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历史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刘文君

月刊

0457-6241

022-23332330

300051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

历史教学/Journal History Teac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沟通学术与基础教育,力图将史学研究产生共识的成果及时介绍全中学历史教师。本刊关注前沿的课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在史学刊物中独树一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学历史教学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思考

    杨昊杰何成刚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推动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历史教师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教学中自觉运用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重大主题和社会热点,注重科学性、整体性和适切性,采取常规融入、议题式教学等策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教学常规融入议题式教学法

    于友西老师访谈录:"中学历史教学法"学科发展史

    于友西杨朝晖
    14-19页

    于西友中学历史教学法学科发展

    新修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李恩泉袁从秀
    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课吸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成果,变动多,教师把握难度大.本设计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以史前玉器入手,通过牛河梁、良渚、陶寺等地的考古发现,实证中华文明的起源,分析古国时期从满天星斗向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做到透物见人,透物见史,增进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义务教育新教材中华文明早期国家多元一体

    跨学科试题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启示:兼评2024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孙熙隆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试题命制是高考命题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在具体命题实践中却少有呈现.天津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学科试卷以"人类历史上的海洋活动"为主题,设计了一道跨学科试题.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围绕该题目考查内容维度、主题及素材选择、设问形式、答案及评分标准设定等方面进行评析,提出跨学科试题的命制要坚持统筹设计,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学科融合为背景,呈现真实情境活动任务,全面考查历史学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充分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力求实现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核心素养创新思维高考改革

    高三教学"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研究

    张羽丰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以高三综合复习的视角,总结近5年《历史教学》发表的有关工业革命的文章,贯通高中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教材有关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的表述,深入分析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以选择性必修教材散见各章节的论述为依据,综合观察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联系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概念,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为例,探讨高考复习教学的新路径.

    高中教材高三教学工业革命工业化现代化

    如何教给学生认识法律制度的思想方法——以一节高三复习课为例

    张炎林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给学生史学思想方法是核心素养时代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在要求.本课以"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引领学生透过社会之眼看待法律制度的演进,理解法律制度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进而通过迁移灵活运用史学思想方法,最终获得带得走的能力,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史学思想方法法律与社会高三复习

    基于大历史视野的中学历史主题式教学活动探究

    徐洁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大历史视野架构古代中国纵深的历史长河与广阔的空间背景,从而引导学生宏观探究由区域走向整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成长发展的文明根基,帮助学生从日积月累发生的生产力的质变、经济基础的完善方面,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在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其史学专业基础,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大历史视野主题式教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改进对历史概念阐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S省Y校高一学生为例

    何昊阳方云华王雄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高中环境中,这一转变非常艰难.本研究选择学业成绩存在差异的高一两个班级作为准实验样本,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在连续的两节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上实施,并且在每节课的前后都进行历史概念阐述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采用以教师中心为主的教学方式后,历史概念阐述能力评估的三个维度均未出现显著差异;采用以学生中心为主的教学方式后,有两个维度出现了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作为关键能力之一的历史概念阐述能力培养,需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多样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传统讲授法无法对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起到促进作用.而教师的教学改进则需要从观念与技能两个方面入手,并且要关注多种条件因素,才能促使历史概念阐述能力的教学改进取得实质性成效.

    教学改进历史概念阐述能力关键能力

    《历史教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育史研究"专题征稿启事

    《历史教学》编辑部
    71-72页

    书讯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