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夏泻心汤对老年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常成刘孟杰
    1721-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老年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寒热错杂型DGP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2组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口服半夏泻心汤,1剂/d;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片,5 mg/次,3次/d.2组按要求进行连续治疗,治疗时长为4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各自的中医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检测血浆中的胃动素(MOL)、胃泌素(GAS)和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脱落病例,最终2组各有38例完成试验.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FPG、2 h P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MO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CK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道杆菌、酵母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DGP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血糖和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状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老年糖尿病胃轻瘫半夏泻心汤胃肠激素肠道菌群

    舒适化浅镇静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对重症监护室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干预效果分析

    陈春燕雷晨夏祝叶姜丽静...
    1727-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化浅镇静(eCASH)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就诊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4).对照组采取ICU常规康复镇静方案,观察组采取eCASH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比较2组入ICU后第1、3、5、7天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医学研究理事会肌肉力量(MRC)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比2组的镇静药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异丙酚用量较少,机械通气和ICU停留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RC(F=36.087,P<0.01)和ADL(F=14.201,P<0.01)评分的时间与分组均存在交互作用.与进入ICU后第1天相比,2组进入ICU后第3、5、7天的MRC和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进入ICU后第1天相比,2组进入ICU后第7天ICU-AW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9%vs 65.29%,P=0.013).结论 老年ICU患者eCASH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可能有助于降低ICU-AW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老年舒适化浅镇静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

    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刘淑琴邓佳冀利超
    1733-1736,1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以期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思路.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支气管扩张症150例患者,记录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肺功能、随访期间患者的疗效和死亡情况等.将出院后90 d内再次急性发作入院者和死亡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剩余患者则纳入预后良好组.结果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吸烟史、BMI、臂围、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支气管哮喘病史、血清WBC、Hb、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血气指标(PaCO2、PaO2、pH)、FEV1/FVC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病程、咯血史、既往肺结核病史、合并COPD、脐上皮下脂肪厚度、血清ALB水平、FEV1%pred、FV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脐上皮下脂肪厚度[OR=3.153,95%CI=(1.335~7.502)]、FEV1%pred[OR=6.022,95%CI=(1.890~14.254)]、咯血史[OR=4.817,95%CI=(1.455~9.659)]、肺结核病史[OR=4.135,95%CI=(1.419~8.224)]、ALB 水平[OR=2.853,95%CI=(1.109~6.830)]为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营养状况、肺功能情况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老年支气管扩张症预后影响因素营养水平肺功能既往病史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水平现状和康复干预效果观察

    马红梅马宏慧丁宜君
    1737-1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并应用康复阶梯图对有营养风险患者进行干预,以期为临床患者预后的改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3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均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对自身营养风险情况进行筛查,接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有营养风险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康复阶梯图干预,对照组行常规营养干预.记录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血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2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均完成NRS2002量表筛查,结果显示,62例患者有营养风险,占比51.67%(62/120),58例患者无营养风险,占比48.33%(58/120).无营养风险组平均年龄、NRS2002评分、APACHE Ⅱ评分低于有营养风险组,血清TRF、ALB、TP、PA水平高于有营养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血清TRF、ALB、TP和PA水平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血清IgM、IgG、IgA、CD3+、CD4+及CD4+/CD8+值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R水平低于干预前,Cdyn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R水平低于对照组,Cdy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应用康复阶梯图可提升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肺功能.

    老年重症肺炎营养水平免疫功能康复阶梯图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甲强龙治疗对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况显凤范小春刘兴黄渝茹...
    1743-1746,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与甲强龙联合治疗对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纤维支气管镜BAL联合甲强龙,n=52)和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BAL,n=50).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血气指标值、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PaO2、SaO2、FVC、FEV1、FEV1/FVC水平均上升(P<0.05),联合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PaCO2、CRP、PCT、ESR水平降低(P<0.05),联合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BAL联合甲强龙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氧合能力,缓解机体炎症反应.

