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新纪录种:波密杓兰

    张金魁林鹏程周党卫角杰本...
    65-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杓兰属分布物种。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法对杓兰物种分布点进行详查,并提供其地理信息、形态描述和照片。结果表明: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兰科植物新纪录种——波密杓兰(Cypripedium ludlowii Cribb),共发现3个居群约200株。波密杓兰为首次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发现,为青海省兰科植物新纪录种,该物种的发现为青海兰科植物增添了新的研究资料,也侧面反映出近年来三江源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明显成效。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新纪录种波密杓兰

    滇池敞水区和湖滨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张志中鲁斌董晋延郭艳英...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2022年开展滇池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动物物种种类、密度与生物量、群落结构相似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隶属4门8纲20目32科,敞水区26种,湖滨带54种。敞水区平均密度167。76 ind。/m2,湖滨带平均密度160。88 ind。/m2。软体动物生物量占比较高,节肢动物生物量湖滨带大于敞水区,环节动物生物量敞水区大于湖滨带。敞水区和湖滨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性显著,优势种差异大。敞水区底栖动物丰富度分布较湖滨带均匀,湖滨带底栖动物多样性较高但丰富度分布相对不均匀。以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分级,敞水区点位5%为"良好",95%为"中等";湖滨带点位41%为"良好",47%为"中等",6。0%为"较差",6。0%为"很差"。以Pielou指数评价分级,敞水区点位5%为"优秀",95%为"良好";湖滨带点位5。9%为"优秀",70。4%为"良好",11。9%为"中等",5。9%为"较差",5。9%为"很差"。以期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监测及针对性开展区域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性资料参考。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群落结构差异

    洞庭碧螺春茶叶生产净碳足迹估算研究

    俞文生杨大强陈君君郑俊华...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市吴中区是洞庭碧螺春茶叶的原产地,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当地农业的重要发展产业之一,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地茶园的碳排放量和碳汇能力尚未明晰。以吴中区17个生态茶园的生产物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基于净碳足迹的研究方法,估算了茶叶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汇能力,并据此进行了低碳生态茶园的发展分析。结果表明:在苏州市吴中区17个茶园的生产过程中,上游农资投入所产生的总平均碳排放量为27410。33kg CO2eq,因肥料施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为90。94%,劳动力、农药和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131。48、204。92、147。71 kg;茶园生态系统所固定的总碳量为38632。77 kg CO2eq,其中茶园的平均净碳足迹为-11222。44 kg CO2eq,单位面积碳足迹为210。15 kg CO2 eq/亩,可有效固定环境中的温室气体,起到固碳增汇效果。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可知,当地茶园在固碳方面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应通过优化茶园肥料施用、加强生态茶园理念推广和专业人员的作业能力以及建立生态茶园碳汇方法评价体系等来实现洞庭碧螺春生态茶园的未来低碳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洞庭碧螺春茶叶产业净碳足迹碳排放减排潜力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都江堰市生境质量评价

    冉茂莹林玲魏佳洁
    84-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010年、2016年、2022年3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综合评价都江堰市12年间的生境质量。结果表明:①2010-2022年都江堰市遥感生态指数RSEI的值分别为0。565,0。514,0。689,总体增幅达到21。95%;②研究区2022年较2010年生境质量改善的区域面积为685。4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97%。退化区域的面积为319。2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55%。

    遥感生态指数主成分分析土地利用类型

    修文县1963-202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王立琳罗梅王刚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63-2020年贵州省修文县日照时数数据,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修文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均日照时数为1257。5 h,年日照时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46 h/10 a;春、夏、秋、冬四季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与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4-9月份期间,日照时数相对较多;且年日照时数在200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9月份日照时数于2017-2019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均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

