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药物与临床
实用药物与临床

滕卫平

月刊

1673-0070

syywylch2004@yahoo.com.cn

024-83955067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实用药物与临床/Journal 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药学学术刊物。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64页码,双月10日出版,邮发代号:8-36。本刊以普及与提高医院药学为办刊宗旨。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笔谈、论著、药物与临床、临床药学、安全用药、综述、药学研究、短篇报道、药房管理、药政法规、文献分析等。本刊读者群主要包括各极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药房、药厂、医药科研院所及药品检验部门的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李亮霞何轩曹旺刘小会...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5日,选取关于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分别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8篇队列研究.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和拉尼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治疗乙型流感的中位发热持续时间较短(17.0 h vs.48.3 h,P<0.01).与奥司他韦相比,在甲流和乙流亚组中,玛巴洛沙韦组发热持续时间(甲流:MD=-6.30,95%CI:-10.12~-2.49,P=0.001;乙流:MD=-26.94,95%CI:-47.11~-6.77,P=0.009)、症状持续时间[甲流:MD=-11.13,95%CI:-19.34~-2.93,P=0.008;乙流:(4.9±1.3)dvs.(5.4±2.4)d,P<0.01]均更短;在甲流亚组中,玛巴洛沙韦组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更高[0.81(0.52,1.12)vs.0.63(0.44,0.93),P=0.007];玛巴洛沙韦组复诊率更低(8.05%vs.24.84%,P<0.001).与扎那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流:0.81(0.52,1.12)vs.0.90(0.65,1.08),P>0.05;乙流:0.77(0.38,1.04)vs.0.55(0.27,0.77),P>0.05].与拉尼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甲流:0.81(0.52,1.12)vs.0.76(0.45,1.06),P>0.05;乙流:0.77(0.38,1.04)vs.0.37(0.29,0.56),P>0.05]、复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vs.12.35%,P=0.79).在安全性方面,玛巴洛沙韦与奥司他韦相比,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OR=0.66,95%CI:0.44~0.98,P<0.05),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5,95%CI:0.69~1.05,P>0.05).结论 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还需开展更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玛巴洛沙韦儿童流行性感冒安全性有效性Meta分析

    儿童哮喘类中成药合理用药现状研究

    刘雨濛何媛聂鹤云顾楠...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梳理儿童哮喘类中成药的品种、说明书及其临床研究,分析其合理用药的现状与研究情况.方法 系统查找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基本药物20018项中备案上市的中成药,注册时间限定为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药品类型限定为中成药,对中成药的说明书进行梳理;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PubMed数据库,收录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的儿童哮喘类中成药文献研究.应用中成药说明书梳理、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对儿童哮喘类中成药文献进行识别和总结.结果 检索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基本药物20018项,共有14个已上市儿童哮喘类中成药品种,其中儿童与成人共用中成药品种11种,儿童专用中成药品种仅有3种.梳理中成药说明书显示:有64%的中成药说明书对儿童分龄剂量描述不清晰,超70%的说明书的安全用药条目不详细,对于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的描述为"尚不明确";检索儿童哮喘类中成药文献研究,共纳入相关临床研究16篇,所有研究均验证了其有效性,然而在安全性检测方面多数为观察性指标,仅有2项检测了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其他研究在合理用药方面仅有一个"不良反应"指标;对不良反应情况具体分析发现,西药联合中成药使用相较于西药单独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结论 中成药联合西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然而中成药说明书缺项较多,使合理用药严重缺乏依据,且当前临床研究较少关注合理用药情况.临床研究应增加安全性相关结局指标;建议相关监管部门督促儿童中成药说明书的规范与更新,促进儿童哮喘类中成药的合理用药.

    儿童哮喘中成药合理用药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氨甲环酸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何青青朱琳惠娇娇白婷...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氨甲环酸注射液的综合应用评价标准,采用加权TOPSIS法进行合理性评价,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氨甲环酸药品说明书、专科指南及相关书籍文献等,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氨甲环酸注射液的评价标准,采用加权TOPSIS法对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23年1-12月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的69份病历进行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69例患者中,用药完全合理占8.70%,用药基本合理占57.97%,用药不合理占33.33%.主要不合理问题为术前氨甲环酸使用时机不合理,使用剂量不合理;氨甲环酸后序贯使用抗凝药物时机不合理,序贯抗凝疗程不合理.结论 我院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氨甲环酸注射液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临床应重视给药时机.

    氨甲环酸髋关节置换术加权TOPSIS法

    西维来司他钠治疗儿童脓毒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分析与文献回顾

    王熊李欣坪徐晓微王婧雯...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使用西维来司他钠治疗脓毒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使用西维来司他钠的重症患儿的资料,并以"西维来司他钠"、"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儿童"为中文检索词检索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以"Sivelestat sodium"、"Sepsis"、"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和"Child"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4年7月30日.结果 共收集到9例病例,其中我院6例,文献报道3例,年龄中位数为4岁5个月,男性5例(55.6%).9例患儿中,5例在用药后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较前明显好转,3例C反应蛋白(CRP)明显改善;4例患有脓毒症患儿用药后PCT均明显改善,其中3例IL-6明显改善,2例WBC明显下降.在7例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呼吸衰竭的患儿中,有2例在用药后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有助于降低WBC、IL-6、PCT和CRP的水平,抑制重症患儿者体内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患儿PaO2/FiO2比值.

