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镇排水系统溢流监测技术难点及策略研究

    匡发国巫坚敖良根李蕊言...
    134-13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溢流频次是评价排水系统溢流及整改效果的关键,为提高溢流频次监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并减低溢流监测成本,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原理的溢流监测技术。该技术以排水系统溢流水作为推动力触发微动机械开关并记录溢流频次、溢流时间等参数,具有能耗低、成本低、安装环境要求低、设备利用率高等优势,可大规模运用于智慧排水系统的溢流监测子系统。提出了水动力溢流监测的技术路线,技术路线由溢流事件、设备感知、综合分析3部分组成,可为确定溢流污染控制目标、溢流整改措施、水处理设施规模、溢流整改效果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撑。

    溢流频次溢流监测智慧排水

    湖北地区居民对甲醛与二氧化碳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陈晨王子悦李宇翾翁梦媛...
    138-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室内空气质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甲醛和二氧化碳污染空气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实行这类气体的吸收和净化势在必行。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调查了湖北地区居民对甲醛与二氧化碳危害的认知现状以及对于购置相关净化装置的意愿,运用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群体不同对甲醛危害的认知情况和购置空气净化装置的意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北地区居民普遍对甲醛和二氧化碳的危害了解不足,不同群体的认知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了解危害后绝大多数居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在家中安装相关净化装置。与此同时,也要推进二氧化碳和甲醛净化装置的普及。

    甲醛二氧化碳危害净化回归分析湖北地区

    西安市一次重度污染天气特征及污染过程分析

    刘慧娟董思源韩勇秦杰英...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西安市重度污染天气下气象因子的作用和污染物的传输特征,以2022年11-12月西安市一次典型细颗粒物(PM2。5)重度污染过程为例,基于西安市及其周边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相对湿度、温度、风速及风向等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手段进行了污染天气过程特征的综合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主要是由PM2。5所致,同时与CO及NO2呈较强的相关性;静稳天气下的高湿度和低风速条件是造成此次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本地污染源排放外,运城市和渭南市对于西安市PM2。5传输贡献最为显著。

    污染天气细颗粒物气象条件聚类分析

    通风竖井对隧道内CO扩散速率的影响

    刘卫彬孙三祥丁朝阳陈霄汉...
    1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隧道内CO扩散速率的研究,试验选用物理隧道模型,通过传感器测量在开关不同数量、位置的竖井时隧道内CO浓度,计算分析CO在隧道内的扩散速率。根据试验结果可知,竖井的位置是影响CO的扩散速率关键因素,单竖井时,竖井位置于越靠近隧道中间区域,CO扩散速率越高,平均扩散速率0。1818 mg/(m3·s),是不开竖井的5。81倍;双竖井时,竖井位置处于隧道进口与中段时,CO扩散速率最高,平均扩散速率0。3044 mg/(m3·s),分别是其他2种工况的1。63倍和1。66倍;三竖井时,竖井分散处于隧道进出口与中段时,扩散速率最优,平均扩散速率0。406 mg/(m3·s),是双竖井的1。33倍,单竖井的2。23倍。

    隧道模型竖井CO扩散速率

    2019-2023年杨浦区VOCs分布规律研究

    袁凰殳祉懿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PM。 5和臭氧的前体物,通过控制VOCs,可加强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整理并分析了杨浦区内现有的2个VOCs站点近3年的VOCs-36监测数据,同时结合VOCs走航数据,分析近年来杨浦区VOCs的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固定站点烷烃类占比最高,且比例逐年增高;②走航结果显示道路VOCs主要受油品挥发影响,主要占比物质为含氧含氮烃(26%)、卤代烃(22%)及烷烃(21%);③杨浦区VOCs问题受内部和外部双重影响,本地源主要包括一些道路交通、4S店维修排放、企业生产排放等。外部源为夏季浦东新区高桥石化的排放。

