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杨小林

季刊

1674-5043

xbzk@lit.edu.cn

0379-65929273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学府路1号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本校《学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活跃学术思想、增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科技进步”为宗旨。《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本校《学报》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建筑工程材料及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与建筑装修、工程造价、机械工程、汽车制造与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环保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交流;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我们与全国几百所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情报网已建立起资料交换的长期合作关系,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本刊严格按照《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编辑出版,力图精益求精,刊物质量逐年提高。学报编辑部实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做到了业务工作和日常事物管理的全部计算机化。学报还加入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香港“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源、“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源。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增加了学报文章与外界的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J-2A/B卫星高光谱数据的湖泊颗粒态磷遥感估算

    万能胜程宏伟余寒明程佳美...
    1-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HJ-2A/B卫星HSI高光谱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点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CARS算法筛选颗粒态光谱敏感波段,结合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极限学习机(ELM)、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湖泊颗粒态磷遥感估算模型,并进行反演.Pearson-CNN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R2、RMSE、RPD分别为0.765、32.49 μg/L、1.97.这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捕获颗粒态磷光谱特征,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颗粒态磷遥感模型的估计精度,为湖泊磷源监测与评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颗粒态磷环境二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机器学习

    热还原石墨烯电极用于水合肼的电化学检测

    丁小会陈体伟张灏源宋曜霏...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退火技术制备热还原石墨烯,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SEM表征.采用滴涂法将石墨烯悬浮液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水合肼分子在石墨烯电极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CV)测试结果表明,水合肼能够在电极上发生快速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相对于裸玻碳电极,石墨烯电极对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大大提高.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水合肼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4~1.1×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 6),该石墨烯电极有望用于水合肼样品的灵敏快速检测.

    石墨烯水合肼循环伏安法电催化氧化

    布鲁氏菌Th1细胞免疫反应研究进展

    田璐赵世刚高亚汗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可在巨噬细胞和其他宿主细胞中存活,在感染引起宿主的适应性免疫中,Th1细胞免疫反应比体液免疫更为重要.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后,向CD4+T淋巴细胞呈递并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从而激活CD4+T细胞引发细胞免疫,激活的CD4+T细胞进一步分化为Th1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通过JAK2/STAT1信号通路促进白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分泌CXCL9、CXCL10和CXCL11,与Th1细胞上的受体CXCR3结合而趋化更多的Th1细胞分泌IFN-γ,激活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和CTL介导的细胞毒性以限制布鲁氏菌感染,从而形成Th1免疫反应的放大环.对布鲁氏菌在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及适应性免疫中IFN-γ的免疫调节机制、IFN-γ与JAK-STAT通路信号级联的调节及受体所发挥的作用、IFN-γ诱导CXCL9、CXCL10和CXCL11/CXCR3轴发挥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做一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布鲁氏菌病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布鲁氏菌趋化因子Th1免疫反应IFN-γ

    基于NMR的膨润土干燥过程中孔隙水状态研究

    王书齐杨文洲阳明辉田慧会...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GMZ膨润土在干燥过程中孔隙水的演化过程及土-水作用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得到了土体在干燥过程中的T2分布曲线及二维T,-T2谱图.通过干燥过程中孔隙水的T2分布曲线结合SWCC描述了土体孔隙水的演化规律,在干燥过程中,土体中孔隙水从化学势较高的大孔隙到化学势较低的小孔隙依次排出.通过二维T1-T2相关测试,基于核磁共振弛豫色散模型确定了干燥过程中水分子在土体颗粒表面的停留特征时间τs和表面亲和系数等表面动力学参数,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水分子的表面停留特征时间τs随着水势的降低而增加,土体颗粒表面对水分子的吸附性增强,水分子的活动度降低.

