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历史教学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历史教学问题
历史教学问题

王斯德

双月刊

1006-5636

021-62232334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中3663号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历史教学刊物。旨在交流中学历史教学经验,提供史学信息、论文和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焦历史人物,涵育家国情怀

    胡韵
    172-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讲解历史人物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将有助于建立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情感纽带,帮助学生感悟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更好地涵育家国情怀.本文选取文化使者、家乡名人和战斗英雄三类历史人物代表,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结合地方资源,回归历史时空,帮助学生去感受和感悟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不同的家国情怀内涵.

    家国情怀历史人物创设情境地方资源历史时空

    统摄与引领: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设计探索——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时期的世界"为例

    徐灿华葛俊超
    17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主旨与课时主题分别作为上位与下位的大概念,前者统摄后者,后者支撑前者,使整个单元形成高度统一的整体.单元主旨与课时立意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且契合国家意志.设计者应在单元主旨引领下,对教材进行整合、重构,形成课时立意.学生能否立足单元主旨回答重大现实问题,应作为单元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

    大概念单元主旨课时立意中古时期

    单元间的整合与深度教学——以"清朝版图的奠定"为例

    税光华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朝版图的奠定是一个积累性的统一过程.理解清朝的"大一统"不能仅仅停留于本单元,而应该整合教材前四个单元的内容并作深度分析.即:从课程载体角度认识到中国古代史的教材内容是以大一统的递进积累为主题的;从课程知识角度认识到清朝的统一是在秦汉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基础上积累性完成的.

    清朝版图积累统一过程单元整合

    问题链·结构化·迁移性——基于大概念的"选""必"融通教学

    储天虎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核心主干,也是开展"选""必"融通教学的重要抓手.以大概念的确定作为高三复习课教学的起点,围绕大概念设计问题链,并将其作为突破梯级学习任务的脚手架,实现对历史知识的结构化认知,助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涵育,此即高三复习教学的一种思路.这种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被复制,用其迁移解决类似的历史问题,实现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从高三复习教学思路或模式的形成,到迁移理解把握相似历史问题的过程,是对深度教学的有益探索.

    大概念"选""必"融通教学高三复习课

    高中阶段开设党史专题课程的实践性探究

    王骁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具备充分缘由和条件下,于高中阶段开设校本课程——《中共党史初探》,做好育人方面的实践性探究,通过党史专题课程,提升学生史学素养,增强新时代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

    高中阶段中共党史课程

    澳门历史教育发展简评

    崔健宗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澳门在历史上曾被迫与祖国分离,受到葡萄牙人的殖民统治.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中外文化都在澳门进行交融,这让澳门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异于祖国大陆.早期澳葡政府对华人教育采取不干预政策,使得当时华人教育依赖华人自立学校或教会学校,从而使澳门教育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随着回归的明朗化,澳葡政府开始着手澳门教育的现代化,回归后更是让澳门教育迎来新的变革.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身份认同、家国情怀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变革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相关政策和教材的出现,澳门历史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完善.本文拟梳理开埠以来澳门历史教育的发展,揭示澳门历史教育发展状况.

    澳门历史教育中小学教育发展

    Abstracts

    204-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