    西维来司他钠患儿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王娜尚伟林凤梅王小庆...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58例高龄慢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存在PIM,分为PIM组和非PIM组.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高龄慢病患者PIM的风险因素,利用AIC准则决定最优Nomogram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 训练集、验证集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AUC分别为0.786、0.768;训练集、验证集校准图显示,Brier得分分别为0.164、0.16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x2=4.405(P=0.883)、x2=6.645(P=0.674),说明两组的实际曲线和理想曲线重合度较好;训练集、验证集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高龄慢病患者PIM发生的阈值概率处于20%~94%、30%~94%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 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可有效、便捷地预测高龄慢病PIM患者,为临床早期识别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高龄潜在不适当用药列线图预测模型

    中西药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多重用药中的现状分析

    慎聪琪卞芳杨颖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药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多重用药中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 统计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2023年11月内科出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中西药联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多重用药中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患者1 014例,多重用药771例(76.04%).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中西药联用462例(45.56%),其中活血化瘀类的中药占59.84%.83例(10.77%)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102次中西药不适当配伍,含甘草、丹参/三七、银杏叶等成分的中药与西药配伍时,易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老年糖尿病多重用药患者中,545例(70.69%)存在756次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胰岛素、氯吡格雷及艾司唑仑发生PIM次数较多.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中药现象普遍.中西药联用增加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多重用药率和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易引起出血、低血糖、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中西药不适当配伍产生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容易被忽视,应采取适当措施提供警示作用.

    中西药联用多重用药老年糖尿病药物相互作用潜在不适当用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SJS/TEN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丛慧颖陈小刚苏日古嘎董霞...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SJS/TEN(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4例ICI相关性SJS/T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病例特点、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比较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4例ICI相关性SJS/TEN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均>60岁;前驱皮疹起病时间为2~300 d,中位时间为90 d.其中,2例确诊为TEN,不良反应分级为G4,SCORTEN分值为3分和5分;2例确诊为SJS,不良反应分级为G3,SCORTEN分值为3分和2分.3例患者出现化疗后骨髓抑制,其中2例为Ⅲ°骨髓抑制,1例为Ⅱ °骨髓抑制,均为血小板水平显著下降.4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4例患者均停用免疫治疗,予以血浆置换及对症治疗.3例患者皮肤毒性均痊愈,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均升高,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降低.结论 低淋巴细胞和高炎性指标水平是ICI相关性SJS/TEN的预测标志物,在特殊人群中需密切监测;ICI相关性SJS/TEN的致死率高且进展快,建议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早期进行血浆置换,并予个体化治疗方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血浆置换

    巯嘌呤致TPMT*3C和NUDT15 c.415双纯合突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并文献复习

    赵艺陈霁晖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临床对巯嘌呤(6-MP)在特定基因多态性背景下(TPMT和NUDT15突变)导致骨髓抑制而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以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6-MP代谢基因TPMT*3C和NUDT15 c.415双纯合突变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6-MP后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发生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使用6-MP之间的关系,以及与TPMT和NUDT15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该患儿首次接受6-MP(剂量40 mg/m2)治疗7 d后,出现发热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量和网织红细胞比例减少.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为TPMT*3C CC及NUDT15 c.415 TT纯合突变.活检显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诊断为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积极对症治疗基础上,予贝林妥欧单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良好,后续治疗过程中未再使用6-MP.此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携带TPMT和NUDT15双纯合突变患者的报道.结论 TPMT和NUDT15基因突变会导致6-MP代谢异常.因此,建议在使用6-MP治疗前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的初始剂量,以降低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巯嘌呤再生障碍性贫血TPMTNUDT15

    舍曲林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张扬高越黄锐苏文炀...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舍曲林在儿童患者中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4年7月,收集已发表的舍曲林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病例报道,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5篇,纳入病例36例,其中男性15例(41.67%),女性21例(58.33%),共发生ADR40例次,大多ADR发生在用药0(给药当天)~30 d(30例,83.33%),主要累及神经系统(52.5%)、血液系统(10.0%)、泌尿系统(10.0%)、内分泌系统(10.0%)等,大多数ADR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能恢复正常,仍有少部分患儿干预后需长期康复治疗.结论 舍曲林可致儿童发生严重ADR,临床应加强该药的合理使用,用药期间密切监护和随访,以确保患儿临床用药安全.

    舍曲林儿童药物不良反应

    替雷利珠单抗引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一例

    张俐婷范理菊邱学佳安静...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应对相关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例肺癌患者应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替雷利珠单抗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 本例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与替雷利珠单抗很可能相关,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可能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且具有迟发性,应用时应加强监测.

    替雷利珠单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