    核磁共振技术膨润土二维T1-T2谱图孔隙水土-水作用

    基于板-梁理论的功能梯度材料蜂窝梁组合扭转分析

    张文福杨立繁黄鸿杰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端部作用有集中扭矩的功能梯度材料工字形蜂窝梁为研究对象,基于Vlasov刚周边假设、kirchhoff板力学模型与板-梁理论,通过金属与陶瓷体积分数的幂律分布,得出功能梯度梁的力学性能在厚度方向上呈连续变化,并通过能量变分法推导出蜂窝梁扭转的总应变能.根据作用于端部的集中扭矩,建立总势能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得出蜂窝梁组合扭转最大扭转的理论解.采用ANSYS软件对理论进行检验,利用she11181单元的分层模拟材料特性,计算了 17组不同尺寸的蜂窝梁在端部集中扭矩下的最大扭转角,与理论解进行对比误差在1.61%~3.47%之间.

    板-梁理论组合扭转功能梯度材料蜂窝梁有限元分析

    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分析

    刘宏波叶晓旭魏鲁彬汪凯柄...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的轴压性能,基于合理的混凝土与钢材本构关系,建立了复式矩形钢管中长柱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式与受力特征,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材强度、内钢管直径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的破坏形式主要来自于端部长边与短边的鼓曲破坏,且短边破坏先于长边破坏,矩形钢管对夹层混凝土的约束主要来自角部与短边.在试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夹层混凝土承担荷载大于核心混凝土.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的极限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钢材强度、内钢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有限元模拟轴压承载力

    基于正交设计的复合注浆材料配合比优化试验

    韦海霞刘之葵陶国钲黄能胜...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地基注浆材料稳定性差、早期强度低的缺点,以硅灰、水泥、水玻璃、减水剂为原材料,制备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地基纠偏加固的复合注浆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凝胶时间试验、流动度试验、析水率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水玻璃掺量、减水剂掺量和硅灰掺量3个因素及其3个不同水平对浆液的凝胶时间、流动度、析水率以及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基于各因素对目标参数影响的主次顺序,对每个目标参数在单因素作用下的最优组合进行综合优化平衡,并提出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水玻璃掺量和硅灰掺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显著,综合最优配合比为水玻璃掺量为35%、减水剂掺量为1%、硅灰掺量为15%.

    地基加固注浆材料正交试验材料性能

    高塑限黏土击实曲线分析及预测

    秦刘洋纪静茹张芹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广西地区高塑限黏土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分析了击实曲线干、湿两侧土样的结构变化,并采用四参数方程进行拟合与预测.结果表明:击实曲线形状与击实功类型密切相关,曲线干侧呈现疏松或密实的絮状结构,湿侧则为分散结构.通过最优含水率附近的有限试验数据可以推导出完整的全压实曲线,在已知全压实曲线参数的情况下,只需一个0%含水率的击实试验点,即可准确预测该土样在其他击实功下的完整全压实曲线.

    高塑限黏土击实试验微观结构全压实曲线四参数方程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刚柔耦合机械臂姿态控制方法

    刘文佳郑璐恺周杰李胜...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传统绳驱机械臂绳索驱动本身存在的传动链路长,摩擦、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影响大,传统绳驱机械臂的末端精度较低、控制也更加复杂.为确保运动柔顺性同时具备一定的负载能力,同时具有轻质量、低惯量和高刚度、高精度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传统关节特性并尽量减少电机的绳驱动6关节连续型机械臂,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建立驱动线张力与关节转角的数学模型,以实现机械臂的反馈控制.

    机械臂压力传感器柔性机械臂运动学分析

    多导联ECG多尺度多特征融合估计呼吸率

    任亚飞姚雷博黄向春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速率作为一系列临床诊断的关键生理参数,可预测一些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潜在特征,从应用广泛的心电图中估计呼吸速率具有设备低冗余的优势.从原始心电ECG信息中提取多导联心电信号,采用巴特沃斯滤波器进行预处理和小波多尺度变换来过滤信号中的噪声,再对ECG信号进行QRS峰值提取,利用峰值的时间值、幅度值分别计算对应呼吸信号的基线、幅值和频率特征,对获得的不同呼吸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估计,得到更准确的呼吸速率.

    心电图呼吸速率多特征多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