    环境空气VOCs走航

    巴东县主要空气污染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杨登陈英周艾军王卉...
    165-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2023年,恩施州巴东县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为98。1%、98。9%、97。8%、96。7%,主要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21、19、26、26 μg/m3,环境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从巴东县城地理位置、气象资料以及三峡库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分析,分析了巴东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巴东县城区所处的谷地形和三峡库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其特有空气湿度较大、风速较小等气象因素,使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沉降。并针对其提出了开展跨市区域联防联控、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建立预警机制预防重污染天气等建设性意见,为之后巴东县的空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污染AQI气象因素巴东县

    龙涧溪地表水体浮游生物群落调查与水质评估研究

    周旭东罗俊陈潇钟舒婷...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非常重视长江水体的保护,党的"十八大"提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沱江下游末端支流龙涧溪河段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7-12月分别在上中下游选取3个断面,对其水生浮游生物种类、数量、群落组成等指标进行调查检测,并根据浮游生物组成和数量变化情况对龙涧溪水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龙涧溪水体中包括浮游植物8门,浮游动物3门。浮游植物包括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隐藻门(Crypt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及绿藻门(Chloro-phyta),优势种以硅藻门为主、占11。98%,其次是隐藻门、蓝细菌门;浮游动物有3门,分别为原生动物门(Protozoa)、轮虫(Rotifer)、枝角类(Cladocera),占比分别为34。7%、8。8%、1。7%,优势种为原生动物门。②浮游生物平均密度为1。444 × 107cell/L。③统计计算出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282、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500、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1。160,经综合评估可知调查河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群落结构较简单,总体表现为中度污染、一般级别水质。建议加强对龙涧溪沿线排污口的排查和管理,加强农村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建设,继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龙涧溪浮游生物群落调查水质评估

    基于MIKE11水环境容量计算及其应用进展

    钱益武程雨涵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环境容量在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传统的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基于静态条件下枯水流量进行计算,存在着单一计算条件、水环境容量评估不足等缺点。相较于传统模型,MIKE11水质模型在评估水环境容量时更全面精确,其囊括水文变化、污染物衰减、底泥特性和稀释作用等因素,提供了更可靠的结果。阐述了 MIKE11水质和水动力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 MIKE11水环境容量的评价方法。分析了 MIKE11水质模型计算的动态水环境容量目前的应用现状与未来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技术方法和数据支撑。

    MIKE11模型水环境容量污染评估污染负荷动态评估

    城市初期雨水径流管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东斌孙志强薛强吴贝...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控城市初期雨水径流能够改善雨水水质、削减城市面源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对水环境保护、城市雨洪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在初期雨水径流管控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源头削减、传输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技术可以改善初期雨水水质,控制雨水径流污染,但仍需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管控初期雨水径流,提出3点建议:①完善初期雨水径流控制评价体系,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②形成合理的从源头-传输-末端的初期雨水径流全流程治理体系;③在工程实践中选择适宜的初期雨水径流管控技术或多技术的组合。

    初期雨水径流管控技术源头削减传输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同步脱氮除磷

    李晓帆吕威唐辰鑫岳琼...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黄铁矿的自养反硝化(PAD)工艺具有成本低,产泥量少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前景的低C、N比废水脱氮除磷技术。然而,与其他硫基自养反硝化(SAD)工艺相比,PAD的动力学较慢,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此,构建了黄铁矿、硫单质为填料的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PSAD-BF)和黄铁矿为填料的硫化钠驱动的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SAD-BF),PSAD-BF的硝酸盐去除负荷和去除率均高于SAD-BF,FeS2和S0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速了反硝化过程并维持了酸碱平衡,减少了硫酸盐的产生,同时通过生成FePO4和Fe3(PO4)2(OH)2去除磷酸盐。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在HRT为3~12 h时,PSAD-BF对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90%~100%,最高反硝化速率可达600 mg/(L·d)。PSAD-BF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实现铁硫耦合自养反硝化除磷的工艺。

    黄铁矿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硫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