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阳市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及污染源区分析

    杨敬婷王艳妮谢凯夫彭科曼...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收集和整理贵阳市监测站点所得数据,对贵阳市2023年各污染物浓度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污染程度及变化规律。2023年贵阳市春季和夏季,受降雨洗净效应,颗粒物较其他季节偏低,但光照和温度升高导致臭氧浓度达到年内高峰,特别是碧云窝站点记录的105。66 μg/m3。秋冬季节,人为活动及大气逆温增加了污染物浓度,红边门站点PM2。5达40。19 μg/m3,中院村PM10最高达59。59 µg/m3,显示出工业和交通活动对污染的显著影响。同样,SO2和NO2浓度在冬季显著上升,SO2最大浓度出现在中院村达17。90 μg/m3,NO2最大浓度出现在市环保站,为25。50 μg/m3。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PM2。5与PM10、SO2与NO2呈现极强正相关,CO与PM2。5、PM10、SO2、NO2相关系数为0。575~0。608,反映交通和工业燃烧是其主要来源。O3与其他污染物关联性较弱,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SO2与PM2。5、PM10强正相关,可能与硫酸盐生成有关,而NO2与PM2。5、PM10、SO2相关性强,强调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对污染浓度的重要影响。通过对2023年污染天潜在源区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源主要来自西南方向,利用PSCF与CWT分析确认了长距离污染物输送路径,尤其是广西自治区西 乡塘区和武鸣县大气污染物输送在此次污染事件中影响显著,最大贡献浓度为107。74 μg/m3。旨在为贵阳市的空气质量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指导和政策建议,为制定科学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

    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性分析潜在源区贵阳市

    宜兴市东北部秋季VOCs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王孝明
    129-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秋季在宜兴市东北部区域利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快速在线监测系统(TH-300B)对大气VOCs进行连续在线监测,以了解其化学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宜兴市东北部区域秋季大气VOCs中平均质量浓度最高的前10种VOCs组分依次为甲苯、间/对二甲苯、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1,2-二氯乙烷、乙烷、氯甲烷、乙烯和乙炔。宜兴市东北部区域秋季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贡献最高的前10种VOCs组分中,芳香烃类物质OFPs贡献占比(73。37%)>烯烃类物质OFPs贡献占比(19。24%)>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类物质OFPs贡献占比(7。39%)。宜兴市东北部区域秋季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贡献最高的前10种物种全部是芳香烃类物质。通过特征VOCs组分相关比值分析法,该区域秋季苯和甲苯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溶剂涂料排放,丙烯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异戊烷和正戊烷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

    焦作市颗粒物与臭氧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何恩明王荣华王鑫李小超...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进程。颗粒物(PM2。5和PM10)与臭氧分别是我国北方城市秋冬季(1-3月份和10-12月份)与春夏季(4-9月份)的重要污染物。分析了 2020-2023年焦作市颗粒物和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了焦作市5个国控监测点颗粒物和臭氧浓度与300 m和600 m缓冲区内春夏季植被、建筑等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近4年焦作市颗粒物浓度呈小幅度下降趋势,但臭氧浓度有反弹趋势;②焦作市颗粒物浓度呈现春夏季低,秋冬季高的变化趋势;臭氧浓度则呈现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变化趋势;③焦作市国控监测点之间的颗粒物或臭氧浓度具有显著差异;④环境要素对污染物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在600 m缓冲区内,春夏季节,PM10浓度与植被覆盖面积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臭氧浓度与不透水地面(包括主要道路、广场、塑胶场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在300 m缓冲区内,秋冬季节,PM10、PM2。5浓度与低层建筑、主要道路和广场的面积之和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增加植树造林、减少不透水地面建设等措施降低城市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

    颗粒物与臭氧时空差异性环境要素焦作市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5-羟甲基糠醛工业废水的研究

    王健荣静张伟胡曼曼...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5-羟甲基糠醛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以乳酸杆菌基因(mob)组DNA为模板,运用PCR扩增到编码乳酸球菌的基因(a-als),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克隆载体PET28a-moals,在E。coli TM109中成功表达。在限制性活性污泥中,通过发酵改性,使活性污泥细菌群中的目标菌改变成为优势菌,高效去除污染物,工业废水处理后回用,实现零排放。该方法是解决生物基产品工业废水的高效新方法,可以在化工、生物制药、功能性材料和其他相关行业推广应用。