    日照时数M-K检验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

    基于不同特征选择方法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以平江县芦头林场为例

    李富宇龙江平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地上生物量(forest 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森林生物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湖南省平江县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实验林场为研究区(以下简称芦头林场),结合2021年采集的50个样地调查数据,基于Sentinel-1 SAR数据与DEM数据,提取后向散射系数、纹理与地形因子作为自变量,结合前向特征筛选,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和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XGB)算法建立研究区森林AGB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整体上XGB模型优于RF模型。使用全部特征的RF和XGB模型的R2分别为0。17和0。25,RMSE分别为49。50 t/hm2和51。91 t/hm2。在特征筛选后,模型的估测精度均有提升:使用RF特征重要性的特征筛选的模型R2为0。26~0。31,RMSE为47。37~49。10 t/hm2;使用XGB特征重要性的方法更优,R2为0。34~0。42,RMSE为43。48~46。19 t/hm2。研究区的最优模型为基于XGB特征重要性的XGB模型,R2为0。42,RMSE为43。48 t/hm2,研究区的森林AGB总量为8。51×105 t。特征筛选后的森林AGB估测模型精度有所提升,可为林业部门在监测森林资源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

    森林地上生物量Sentinel-1随机森林XGB特征选择

    基于CiteSpace对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研究现状分析

    王雨晴满达黄国军夏喜锋...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原区地上生物量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改变,探明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研究现状对草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iteSpace软件在CNKI数据库中对"草原"和"地上生物量"进行检索,共检索出有效参考文献1252篇。结果表明:"草原"和"地上生物量"作为关键词的研究在2005年后发文量逐渐增加,每年基本介于20~91篇,2012年后发文量均达到60篇以上。关键词突现分析中,季节动态出现时间最早且研究时间最长(1987-2010年),随年份变化,基本从宏观(如:气候变化、植被恢复、围栏育封)到微观研究(群功能、土壤理化性质、氮添加)变化。该领域目前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生物量、天然草场、物种多样性、羊草、氮添加、退化草甸草原、多样性指数、放牧率和草地类型方面。通过从发文趋势、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客观真实地了解目前草原地上生物量现状问题,给草原保护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未来对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研究需重视不同区域的不同因子导致的草原退化,综合考虑气候—植被—土壤—人类活动的耦合作用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CiteSpace草原地上生物量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城市街道可吸入颗粒物扩散模拟研究

    胡伟张玲玲
    107-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南京市街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连续监测数据,用OSPM街道峡谷模式对可吸入颗粒物扩散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吻合比较好,实测平均浓度和模拟平均浓度分别为0。135 mg/m3和0。139 mg/m3,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2=0。5898。高风速条件下OSPM模型的模拟效果要比低风速条件下好,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6和R2=0。4082。OSPM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街道峡谷中污染物扩散的基本规律。

    PM10扩散模拟OSPM街道峡谷

    新疆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特征分析

    黎泽民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魅力,更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掌握新疆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优化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促进阿勒泰市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2019-2020年大气中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PM10、PM2。5、二氧化硫(SO2)及臭氧(O3)6项污染物指标数据,运用6项空气污染物浓度达标率、6项污染物单项指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方法,对该湿地公园空气质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9-2020年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6项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值减少的是CO、NO2和O3;6项空气污染物中CO和NO2浓度达标率均为100%,SO2和O3浓度达标率呈增加趋势,而PM10和PM2。5的浓度达标率呈减少趋势;②2019-2020年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空气6项污染物单项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式上升趋势,PM10为空气首要污染物;③2019-2020年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有所提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类别为优。

    空气质量气象要素污染物单项指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十三五"时期广西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及重点区域分析

    潘秋玲潘润西刘维明
    116-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广西"十三五"时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科学谋划广西"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利用综合指数法和变异系数法重点对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广西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污染级别以轻度污染为主,PM2。5仍是影响广西大气环境质量最主要的污染物,且臭氧污染呈上升态势,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凸显;"十三五"期间,广西14个地级市的PM2。5浓度变异程度分布较不均匀,O3浓度变异系数总体较PM2。5浓度小。空间分布上呈现沿海三市及桂西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桂林、柳州、来宾、贵港、玉林、梧州及南宁这一传输通道上的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需重点关注。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变异系数"十三五"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