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群

双月刊

1000-1751

lsxbwk@lnnu.edu.cn

0411-82158277;82159277

116029

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检索期刊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主编由校党委副书记董文江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由学报编辑部主任于钦波研究员兼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言语情绪声音知觉中的性别差异及刻板印象

    蒋重清龙彦伶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刻板印象在性别认知和社会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孔和语言通道,关于声音通道的研究较少.因此,为探究刻板印象对非言语情绪声音知觉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非言语情绪声音库作为实验材料,招募被试完成性别偏向迫选任务和符合度7点评分任务,并以性别偏向击中率为因变量,以声音情绪类型、声音性别和听者性别为自变量进行了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声音能有效地传递发声者的性别信息,同时也受到情绪性别刻板印象的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人们更倾向于将愤怒声音与男性化相联系,而将恐惧、悲伤声音与女性化相联系,这种刻板印象在男性听者中更为显著.

    刻板印象非言语情绪声音知觉性别差异

    正念教养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3种父母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作用

    高雯阎琳琳申奥文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正念教养与儿童问题行为(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的关系以及父母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498名小学生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了人际正念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自我同情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结果显示:(1)正念教养显著负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2)父母的自我同情在正念教养与两类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均有中介作用;(3)父母的认知重评在正念教养与两类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均无中介作用;(4)父母的表达抑制仅在正念教养与儿童外部问题之间有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正念教养可以通过增加父母的自我同情和表达抑制减少或部分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父母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有待进一步考察.

    正念教养问题行为认知重评表达抑制自我同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建构——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实践研究

    郑艳王妍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掇菁撷华后的智慧结晶.近些年来,各地中小学大力弘扬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出现了学科融入不够、学段衔接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基础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建构,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优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必要且可行的.遵循整体设计与学科融入、学段制宜与学段衔接、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多方结合的原则,从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注重年级与学段衔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全面开发课程资源五个方面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建构.

    基础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

    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前景展望——基于2013年以来课程思政CSSCI文献的Nvivo分析

    李楠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3-2023年CNKI数据库刊载主题为"课程思政"的CSSCI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共被引文献分析,明确课程思政研究领域内关键文献范畴,进而对关键文献进行基于Nvivo软件的扎根理论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包括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继而展望课程思政研究前景,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要从"表象化"质变为"深度化",课程思政实践研究要从"热思考"下沉到"真落地".

    课程思政热点主题前景展望

    外语教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如何进行问卷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检验

    林周婧李书恒薛婷历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卷调查法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收集信息的常用手段,其质量关乎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不仅在编制问卷时需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还需借助统计学手段检验其质量.本研究依托"中学生英语阅读品格调查问卷"的试测数据,归纳了问卷结果的量化录入方法,介绍了编码手册的构成,解释了四种问卷数据类型的特点,详述了利用SPSS 23.0进行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分析的要求与操作方法.

    问卷质量信度效度区分度问卷调查法外语教学研究

    鲍尔斯小说《快乐基因》中的后人类状况解读

    王阿芳高诗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誉为后品钦时代代言人的美国后现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大量科学知识、探讨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他试图通过小说来探究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其2009年出版的基因小说《快乐基因》描述了在网络资讯、基因工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后人类社会中,人们对女主人公萨沙及她所拥有的"快乐基因"进行的一系列疑惑、追捧与讽刺.鲍尔斯勾勒出与科技和数字相融合的后人类们所生活的社会图景,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终极救赎,同时也批判了对技术的完全依赖而对人类根本问题的忽略.在《快乐基因》中,我们可以透过人类的存在形式、人类本质和人类价值三个维度的变化体会后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状况,由此感悟鲍尔斯对人类与技术融合共存愿景的探索性思考.

    理查德·鲍尔斯《快乐基因》人类信息化基因增强后人类状况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儿童叙事视角分析

    屈荣英刘运迪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作家哈珀·李的著作,曾荣获普利策小说奖.该小说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技巧,小说站在小主人公——一个六岁的儿童斯科特的视角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南方小镇上的一场冤案,以儿童的天真视角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这里通过研究小说中的儿童视角,论述这种写作手法在小说中独特的文学价值.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儿童视角文学价值

    国产新主流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策略研究

    于苗苏畅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国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大体呈现出一个由平面化的"工具人"到立体化的"存在者"的转变,新主流电影中主旋律题材、商业化呈现、艺术化表达的"三驾马车"又赋予了女性形象构建与两性关系表达的新意涵.从走出"凝视与臆想境况""忽视与失语困境"以及"花木兰式境遇"三方面,分析《万里归途》《夺冠》《我和我的父辈》等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书写,探寻新主流电影中女性形象在实践路径上的提升与建构策略上的优化.让女性角色在未来的新主流电影中更多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承担者,以独立平等的姿态为中国新主流电影开辟出一条更为健康的多元发展之路.

    新主流电影女性形象女性主体意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沙汀对中外作品的阅读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色

    曹庆慧王卫平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汀对中外文学的阅读比较广泛,他的冷静客观使他更多地愿意接受果戈理、契诃夫等19世纪俄国的讽刺文学.但他喜欢的、阅读的作家作品并不一定是他摹仿、借鉴的对象.他与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锺书等借鉴外国文学的具体特点都不同,俄国文学对沙汀的影响不是外在的、显性的,而是内在的、融化在肌理和血脉中的;不是个别的学习、摹仿某一作品,或某一种艺术技巧,而是总体上的接受写实、暴露、讽刺、批判等基本的创作方法和文学精神.果戈理、契诃夫对他的影响是潜在的,而他和谢德林作品的诸多相似则是一种"暗合",不存在影响关系,是"和而不同".但沙汀的讽刺成就并没有超过果戈理、契诃夫、谢德林,也没有超过鲁迅、老舍、钱锺书、张天翼.

    沙汀讽刺小说外来影响特色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