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时明德

月刊

1009-4970

lywkxb@126.com(社科);lyzkxb@126.com(自科)

0379-65515059

471022

河南省洛阳龙门路71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5期为自然科学内容,1、3、4、6期为社科内容,近三年来,发表的论文被全国主要文摘期刊摘转的篇目分别居全国师专学报的第10位、第4位、第3位,并于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唐诗对萱草意象内涵的继承与开拓

    刘书含王宏林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诗歌中最早描写萱草的是《诗经·卫风·伯兮》,其初始内涵是忘忧.此后,萱草意象在诗歌中广泛出现.唐代文人创作了大量的萱草诗,对萱草意象的内涵进行了创新性的开拓与整合.除"忘忧"内涵外,唐诗中的萱草又拓展出以萱草指代母亲,表达游子思乡的意蕴.同时,唐诗还注重对萱草植物形态和品格的挖掘.自此,萱草意象已经具备树萱以忘忧、隐喻游子思母、描绘植物属性三种主要内涵,成为一种具有多重意义的诗歌意象.

    萱草唐诗忘忧孝亲

    区域教研制度:内涵诠释、价值澄清与实践进路

    钟筱雨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研工作在推动教学改革、助力教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区县层面教研体系的完善更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力量培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成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处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区域教研制度实施对区域内教师发展、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研活动设计、教研员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体系构建方面仍存在现实困境.为此,可以从理念与文化构建、平台与制度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三个方面完善区域教研体系建设.

    区域教研教研制度制度建设

    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高校研学旅行实务课程建设

    秦艳培何佳益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专创融合"成为国内高校双创教育的焦点.通过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建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研学旅行实务课程建设,应立足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根据新时代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文件精神要求,通过确定专创融合课程教学目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评价方式,搭建"双创竞赛+专业实践+研学工坊"三位一体实践训练载体,组建跨专业学科、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专创融合教学团队,打造产业元素贯穿、教赛研一体、科教创贯通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专创融合创新创业研学旅行课程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张晓聪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功能,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非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的问题;通过将"非遗"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具体探索,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课程实践路径

    古代汉语教学中古籍整理实践模式探究

    张宪荣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和学生古汉语基础薄弱等现状,教学中需要加入古籍整理实践环节,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配合教材内容的需求.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提出四种具体实践模式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古代汉语教学古籍整理实践模式

    基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路径探究

    郭智芳兰熙琳于姝婷褚思佳...
    71-7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性修养有其自身特点.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力度有待加大、效果有待提升.通过计量文献、扎根理论、访谈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实践党员的党性修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梳理,据此细化大学生党性修养内涵的指标模型,提出要持续有效引导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优化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夯实大学生党员的全过程党性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社会实践

    "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重构与优化——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潘芳蒋莹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一流专业是地方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由大变强的关键."双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对接区域战略需求,构建专业教育新模式;融合学科优势,提高课程体系质量;项目驱动科教协同,培养高级思维与创新能力;产学融合,铸造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互联网+"为牵引,提升跨专业融合力.

    "双一流""双创"项目驱动产学研协同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付本静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强国战略要求我国充分利用好现有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融合等手段来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应充分利用好大别山红色文化这一宝贵文化财富,从全面参考中国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经验入手,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前提,完善打造文化品牌、锻造人才队伍、优化传播机制、创新传播手段、利用共情策略五大路径,采用有的放矢的举措来推动大别山红色文化在国际上的高效传播、广泛传播,通过国际传播将其打造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实用载体,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战略大别山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经验借鉴中国声音

    先秦儒家视域中"勇"的三重境界

    鹿林刁珂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儒家深刻地揭示了"勇"对塑造和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原则(即礼和义)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勇"的不同性质、层次和境界,区分出"血气之勇""德性之勇""道义之勇".重估"勇"的道德地位,深刻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勇"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勇德先秦儒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洛阳市强化风口产业招商引资能力对策研究

    李占强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口产业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运用产业机会理论、新兴产业区位理论及招商引资理论分析了洛阳风口产业招商引资实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把握风口产业发展规律不够精准、把握风口产业窗口机会不够娴熟、谋划风口产业发展存在不足、高效风口产业招商运作机制尚待建立.提出增强把握风口产业发展规律能力、强化把握风口产业窗口机会能力、大力提升谋划风口产业发展能力、构建高效风口产业招商运作机制的对策.研究结论对强化洛阳风口产业招商引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洛阳市风口产业招商引资窗口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