    老年支气管扩张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甲强龙血气分析肺功能

    针刺MTrPs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形态学变化研究

    吕迪宁秀娟马彦韬郑拥军...
    1747-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的70例KOA患者(平均年龄70.3±6.4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平均年龄71.6±8.8岁)和对照组(平均年龄70.7±7.2岁),试验组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肌肉拉伸练习;对照组采用假针刺+肌肉拉伸练习.6周为1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NRS、ROM、KOOS、超声下MTrPs厚度变化.结果 2组均能改善患者疼痛、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和改善KOOS评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在治疗1周后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治疗1周后、6周后较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下肌筋膜触发点表现为局部变厚的低回声信号,针刺治疗6周后厚度变小,但并未消失.相关性分析显示超声下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态学变化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试验组治疗后疼痛改善与股内侧肌近端肌筋膜触发点厚度变化具有相关性,呈正相关,r=0.463;与股内侧肌远端肌筋膜触发点厚度变化具有相关性,呈正相关,r=0.41.对照组中P>0.05,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可以改善形态,治疗膝骨关节炎,且触发点形态变化与患者疼痛症状具有相关性.

    老年膝骨关节炎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疼痛关节活动范围超声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苗莎李芳
    1754-1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必要参考,改善老年患者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采用PVP治疗的120老年VCF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后1月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术后1月的VAS评分降低<5分且缓解疼痛程度不足70%者定义为术后疼痛.查阅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资料,记录人体质量指数(BMI)、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通过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检测,明确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恢复、腰椎骨密度T值、腰背部软组织受损、骨水泥渗漏、椎管内真空裂隙征(IVC)、椎旁肌脂肪变性、镇痛药物使用评分(AUS)、临床疗效.结果 纳入120例患者,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29±0.95)分,术后1月VAS评分为(2.62±0.63)分,术后1月进行VAS评估显示20例存在术后疼痛,发生率为16.67%(20/120).术后无疼痛组和术后疼痛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AUS评分、手术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疼痛组和术后疼痛组患者在年龄、筋膜受损、椎体中间高度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术后感染、骨水泥渗漏、骨密度、椎旁肌脂肪变性、IVC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筋膜受损、椎体中间高度恢复不足3.00 mm、骨密度<3.5 g/m3、骨水泥渗漏、椎旁肌脂肪变性2~4级、有IVC为影响老年VCF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筋膜受损、椎体中间高度恢复不足、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有椎管内真空裂隙征、椎旁肌脂肪变性程度较高可能是老年VCF患者椎体成形术后发生疼痛的主要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影响因素

    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徐晶晶吴海燕陈晨武晨晨...
    1759-1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2月-2024年2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治疗的160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术后POFS发生情况,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共病情况、吸烟饮酒史、营养状况、肋骨骨折数、术后睡眠障碍、术后抑郁和焦虑、术后疼痛,以及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总蛋白(TP)水平.对影响患者术后POFS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的160例患者术后出现POFS为40例,发生率为25.00%(40/160),其中重度疲劳4例、中度疲劳10例、轻度疲劳26例.非POFS组和POFS组患者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肋骨骨折数、血清TP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GNRI评分、aCCI评分、术后睡眠障碍、术后抑郁焦虑、术后疼痛评分及血清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GNRI评分、aCCI评分、术后睡眠障碍、术后抑郁焦虑、术后疼痛评分为患者术后发生PO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POFS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互相交叉,针对年龄、GNRI评分、aCCI评分、术后睡眠障碍、术后抑郁焦虑、术后疼痛等应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降低POFS发生率,以期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

    老年肋骨骨折术后疲劳综合征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后外侧微创入路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杨学军李国林曹文军刘亚业...
    1764-1767,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后外侧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应激、髋部功能和步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4年1月郴州一九八医院治疗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2组均行后外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以后外侧常规入路,观察组以后外侧微创入路.比较2组临床指标值、疼痛程度、髋部功能、步行能力.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与F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Berg评分、姿态稳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较好,降低其疼痛程度,髋部功能恢复及步行稳定度更好.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微创入路疼痛髋部功能步行能力

    基于专科质量评价体系的干预模式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应用研究

    季长高梁媛贾国红李琦...
    1768-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以"结构-过程-结果"的三维质量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探讨基于专科质量评价体系的干预模式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108例老年患者,依据患者采取的不同干预措施分为观察组(n=54例)与对照组(n=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专科质量评价体系的干预.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入院评估达标率、基础护理达标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专科护理达标率、心理护理达标率和院外延续管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物理环境、护理技术、沟通、护理、安全、指导和满意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专科质量评价体系的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专科质量评价体系三维质量模型护理满意度达标率德尔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