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王彤

双月刊

1008-3812

lnccxb@163.com

024-89708722

110122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102号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疲劳特性及耐久性评价研究

    白小强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损伤变化趋势和分布情况对道路的后期维护、使用寿命的判断和设计至关重要.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路面结构损伤计算模型,对其结构损伤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内部水平正应力变化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底基层和基层在双轮中心线下,距离底层越近,损伤度的值就越高,基层损伤程度要高于底基层,但其损伤范围小于底基层;损伤度的增大速率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提高而提高;在垂直方向上底基层与基层水平正应力的分布情况类似,因为受到拉应力损伤的影响,在距离层底较近部位有所降低,在离层底距离超过 5cm和 7cm时水平拉应力表现为线性增加的趋势;沿水平方向基层层底水平正应力分布呈现为左右对称下凹的图形,由双轮中心线的部位向两侧延伸时,水平拉应力表现出先快速增大后迅速降低的趋势.

    荷载作用路面结构损伤使用寿命有限元水平正应力

    基于水发泡技术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杨钟强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泡沫沥青再生技术对RAP的处理优势,进一步科学评价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本文基于工程实践,将废旧沥青回收利用,通过沥青发泡技术制备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铺筑在路面结构下面层中.根据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特点,分析合适的沥青发泡条件,并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通过对泡沫沥青混合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冷再生发泡特性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

    高掺量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王军霞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永久性路面建设,提高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本文对 30%掺量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ARHM20)进行研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为 4.8%,得到马歇尔稳定度为 9.61kN,空隙率为 3.3%,毛体积密度为 2.436g/cm3;通过车辙试验测得动稳定度DS= 6683 次/mm;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测得最大弯拉应变为 4456με,抗弯拉强度为 13.45MPa,弯曲模量为 3089MPa,满足高速公路使用要求.依托实际工程得出,高掺量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研究结果可在行业推广使用.

    高掺量橡胶粉路用性能改性机理

    废旧橡胶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任泽润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永久性路面建设,提高气候温度易变地区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本文对掺 60 目废旧橡胶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研究.测定不同橡胶颗粒掺量(12%、14%、16%和 18%)对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通过冻融劈裂试验和小梁弯曲疲劳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橡胶颗粒掺量增加,改性沥青质地变硬,黏性逐渐增大,交联作用逐渐增强.当采用AC-16 型级配,最佳油石比为 6.0%,橡胶颗粒掺量为 16%制备试件,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和疲劳寿命最大,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橡胶颗粒改性沥青掺量力学性能

    水泥搅拌桩处治软土地基沉降规律分析

    沈键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水泥搅拌桩的不同桩长、桩径对于处治软土地基沉降规律的特性以及对行车平顺性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以水泥搅拌桩的不同桩长、桩径作为参考因素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水泥搅拌桩的不同桩长、桩径在统一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因素对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较大,水泥搅拌桩的长度增长 2m,软土地基沉降的幅度大致降低 13%,路基顶面沉降的幅度大致降低 11%,软基沉降受桩径影响较小.

    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数值分析复合地基

    基于低等级公路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优化

    张鑫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等级公路主要指乡村公路和农村公路,它们的交通量较低,路面结构较简单,一般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基层.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离析、裂缝、变形等.为了提高低等级公路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本文优选级配碎石方案,并对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技术提出优化方案.

    低等级公路级配碎石基层室内试验施工优化

    Ⅳ、Ⅴ级围岩小断面隧洞的围岩压力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王放秦舒桢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断面隧洞应用于井巷工程、输水泄洪工程、电力工程等,受岩体完整性、掘进工艺、隧洞断面形式影响,围岩压力存在一定差异性.针对某Ⅳ、Ⅴ级围岩小断面泄洪隧洞围岩压力计算问题,开展了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工作.研究表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综合考虑了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开挖宽度、塌落拱范围等因素,较为适宜Ⅳ、Ⅴ级围岩的压力计算;Ⅴ级围岩段自稳性差,注浆初期支护作用难以发挥,易发生拱顶岩体冒落;圆拱直墙小断面隧洞的矢高大于 1.0m后,垂直分布压力、水平分布压力衰减加快,岩体整体性越差(Ⅴ级围岩),衰减越快.

    小断面隧洞深埋隧道围岩压力压力系数比分布压力比

    跨河输水管桥施工技术研究

    黄永哲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水管桥施工质量是保障其安全运营的基础,本文以渭河管桥主桥部分施工为例,结合相应的地质勘察资料,对该工程施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应在进场前做好充足的调研和准备.(2)应针对施工区地质和水文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施工方案,并提前做好调度安排.(3)施工以工程设计要求为基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计算与调整,以确保管桥各结构受力符合要求.(4)针对输水管道安装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与运营安全.

    拉索桥输水管道施工技术优化质量控制措施

    暗挖地铁隧道下穿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王彦涛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隧道多需下穿市政道路且多采用暗挖法施工,因而原有岩土体平衡状态常遭到破坏,导致市政道路出现地表沉降.暗挖法施工时,隧道的地层变形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若施工时对其控制不当,往往会导致上部结构稳定性受到破坏,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本文从地层和路基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为切入角度,从时空效应方面对暗挖隧道的开挖和地层变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以某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软件建模的方式对比了两种施工顺序时的隧道应力变化,以此优化隧道施工顺序,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性.

    暗挖地铁隧道下穿市政道路地层变形施工方案

    公路桥梁典型病害成因与防治措施分析

    吴涛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桥梁作为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货物运输与车辆快速通行的任务.受车辆重载及自然侵蚀的影响,公路桥梁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锈蚀、变形等.本文在公路桥梁典型病害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病害处治与预防措施,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鉴.

    公路桥梁典型病害成因分析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