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科学
旅游科学

高峻

双月刊

1006-575X

lykx@shnu.edu.cn

021-64322594

200234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12号楼211室

旅游科学/Journal Tourism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学术研究专业期刊。具有严谨的学术内涵和朴实的编辑风格,注重旅游理论与应用研究,力求把握发展脉络,反映业界动态,关注行业焦点,探寻发展趋势。读者对象:主要为院校、研究机构、旅游界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协同效应及空间特征分析

    李志远冯学钢夏赞才牛菁莹...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韧性与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核心议题,促进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深度协同,是长江经济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文章以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测度其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探究二者的协同效应,并分析其动态演化态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整体旅游生态效率水平较高,是主导协同演化的序参量,区域旅游生态韧性有待提升.东部地区属于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双高"地区,但下滑趋势明显;西部地区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均有显著提升;中部地区属于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洼地".(2)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整体协同水平呈现向优质协同发展的趋势.江苏省、上海市、贵州省、四川省属于优质协同区域;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属于系统失调区域.(3)随时间推移,优质协同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在降低,区域协同水平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到"东、西双核突出"再到"西部超越"的空间演化格局.(4)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存在复杂的竞合关系,三大地区也面临不同的协同困境,其中,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新动能不足,中部地区旅游生态系统存在低水平趋同式发展的困境,西部地区需解决旅游业内部发展差距大的弊端.

    旅游生态韧性旅游生态效率协同水平空间特征哈肯模型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数字经济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研究

    唐睿栗明钰
    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新发展阶段旅游业实现动能转换的新动力,作为数字经济和旅游业先发地区,长三角具有研究典型性.文章基于2011年至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利用网络爬虫法、熵权法、空间计量方法等探讨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文章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该作用具有空间扩散效应.而数字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和区域差距导致安徽省和三、四线城市的数字经济空间效应并不显著,且行政壁垒带来的政策偏向性强化了都市圈城市数字经济的"虹吸效应".调节效应检验表明政府行政效率提升、市场潜力扩大对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挖掘数字经济潜能,推动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数字经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长三角溢出效应

    旅游网站机器人客服身份披露和服务属性对顾客满意度的交互影响研究

    张初兵李天歌常颖
    4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技术的发展,旅游网站机器人客服对话质量显著提高,在互动方面和人工客服具有高度相似性.顾客是否知晓机器人客服的真实身份会影响满意度.然而,现有研究较少结合服务属性探究旅游网站机器人客服身份披露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文章利用两个实验讨论了机器人客服身份披露和服务属性对顾客满意度的交互作用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享乐属性的服务中,无身份披露(vs.有身份披露)的机器人客服更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在实用属性的服务中,身份披露对满意度作用不显著.同时,能力感知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与机器人客服身份披露相关的研究,也为旅游网站机器人客服身份披露提供了理论指导.

    旅游网站机器人客服身份披露服务属性能力感知

    作为新主体的"网络公众"——荷兰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在线参与机制

    管永康祁天娇
    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遗产包容性保护的重要环节,传统线下公众参与模式参与途径少、地域限制大、人员组织难的弊端逐渐显露.在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荷兰积极搭建在线参与平台,"网络公众"作为新主体参与到了城市遗产保护实践中,使跨越时空的普遍联系成为可能.文章选取荷兰9个在线参与平台为案例,通过线上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探索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在线参与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叙事"通过"叙事编码-叙事解码-设计专题"的逻辑,将碎片化的个人叙事材料转化为 系 统性的 遗产保护参照,实现了遗产认知的 集体表达;"数字制图"基于"参与-转译-传播-反馈"的循环运作机制,为遗产空间记忆呈现提供了路径.(2)"数字祛魅"与"政策转向"让网络公众参与的技术阻碍趋于消解、参与权利逐步明确,保障了在线参与机制的民主性与公平性.(3)中国可以从"网络公众"参与引导、参与路径、参与正义三个层面学习荷兰的经验,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参与机制.

    遗产保护网络公众公众参与网络媒介荷兰

    变革/交易型领导、组织差序氛围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一个跨层模型的检验

    郑羽蘅高怡幸
    8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自我决定和角色认同理论,通过对43家旅游企业的领导-员工配对调研数据的采集,构建了变革/交易型领导、组织差序氛围对员工亲环境行为影响的跨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对旅游企业员工亲环境行为具有正向作用,而交易型领导则相反;(2)心理授权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变革/交易型领导与员工亲环境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组织差序氛围显著调节变革/交易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结论拓展了领导风格、组织氛围影响员工亲环境行为的跨层次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为推进旅游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组织差序氛围员工亲环境行为跨层模型

    战略节奏推动酒店企业惯例更新的过程与机制——以本土酒店碧水湾为例

    曾国军李浩铭杨学儒
    10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而深刻的转型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应用与发展,如何实现惯例更新成为酒店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议题.文章以本土酒店碧水湾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认知-行动-结果"的理论逻辑,剖析酒店企业通过战略节奏推动惯例更新的动态过程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高管认知是互动行为产生的根源,两者之间存在适配机制塑造战略节奏.高管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形成了经验导向型认知、市场导向型认知和技术导向型认知,而与其相适配的互动行为分别为基于认知引导的互动行为、基于文化桥梁的互动行为和基于业务编排的互动行为.(2)战略节奏推动酒店惯例更新,需循"储势蓄能-调整转变-发展升级"的演化轨迹,在不同阶段呈现"快速度低变异-快速度高变异-慢速度低变异"的战略节奏特征.(3)高管认知和与之相适配的互动行为塑造战略节奏,这一过程作用于组织惯例更新,从构建新惯例制度结构,向形成新惯例 流程数字化,再向固化新惯例业务数字化演变.文章创新性构建并解析了战略节奏推动酒店惯例更新的理论框架,拓宽了战略节奏和组织惯例研究理论,为本土酒店企业转型和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案例借鉴.

    战略节奏组织惯例更新酒店转型认知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