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老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难治患者的临床观察

    初钊辉王清高梦迪
    1554-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维迪西妥单抗(DV)联合贝伐珠单抗(BEV)治疗老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CBM)难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老年HER2阳性BCBM患者,选出经曲妥珠单抗、吡咯替尼和放疗均失败的难治患者,接受DV 2 mg/kg+BEV 7.5 mg/kg,每3周1次的联合治疗,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例患者符合标准,分别为脑转移后六线、五线和三线治疗,前二者系DV 1.5 mg/kg每2周1次进展后改为联合治疗,BCBM缩小,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超过22个月和11个月;病例3直接接受联合治疗后BCBM部分缓解,PFS为7.5个月.手足麻木为Ⅰ~Ⅱ级,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HER2阳性BCBM难治患者接受DV联合BEV治疗,初步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

    老年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脑转移维迪西妥单抗贝伐珠单抗

    积极理念渗透式延续管理对老年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董艳冯瑞田妍妍葛艳侠...
    1558-1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积极理念渗透式延续管理对老年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西京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积极理念渗透式延续管理.采用中文版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估癌性疲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焦虑及抑郁,采用C型行为问卷调查量表评估心理状态,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估生命质量;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知、躯体、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正性情绪、情绪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疲惫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肺部感染、咽瘘、误吸、痰痂堵塞、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理念渗透式延续管理可减轻老年喉癌患者癌性疲乏,改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老年喉癌积极理念延续管理癌性疲乏生命质量负性情绪

    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何勇康培培张雷
    1564-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复合组(n=30,采用超声引导下SAPB联合全身麻醉)和全麻组(n=30,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组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SAPB,阻滞20 min后,用针刺法判断阻滞成功后,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术前1 d,术后第1、3、7天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于术后6、12、24、48 h记录2组患者疼痛评分;记录术中、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和补救镇痛情况;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于术前1 d,术后1、3、7 d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全麻组相比,复合组VAS评分更低,术中瑞芬太尼、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更少,补救镇痛率更低;术后第1、3、7天的MMSE评分更高,7 d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更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能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老年肺腺癌肺腺癌根治术前锯肌全身麻醉神经阻滞认知障碍

    基于IKAP理论的呼吸专项训练对老年肺癌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希望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

    蔡娟王迎利耿丽娟朱丽婷...
    1569-1573,1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IKAP)理论的呼吸专项训练对老年肺癌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希望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基于IKAP理论的呼吸专项训练)和对照组(38例,常规呼吸训练).对比2组康复依从性、希望水平、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0.48%vs 71.05%,P<0.05);观察组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VV、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4%vs23.6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100.00%vs 84.21%,P<0.05).结论 基于IKAP理论的呼吸专项训练可提升老年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增加其康复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

    老年肺癌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康复依从性肺功能希望水平

    多学科协作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干预方案中的应用研究

    吴建霞陈君红
    1574-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PN的效果影响,以期为临床患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84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化疗期间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学科协作的干预模式.采用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CIPNAT)评估患者CIPN症状情况、采用CIPN生活质量问卷20(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CIPNAT量表症状体验、日常生活以及量表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CIPNAT量表症状体验、日常生活以及量表总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IPN分级0级、1级比例高于对照组,2级、3级和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可降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PN发生率,缓解CIPN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肺癌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多学科协作生活质量症状分级

    17例老年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魏芳郝红晓常敏
    1579-1583,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PLC)合并下腔静脉(IVC)及右心房(RA)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研究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1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IVC-RA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76.8±15.2)岁,首次诊断PLC的平均年龄(76.1±15.7)岁;诊断原发性肝癌至累及IVC-RA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40)个月.17例均为肝硬化患者,Child Pugh分级A级7例,B级6例,C级4例.14例患者的肿瘤为多发,肿瘤最大直径为(72.35±35.47)mm,10例患者的甲胎蛋白(AFP)>400 ng/mL.巴塞罗那(BCLC)分期C期15例、D期2例.女性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高于男性(P<0.05).男性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女性(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女性(P<0.05).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余患者接受单独或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消融、靶向、免疫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40)个月.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PLC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仅接受保守治疗和ALT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PLC合并IVC-RA癌栓患者多发生在肝癌晚期,肿瘤以多发常见,AFP水平大多增高,ALT越高生存期越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消融、靶向、免疫等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老年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癌栓右心房癌栓临床表现预后

    基于循证依据的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冯亚琼刘聪玲
    1584-1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基于循证依据的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患者的术后营养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不同的营养干预策略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应用基于循证依据的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干预方案.记录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体质量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采用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H&N)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记录并比较2组术后营养干预期间腹泻、呕吐、腹痛、恶心、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同组干预前,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大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FACT-H&N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营养干预策略可改善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口腔癌手术营养干预生活质量胃肠道反应

    共情机会-反应模式培训下的共情沟通模式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分析

    刘虹伶王美佳徐一苇
    1590-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共情机会-反应模式培训下的共情沟通模式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AML患者,使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共情组(n=56)和常规组(n=56).对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处理,共情组在常规组处理基础上实施共情机会-反应模式培训下的共情沟通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RPFS)评估]、领悟社会支持程度[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治疗依从性[采用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评估]、实验室生化指标水平[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铁转蛋白(TF)]及生活质量[采用白血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ICP-LE)评估].结果 干预后,2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性、抑郁、焦虑、敌对评分、RPFS中情感疲乏、认知与情绪疲乏、感觉疲乏、行为疲乏评分均降低(P<0.05),且共情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PSSS评分、QLICP-LE中躯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状态、共性症状与不良作用、特异模块评分均升高(P<0.05),且共情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2组TP、PA、TF水平均降低(P<0.05),但共情组TP、PA、TF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共情机会-反应模式培训下的共情沟通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AML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增强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共情机会-反应模式共情沟通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前瞻性预防概念下的围术期干预在预防老年开腹胃癌根治术低体温和应激反应的应用效果

    黄澜汪岩葛金星庞荣...
    1597-1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前瞻性预防概念下的围术期干预在预防老年开腹胃癌根治术低体温和应激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4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采用前瞻性预防概念下的围术期干预.对比2组围术期各时间点的体温、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生理应激反应[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空腹血糖(FBG)]水平、心理应激反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以及围术期低温、寒冷和寒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腹腔打开、手术结束时、复苏后0.5 h、转回病房时、转回病房后24 h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清醒、拔管和留置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DBP、SBP、HR水平和SAS、SDS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2组FBG水平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围术期低温、寒冷和寒颤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预防概念下的围术期干预在预防老年开腹手术低体温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并减轻应激反应.

    老年胃癌根治术开腹手术围术期前瞻性预防低体温应激反应

    风险防范管理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孙澄澄秦云霞陈莉莉李银霞...
    1602-1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风险防范管理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患者预后的改善和风险防范管理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96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依据患者放疗期间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2组患者均行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放疗期间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风险防范管理模式.记录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和放射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FWB、PWB、EWB、SWB和TOTA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WB、PWB、EWB、SWB和TOTAL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认知、行为、感觉和情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认知、行为、感觉和情感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时,2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老年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癌因性疲乏和放射性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宫颈癌风险防范管理放射治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