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为细致地解析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即根内根孢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简称GI)与摩西管柄囊霉(G.mosseae,简称GM)对青山杨植株生长及其物质代谢的具体影响,选用了孢子含量为 15 个/g的GI和GM基质,将 20 g的孢子基质与 1.3 kg的灭菌土壤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成特定的混合基质.然后将青山杨的扦插苗种植于该混合基质中,以确保其生长环境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在植株生长的第 80 天时,系统地进行了青山杨生长状况的评估与叶片内N、P元素、营养物质的定量分析,测定了叶片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GI组青山杨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相较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的降低(p<0.05),在根长和地下生物量方面,GI组则显著高于对照(p<0.05);GM组的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方面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GI和GM处理的青山杨叶片中,N元素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p<0.05);而在GM组中,叶片的可溶性糖和P元素则有着显著的增长(p<0.05).在GI组中,次生代谢物质中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总酚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单宁和木质素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GM组,总酚和单宁的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p<0.05),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总黄酮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GI、GM均降低了青山杨叶片中N元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GI抑制了青山杨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了叶片总黄酮的含量;GM对青山杨有促生作用,提高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P元素含量,抑制了次生代谢物单宁、总酚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