    东北抗联精神核心意蕴时代价值赓续路径

    论我国医疗救助托底功能的制度逻辑

    张锐智任潇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底保障是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该功能的确立应具有自身的逻辑自洽.托底功能的内涵逻辑体现在救助对象托底、医疗保障体系托底和医疗救助对象责任托底三个方面.在设定医疗救助托底标准时,除了与医疗救助托底功能所保障的公民权利相匹配外,还应综合考量制约医疗救助托底标准的相关因素.此外,医疗救助托底制度的施行也需遵循一定的逻辑.

    医疗救助托底功能设定逻辑

    平台用工中资本与劳动的利益关系及其法律性质分析

    秦国荣毛寅清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工业经济时代工厂制劳动雇佣相比,平台用工尽管有着诸多差异性外观与用工逻辑,但其既没有改变资本控制劳动、劳动依附于资本的实质,也没有改变平台企业以从业者劳动创造市场收益的方式获取利润的本质.平台与其从业者间并非平权性民事合作与共享关系,而是以平台从业者自愿接受为表象,以规避和摆脱合法用工掩盖着的隐秘劳动用工关系.平台从业者中的纯粹劳动力提供者与平台企业之间依然存在从属、被控制与被监督的劳动用工关系,故符合劳动用工关系的平台从业者应被纳入劳动法的调整与保护范围.

    平台用工控制从属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