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研究
老年医学研究
老年医学研究/Journal Geriatrics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前衰弱状态与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关系

    孙佳凤冯艳姚晓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状态与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2年3月—2023年4月就诊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并接受择期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41例,术前使用FRAIL量表评估衰弱状态,同时进行包括年龄校正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等在内的术前基线资料的收集和评估。随访患者至术后60 d。观察主要结局指标(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次要结局指标(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输血情况、术后谵妄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衰弱状态与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关系,并筛选出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衰弱状态对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441例患者中术前衰弱172例,衰弱发生率为39。0%。术前衰弱患者中有72例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者行走障碍,高于术前非衰弱患者(14例)和衰弱前患者(27例)(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衰弱是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 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69,95%CI:1。597~6。692,P=0。001)。术前衰弱预测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者行走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2,灵敏度为63。7%,特异度为69。5%。结论 术前衰弱是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衰弱老年人骨科大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刘林李艳敏赵文萍张树风...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2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的116例≥80岁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包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将对照组中的ACEI或ARB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50~100 mg,2次/日)。两组患者均接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NT-proBNP水平、LVEF、LVEDD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LVEDD均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治疗后两组LVEF均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9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5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8)。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均出现1例一过性低血压,及时调整用药后恢复正常,未产生不良后果,两组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无过敏及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临床疗效优于ACEI或ARB。

    沙库巴曲缬沙坦高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脑卒中伴肌少症患者运动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陈维维刘真亚王童玉杜宇...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卒中伴肌少症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13名脑卒中伴肌少症患者,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运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取主题。结果 脑卒中伴肌少症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归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分别为:个体因素(躯体功能障碍、匮乏的疾病与运动知识、缺乏运动计划、运动价值的认知)、心理因素(担忧运动风险、运动自我效能)、社会因素(信息支持及专业指导、多元外部支持)和环境因素。结论 脑卒中伴肌少症患者运动行为受个体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多项行为改变策略促进患者运动行为。

    脑卒中肌少症运动质性研究

    社区老年人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磊张辉映张培张益华...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社区老年人资料,统计社区老年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社区老年人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600例参加老年人脊柱侧凸筛查的居民中,有102例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生率为17。00%。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308,95%CI:1。211~3。859,P=0。004)、女性(OR=2。369,95%CI:1。207~3。114,P=0。005)、体质量指数≥24。9 kg/m2(OR=2。418,95%CI:1。245~3。098,P=0。004)、骨质疏松症(OR=2。731,95%CI:1。438~3。046,P=0。002)、糖尿病(OR=2。687,95%CI:1。392~3。045,P=0。004)、骨盆前倾(OR=2。561,95%CI:1。489~3。082,P=0。003)、扁平足(OR=2。468,95%CI:1。347~3。119,P=0。007)、下肢不等长(OR=2。324,95%CI:1。269~3。205,P=0。006)、胸椎旋转不对称(OR=2。406,95%CI:1。352~3。069,P=0。002)是社区老年人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75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9 kg/m2、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骨盆前倾、扁平足、下肢不等长、胸椎旋转不对称是社区老年人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

    退变性脊柱侧凸脊柱侧凸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骨盆前倾危险因素

    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谵妄的最佳证据总结

    李晓婉郭畔旭苏炫谢丹莹...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整合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谵妄预防的证据。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逐级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及网站,检索时间限定为2014年1月1日—2023年4月23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整理出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谵妄预防的最佳证据。结果 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从团队合作、危险因素识别、评估、诊断、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6个方面汇总整理出38条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出有关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谵妄预防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相关管理方案和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建议在证据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谵妄预防方案。

    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谵妄预防证据总结

    骨关节炎和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段圆圆饶泽辉邹志明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统计中获取骨关节炎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数据。采用严格的筛选步骤筛选合格的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方法并结合加权中位数、MR-Egger回归以及加权模式方法进行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为确保结果的稳健性,采用MR-Egger截距检验、Cochran's Q检验和留一法分析三种敏感性分析来评估多效性和异质性。结果 IVW分析结果显示,骨关节炎的遗传易感性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存在因果效应(OR=19。887,95%CI:2。896~136。568,P=0。002);而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易感性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1。001,95%CI:0。999~1。003,P=0。422)。结论 骨关节炎能够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风险,而阿尔茨海默病不能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孟德尔随机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逆方差加权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徐水婷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化痰通络汤干预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化痰通络汤的有效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出脑卒中相关的靶点,基于在线软件Venny分析获得化痰通络汤与脑卒中的共同靶点,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痰通络汤—脑卒中共同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关系图,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对共同靶点进行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Rstudio软件对共同靶点各选取前10位GO分析和前20位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可视化构建。最后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KEGG通路关系网络图。结果 从数据库中筛选出化痰通络汤109个有效成分和294个对应靶点,与脑卒中共同的靶点有158个,其中核心靶点23个。谷甾醇、豆甾醇、汉黄芩素、柚皮素等为化痰通络汤主要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包括TP53、CCL2、HIF1A、ESR1等。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对缺氧的反应、对氧气水平的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可能是化痰通络汤干预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结论 化痰通络汤可能通过多种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通过调节脂质、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保护血管等通路发挥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

    化痰通络汤脑卒中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老年医学研究》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39页

    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养护者对居家跌倒风险认知的质性研究

    郭桂云刘宇李鉴基屈艳飞...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养护者对居家跌倒风险的认知程度。方法 采用半结构访谈对12位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养护者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资料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养护者对居家跌倒风险的认知程度可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多方面的跌倒风险来源(老年人对预防跌倒的态度偏执、健康状态变化和年龄增长的影响、环境因素)、对跌倒所引起的潜在影响认知不全、学习跌倒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各异。结论 家庭养护者高度重视老年人居家安全,然而在主动学习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方面的积极性存在差异,家庭养护者知识的局限性成为老年人的居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之一。因此,还需通过多元化途径引导家庭养护者早期识别老年人跌倒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家庭养护者老年人居家安全跌倒风险质性研究

    自我效能在低龄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中的中介作用

    甘晨欣徒文静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低龄老年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的现状,探讨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低龄老年人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量表对南京市365名低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分层回归法和Bootstrap方法分析检验自我效能在低龄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南京市低龄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得分(35。40±7。70)分,主观支持(20。58±4。61)分,客观支持(7。61±3。22)分,支持利用度(7。14±1。75)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7。15±7。24)分,总均分为(2。72±0。72)分;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总得分为(14。01±2。82)分,各条目均分为(4。67±0。94)分。低龄老年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246,P<0。01),与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呈正相关(r=0。293,P<0。01);自我效能与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呈正相关(r=0。240,P<0。01)。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正向预测参与意愿(P均<0。001)。社会支持对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的直接效应值为0。030(95%C1:0。019~0。043),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3。3%,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和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为0。006(95%C1:0。002~0。00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7%。结论 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和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参与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低龄老年人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其互助养老参与意愿。

    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低龄老年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中介作用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