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衡阳市农村产业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胡雪晴陈国生祁惠
    235-24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既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代表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构建衡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旨在促进衡阳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以实现衡阳农业高质量的发展。以衡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应用AHP法构建了衡阳市农村产业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衡阳市三产融合综合评价权重值比较为:农业多功能性发挥B2(0。3847)>农业产业链延伸B1(0。3847)>经济效益指标B4(0。1328)与社会效应指标B5(0。1328)>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B3(0。1095)。从总权重值来看,影响区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本地农民工劳动力与农村总劳动力人数比例C10(0。1530)和农村二、三产业就人员占就业总人数比例C8(0。1530),其次是农产品加工业投资量与农业投资金额比重C3(0。086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比C22(0。0655)和农业文化遗产C9(0。0651),再次是农村地区居民工资性及财产性收入比例C19(0。0508)和农业人均纯收入增长速率C20(0。0508),这些因素的总权重都在0。05以上,影响因素最弱的是农业从业劳动力数量与总劳动力数量比重C6(0。0092)、农村地区公路密度C15(0。0060)和化肥及农药使用强度C11(0。0062)。基于此,建议:发展农村合作社;增强农民同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的意识;优化新型主体的融资环境。

    农业高质量评价指标衡阳市

    洞庭湖流域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

    易佳敏王金龙孙靖怡吴雯娟...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1-2018年洞庭湖流域28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关系及演变趋势。实证得出:流域内的城镇化水平和生态韧性水平逐年递增;城镇化子系统中,经济城镇化贡献最大;生态韧性子系统中,抵抗力贡献最大;整体耦合协调度经历了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良好协调发展3个阶段;各地区协调基础良好,耦合协调度呈现良好协调和中等协调的城市逐渐增多。提出了提升流域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加快产业绿色化发展进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等相关建议。

    洞庭湖流域城镇化生态韧性耦合协调

    面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县级森林资源价格研究——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为例

    张新仁叶江霞黄韬
    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尺度森林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建设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微观层面县域森林资源图斑清查价格缺失,以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为例,根据林地类型和林木类型,基于图斑地理区位及森林资源特征,借助GIS空间分析,计算森林图斑相对于全县森林资源分异的价格调整系数,确定图斑清查价格,并制作专题地图,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资源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距离县驻地越远的图斑价格越高。总体上,林木价格高于林地价格,研究区林地平均价格为1600。22元/亩,林木平均价格为3104。92元/亩,森林平均价格为2307。57元/亩。研究建立了县级森林资源图斑价格方法体系,确定了每一图斑清查价格,对于科学、客观核算县域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并对优化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建设,以及探索地方资产清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清查价格体系森林资源图斑价格

    基于LMDI-STIRPAT模型的黄河三角洲"碳达峰"预测

    朱开翔王菡夏璐瑶李翊菲...
    256-26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长期挑战,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对全球环境变化和促进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为研究区域,通过LMDI模型对东营市的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采用STIRPAT模型对东营市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效应在影响东营市碳排放量的特征因子中是主要的抑制因素;经济发展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对东营市的碳排放量起促进作用,是主要的促进因素;情景预测结果显示,优化情景和低碳情景下东营市可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分别在2027年和2029年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为10638。63、10799。35万t。指出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战略是黄河三角洲在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的重要保障。

    碳排放LMDI模型STIRPAT模型黄河三角洲

    "双碳"目标下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王泳博赵丽莹刘天竞祝洪章...
    262-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下,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采用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为样本,引用上海华证评分内容衡量企业ESG表现,实证分析ESG表现情况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可得企业ESG表现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公司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参考数据实证结果,结合ESG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当前我国ESG评价体系数据质量有望提升,同时应加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价维度,提高上市公司对ESG数据的认知及敏感度,以助于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厚植我国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ESG企业绿色创新公司治理

    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权重确定——以陆良县为例

    王朝贵李正亭
    268-273,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云南省陆良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以陆良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农业的具体情况,采用德尔菲法,由8位相关专家进行群体决策,最终确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3个维度,以及3个维度下的15个评价指标,并由专家确定各指标分值,进而构建出该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明确了各指标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进而降低了有关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进一步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以及评价其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所有指标中权重最大,其次是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恩格尔系数,这3个指标同属于准则层中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权重在准则层中也高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出了在专家判断中,评价某地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看该地农业产生的社会效益,即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

    农业现代化云南陆良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水平测度

    基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巴中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文艳
    274-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找出巴中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巴中市2002-2022年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1单位变化将分别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548。9942和-65。464单位变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人口增加、人力资本提升、政府加强财政支持会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建议:巴中市立足于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科技》投稿须知

    《绿色科技》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