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区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区建设
老区建设

刘清荣

半月刊

1005-7544

lqjs8970@sina.com

0791-88592830 88596434

330077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老区建设/Journal Old Liberated Area BuiltCHSSCD
查看更多>>研究老区建设的综合性刊物。旨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老区,面向改革,研究老区发展战略,探索老区建设的新路子,总结交流老区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沟通老区与各方面的联系渠道,传播老区建设的信息,介绍有关科技知识和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进路

    余鹏峰钟芳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不断强调的重点,财经人才法治教育是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可靠人才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将其融入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当前,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存在理念不先进、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均衡、方法不得当、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更新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理念,健全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内容,改进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方法,完善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评价.

    习近平法治思想财经人才法治教育课程体系财经人才法治教育

    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视域下贫困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国秋刘孝杰蓝辉贾亦真...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保障扶贫作为一种有效的帮扶制度,通过减少贫困人群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来满足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基于2020年发布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数据匹配,利用回归方法对匹配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享有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对贫困老年人是否有充足的医疗服务存在统计学差异,医疗保障扶贫政策使贫困老年人有更充足的医疗服务.研究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视域下贫困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改善贫困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建议.医保帮扶中应加入心理咨询和治疗,完善心理疾病医保体系;发挥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乡村振兴与医疗保障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提高政策的长期效果.

    健康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贫困老年人

    论湘鄂赣苏区的奋斗实践及革命精神

    曾长秋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鄂赣苏区是多支红军部队的诞生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六个主要红色战略区之一.苏区军民坚持长达十年的艰苦卓绝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经验.这里不仅从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即开始创建根据地,也是全国最早进入、最晚结束三年游击战争的区域.它生长和积蓄了自身的武装力量,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其他苏区的斗争,书写了自己的光辉历史,并为苏区精神增添了颇具特色的湘鄂赣革命精神的内容.

    湘鄂赣苏区奋斗史建党建政建军实践湘鄂赣革命精神

    航空报国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的耦合性探析

    祖彦李林桂谢冰刘丽...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报国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航空、航天人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培育的伟大精神,是航空、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育人价值.航空报国精神与载人航空精神饱含历史、实践、时代三重维度的逻辑耦合,蕴含了航空、航天人特有的进取精神、高尚品格、强国信念,是新时代建设航空、航天强国的精神力量,筑牢中华文化自信自立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撑.新时代新征程要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建设航空、航天强国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航空报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价值耦合精神价值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江西乡村振兴的效应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

    周才云金昊轩
    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1年江西11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江西乡村振兴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江西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江西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影响中存在显著异质性作用,在高城镇化地区促进效果更好.因此,需要加快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平衡发展;搭建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充分发挥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作用;增强金融法制化监管,避免数字金融风险发生.

    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数字基础设施产业结构

    价值·掣肘·对策: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三重探究

    江玲易开刚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对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生活环境改善、精神价值强化、党建效能提升五大价值,剖析当前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在主体、介体、环体的三大维度掣肘,探索提炼"讲 好故事""讲好 故事"以及"好 讲故事"三条实践路径,以期实现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价值意蕴路径探索

    延链补链强链视角下,擦亮"千年瓷都"名片的路径探析

    肖静汪淑晨张思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景德镇虽具备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的现实基础,但目前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新赛道布局"缓"、产品创作趋"同"、贴牌现象不"止"、高层次人才"缺"等制约因素.景德镇应从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通过做大做强"产业链"、补齐"创新链"、做优"人才链",打造出"千亿级陶瓷特色产业集群""高能级陶瓷产品创意平台""世界级陶瓷人才聚集高地",进而把"千年瓷都"名片擦得更亮.

    景德镇千年瓷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

    交旅融合下赣粤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以江西段为例

    阳达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粤运河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黄金水道.自秦汉以来,国内逐渐形成了以大运河、长江、鄱阳湖、赣江和北江为南北纵向的水路交通要道,沿线的九江、南昌和赣州等也成为连接岭南、中原和京城的重要节点城市.古代来往客商、文人等行走于赣粤运河,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近代以来,运河沿线也保留了众多的红色文化遗迹.由于文化景点关联不多、宣传力度不够,赣粤运河及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影响不大.在国内航运及运河交通备受重视的背景下,大力保护和开发赣粤运河江西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省际文旅产业发展、打造赣粤运河文化品牌、推动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赣粤运河江西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价值功能、实践困境及提升路径

    李弘雯熊文瑾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赋予基层立法联系点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助于构建双向互动的立法模式、畅通民意立法表达的渠道,进而有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当前,各地不断探索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其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立法联系点宣传力度有待增加、立法信息员法治素养有待提升、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应着力从完善立法联系点设置、加大立法联系点宣传力度、加强立法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立法建议反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基层立法联系点价值功能提升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

    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创新——以张曼君导演的红色四部曲为中心

    陈丽芬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戏曲如何适应现代化的进程、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百年来地方戏曲现代化的重要研究命题之一.越是有着悠久历史与深厚积淀的传统剧种,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瓶颈也越多.在此语境下,张曼君导演的赣南采茶戏红色四部曲《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一个人的长征》,以打通戏曲、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皮影、杂技等多种艺术样式的杂家姿态,使传统戏曲舞台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其丰富新颖的舞台样式背后又既延续着传统的文化血脉,又彰显着现代性的品格,让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赣南采茶戏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的现代再生.

    张曼君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