    重组基因工程菌5-羟甲基糠醛工业废水改性活性污泥

    基于复合人工湿地处理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尾水案例分享

    赵艳红陈建飞安蕾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日渐增加,水产养殖也由粗放式的养殖模式逐步发展为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基本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然而其也对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与问题。常见的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生态法。其中生态法由于其单位水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运维方便而被广泛地应用,基于此,梳理了以复合人工湿地为主体工艺处理某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尾水的设计思路及预期实施效果,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复合人工湿地设计思路

    许昌市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调查及生态净化方法研究

    侯刚侯艳锋黄文瑞谷慧珍...
    151-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西湖、东湖和鹿鸣湖等城市景观湖泊为研究对象,对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5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鹿鸣湖和东湖TN含量未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TN≤2 mg/L);鹿鸣湖和西湖TP含量未超出地表水Ⅳ类标准(TP≤0。1 mg/L);3个湖泊CODMn含量均未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CODMn≤4 mg/L);3个湖Chla含量比较为:西湖>东湖>鹿鸣湖,且西湖有3个采样点超过10 mg/m3;SD均值比较为:鹿鸣湖(2。15 m)>西湖(1。09 m)>东湖(0。73 m)。在此基础上,采用黄昌蒲和鸢尾开展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发现2种水生植物均能有效降低水体营养成分,净化后水体中的TN、TP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其中黄昌蒲对TN的去除率可达95。50%。鸾尾净化效果低于黄菖蒲,但与对照相比,对TN、TP的去除效果依然明显,因此认为鸢尾有潜在的污水净化能力。

    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净化实验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BD镇为例

    张影
    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吉水县八都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及对策。通过对水源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了水源地管理中存在的划定不科学、水质监测方法不完善和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影响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管理政策、监测体系和工业污染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权重分别为0。25、0。20和0。18。基于这些关键因素,构建了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包括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农业活动管理、生态修复和城市化管理等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农业和城市化管理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水源地的保护水平,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供水。

    水源地保护可持续利用生态修复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磷的方法研究

    张元莎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其他因素导致总磷测定时的误差,确保总磷测定结果准确性,为科学改善水质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撑。通过钼酸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测定水中总磷的影响因素对比试验分析,研究水中总磷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分析试剂、玻璃器皿的清洁程度、pH值、保存条件、显色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钼酸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测定水中总磷可用市售合格的溶液进行实验;玻璃器皿需用5%的硝酸浸泡并清洗干净;水样pH值对结果影响不大;样品采集后常温加酸保存,且在24 h内完成分析;显色时,温度应控制在20~30 ℃显色15~30 min,如果温度≤13 ℃,可以在20~30 ℃水浴显色15 min。

    准确性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总磷主要影响因素

    典型印染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

    向鸿燕马晓阳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调查印染企业遗留地块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以典型印染企业为研究对象,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对地块历史生产情况及污染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地块潜在污染物、污染途径、潜在污染区域,通过调查监测方案制定、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等工作得出结论。结果表明:本次采集的45个土壤样品、4个地下水样品中,各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均低于相应标准限值,表明该印染企业在历史生产过程中,对地块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影响较小,满足后期规划用地要求,无须继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工作。

    印染企业污染状况土壤地下水初步调查

    某储油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

    陈林梅李超马杜娟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某储油库地块停止运行拆除后处于闲置状态,未来规划为教育用地(A31)、公园绿地(G1)及道路(不包括社区公园和儿童公园)。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需对地块开展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经调查,地块内土壤存在砷、铅和石油烃(C10-C40)的污染。因此对地块的污染情况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得出土壤中砷、铅和石油烃(C10-C40)对未来地块作为第二类用地情景下人群健康风险均不可接受,需开展下一步的修复工程,需风险管控/修复范围总面积为10177。19 m2,风险管控/修复总方量为29395。54 m3。该案例为储油库类似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提供了有效参考。

    储油库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