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王彤

双月刊

1008-3812

lnccxb@163.com

024-89708722

110122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102号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坑开挖实体工程对相邻既有地铁站区间结构模拟评估分析

    王哲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的方式,结合实体基坑开挖工程,模拟研究基坑开挖过程对临近地铁区间结构变形位移影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开挖基坑临近车站附属结构变形位移量整体大于车站主体和隧道区间,变形影响趋势呈平稳态势,其中竖向位移影响量大于横向位移,绝大多数影响量极值在拆除斜撑工况时产生,并且变化速率较大.研究结论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关键工况的把控经验和技术指导.

    基坑开挖既有地铁站数值模拟变形位移

    隧道衬砌结构自防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李磊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微珠(WZ)、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CCCW)和高性能膨胀剂(HPCSA)对隧道衬砌结构自防水混凝土(TLSWPC)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收缩性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对抗压强度影响程度 WZ>CCCW>HPCSA,最佳组合的抗压强度达到49.9MPa,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提高了 33.1%;对渗透深度影响程度CCCW>HPCSA>WZ,最佳组合的渗透高度为 40mm,与基准混凝土相比降低了 45.0%;对干燥收缩率影响程度HPCSA>WZ>HPCSA,最佳组合的 28d干燥收缩率为 2.1×10-4,与C35 基准配合比相比降低了 67.7%;采用综合评分法,A2B3C3 综合得分最高,抗压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渗透高度和 28d干燥收缩率也处于最佳水平,大大提高了TLSWPC的抗裂性和渗透性.

    正交试验自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收缩性能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董永臣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无砟轨道混凝土荷载状态,通过Weibull分布函数探讨了混凝土疲劳性能与疲劳试验参数间的联系.从结果看:混凝土疲劳性能在弯曲疲劳加载时有更显著变化,且疲劳荷载下无砟轨道更易出现疲劳破坏;混凝土疲劳寿命在越高加载频率下有越大离散程度,在 5-15 Hz范围内,加载频率对混凝土疲劳寿命的影响较小;混凝土疲劳寿命在 0.6 应力水平时有最小离散程度;混凝土疲劳寿命和离散程度在等幅正弦波加载时较小.综合试验效率、结果精度、加载幅值等考虑,建议以"弯曲疲劳、等幅正弦波、f=20 Hz、S=0.6、λ=0.1"作为无砟轨道混凝土疲劳试验制度.

    无砟轨道混凝土高速铁路Weibull分布函数试验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局部隔震体系优化设计

    何莉军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有隔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出新型局部隔震体系,并通过有限元建模方式探讨了该体系的减震效果、安全性及其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联系.从结果看,所设计局部隔震体系可较好减小隔震房间地震效应,有效确保震中及震后局部隔震房间使用功能的完好性.

    框架结构局部隔震体系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模型

    PPA/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田照文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多聚磷酸和SBR复合改性沥青材料抗老化和路用性能,保证公路路面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本文采用AC-16 级配类型,最佳油石比为 5.0%制备试件,利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低温弯曲测试、浸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性.试验结果表明,PPA和SBR改性沥青材料复掺后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但PPA含量过高对混合料低温性能不利,结合工程实际,最终确定按照 3.0%SBR+1.0%PPA制备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佳.

    多聚磷酸PPA/SBR复合改性沥青抗疲劳性能路用性能

    汽车排放污染物超标检测诊断

    牛鑫淼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汽车尾气主要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各类成分的占比,从污染物成因角度出发,结合现有车辆尾气控制技术,分析汽车尾气成分与车辆各装置运行状态间的关联,指出故障源头,为下步机动车维修和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汽车尾气污染防治超标检测诊断

    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

    曹艳春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媒体视域为研究背景,探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与传播.通过论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现状,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策略,以及基于三种翻译方法和关联理论的对外译介策略,为推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

    新媒体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国际传播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年龄和工龄认定问题的再思考

    马晓莎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重点,在办理干部退休时,出生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直接影响干部本人退休养老金的领取,影响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国家最近出台的政策中,指出了认定干部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的认定方法.文章认为,干部出生时间的认定应灵活使用认定原则.

    干部人事档案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认定

    以建设教职工志愿者团队推动工会职工之家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工志愿服务工作为例

    邹岩周媛媛李淳金英...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职工之家建设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重要组成,将工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是工会建设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并建好职工之家、如何创新建设职工之家的思路、方法、措施,使职工之家切实成为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的有效平台,是本文着力探索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

    教职工志愿团队职工之家建设实践探索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研究

    方晓辉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文章分析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从完善体制机制、转变理念观念、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改革、技术技能下乡等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对策建议.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