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燕玲

双月刊

1008-3898

lntlbjb@126.com

0410-2217687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师专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注重学术,坚持开放,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师专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杂剧喜剧的文化意蕴

    孙晓东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杂剧喜剧从明中期开始逐渐繁荣,产生了大批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表达了深刻的文化意蕴.明杂剧喜剧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对封建官场的批判、对八股科举的反思、对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的揭露、济世者的无奈与迷惘四个方面.

    明杂剧喜剧文化意蕴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作用研究——以F市"五社联动"项目为例

    余晶姜锴燊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担当多重角色,其角色发挥影响了服务输出及项目的成效."五社联动"机制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通过分析"五社联动"项目的社会工作队伍情况、项目服务内容和推进措施等,深入了解社会工作者角色发挥情况,探究社会工作者角色的困境,并提出社会工作者角色发挥的优化路径,以促进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作用和良性发展,为提升社会治理成效、增进民生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工作者角色作用五社联动

    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居民学习服务圈——以辽宁省营口市为例

    栾岚刘心力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区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社区教育面临着资源匮乏、开发整合利用程度不高的困境,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居民学习服务圈成为推进社区教育的主要途径.界定社区学习圈等相关概念,梳理社区构建居民学习服务圈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居民学习服务圈的策略与建议,旨在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服务.

    整合社区资源学习服务圈

    论西周"礼"的特点及作用

    乌凤琴王梓聿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礼》中从"礼"的角度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礼"作为西周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范式,其核心是维护以王为中心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而对于臣民则在看似温情、合理的谦让中,逐渐形成安于现状的习惯.西周的"礼"规定了严格的社会政治制度,突出其教化臣民的功能和作用,也用法的强制力保证礼制的顺利实施.西周"礼"的思想自然有其社会历史局限性,但其不仅对当时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对后世各朝代的道德与法制建设有重要借鉴,同时研究西周"礼"的特点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也有启迪作用.

    西周"礼"社会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作用

    "三燕春秋——朝阳三燕文化"专题展陈列解析

    马文涛王世宇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朝阳博物馆在新馆建设过程中为了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宣传三燕古都历史,特别将"三燕春秋——朝阳三燕文化"专题展作为新馆展陈的常设展览.此展览以考古发掘为依据,历史沿革为导线,依从文物类型分类方式,结合多媒体数字化形式从核心架构、展陈形式、场景设定等方面诠释了"三燕文化"主题.策展人员通过对文物保护、参观价值、艺术审美的融合,满足观众对朝阳市地方历史、文物以及互动体验等方面的需求,将朝阳博物馆打造成为朝阳市"三燕文化"的展示窗口.

    三燕文化专题展策展

    以档案事业发展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路径设计

    张雪峰张宏斌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辽宁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索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路径,能够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辽宁全面振兴的战略需求与档案事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辽宁全面振兴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档案事业的发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针对辽宁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管理缺乏统一规划、档案资源匮乏和服务能力薄弱等三方面问题,结合辽宁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档案管理体制建设、强化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等三个具体路径,为辽宁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档案事业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路径

    论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作用

    郎益君姚美屹郎益杰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作用研究,旨在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寻求解决所有课程协同育人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一体两翼的关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互相促进,一方面思政课程指导和引领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有利于拓展深化思政课程的精神实质.只有所有课程都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加强党建引领,筑牢"大思政"教育观,在实践中守正创新,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育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才能提升育人效果.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作用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启示

    刘秀敏汪家琪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教育的基础,而教学语言则是讲好思政课的重要一环,直接关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实际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善用比喻,语言风格生动幽默、平实亲民、深入浅出,在治国理政中展现出了鲜明的语言艺术,这对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的表现形态,深刻理解习近平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价值,在教学实践中从夯实理论、植根生活、引经据典中寻求创新教学语言的现实路径,进而不断提升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生动性、趣味性.

    习近平语言艺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古诗教学为例

    丁亚东陈洁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读思达"教学法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整合课程内容、革新评估方法等途径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思辨能力及表达技巧,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因此,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推广"读思达"教学法,并与家长及社会机构合作,制定相关政策,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读思达"教学法小学语文

    新媒体背景下合作学习策略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齐新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提高,新媒体技术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课上和课下的"翻转",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学生利用新媒体获取广泛的教学资源,在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灵活性、便捷性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学习,新媒体背景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系统提高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预、学、练、评等教学环节的质量,改善英语学习效果,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

    新媒体技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