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木材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姜征

双月刊

2096-9694

cwimag@caf.ac.cn

010-62889419 62889416

100091

北京市颐和园后中国林科院木材所29信箱

木材科学与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木材加工行业集科研、生产技术和信息为一体的领先综合性科技期刊,报道各类木质和非木材人造板的制造工艺及表面装饰技术;木工胶粘剂;木材干燥、阻燃、防腐及改性处理;家具生产技术;制材;木工机械设计制造与控制;计算机应用及软件;节能降耗、三废治理等木材加工领域最新研发成果、行业政策解析、热点讨论、实用生产技术及行业动态与市场信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林业局优秀科技期刊,连续十余年被英、美等国际林业、木业著名刊物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木材孔隙结构的调控与利用研究进展

    卢芸王凯付宗营梁振烜...
    1-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孔材料的合成与调控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有着迫切的研究和应用需求,然而其制备的过程存在能耗高、不环保等问题.因此,绿色可持续多孔材料的开发与利用亟待研究.木材是一种天然多孔材料,具有可持续、可降解、易修饰等特点,细胞腔、纹孔、细胞壁中的孔隙、微纤丝间隙等大小不同的孔隙构成了木材层级多孔结构.但木材孔隙结构分布不均匀、孔隙类型相对固定,为实现更广泛的功能化应用,需要对木材孔隙结构进行调控.通过对木材孔隙的大小、形状、数量和联通性等进行调控,不仅可以改善木材原本的理化性能,还可以赋予其新的功能.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层面总结木材孔隙结构的调控手段及其调控后材料在建筑、环境、能源、输导、智能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木材孔隙结构调控的发展趋势,以期挖掘木材作为多孔材料的更大潜力,为木基多孔新材料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

    木材多孔材料层级多孔结构孔隙调控功能材料

    木材导热系数实验与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景尧孟泓旭陈柏男金正珉...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评定木材的导热系数对木材干燥、热处理等工艺优化及模型构建意义重大.近年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实验法与模拟法两方面解析木材的导热行为.本文在综括木材导热系数的实验法与模拟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研究现状基础上,从检测方法的规范性、模型构建的合理性两方面,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科学性、精确性及实用性,旨在为木材导热系数的精确测算提供借鉴与参考.

    木材导热系数数值模拟理论模型稳态法瞬态法

    实木家具异形零部件生产线平衡优化研究

    熊先青杨路洁马清如许修桐...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实木家具异形零部件生产线平衡问题,通过调研企业实木异形零部件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线情况,以实木圆凳产品为例,对其主要工艺设备及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其生产线存在的问题;结合程序分析取消-合并-调整顺序-简化(eliminate-combine-rearrange-simplify,ECRS)原则,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探究实木家具异形零部件生产线不平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平衡优化原理,构建实木家具异形零部件平衡优化思路和方法,包括:平衡模型构建、瓶颈工序确定、工时测定、平衡参数计算等.比较优化前、后的实木圆凳生产线,负荷率由33.33%提高到83.33%,平衡率由12.22%提高到19.39%,平滑指数由38.79下降到33.89,生产效率提高25%,零部件运输距离最高下降53.80%.研究不仅为实木家具异形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思路,也为实木家具的高效加工和生产线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生产线平衡优化实木家具异形零部件取消-合并-调整顺序-简化(ECRS)

    精氨酸改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纤维板降醛除味效果研究

    王宁宁邹献武吕斌付跃进...
    28-3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精氨酸(arginine,Arg)接枝改性壳聚糖(chitosan,CTS)及壳聚糖季铵盐(Hydroxyprop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hitosan,HACC)制备两种净化剂(Arg-CTS,Arg-HACC),研究其对纤维板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Arg-CTS、Arg-HACC可使纤维板甲醛释放量分别降低57.89%、75.00%,化学反应与物理屏蔽共同作用使Arg-HACC喷涂样的甲醛释放量更低.Arg-CTS和Arg-HACC对纤维板VOCs中的醛酮类、醇类、酸类物质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对萜烯类、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的释放有促进作用.纤维板中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大于1的物质主要有己醛(青草味)、庚醛(果子香味)、辛醛(青辛尖锐而有力的脂蜡香,带果香茉莉味)和壬醛(强烈的油脂气味和甜橙气息).Arg-CTS和Arg-HACC净化剂均可大幅度降低这些气味物质的OAV值,其中,喷涂Arg-HACC净化剂的纤维板样品气味等级由3级降低到2级.

    精氨酸-壳聚糖季铵盐溶液(Arg-HACC)净化剂精氨酸-壳聚糖溶液(Arg-CTS)净化剂纤维板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味

    硅溶胶/聚乙二醇/硼盐/丙烯酸酯复配药剂改性木材的性能研究

    曹智金龙月金莉樊启政...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桠果(Dillenia sp.)木材易霉变开裂,采用聚乙二醇和硼盐复配处理可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和抗菌性,但药剂遇水易流失.本研究以聚乙二醇为尺寸稳定化药剂,硼盐为抗菌剂,辅以硅溶胶和丙烯酸酯对五桠果木材进行改性处理.以复配药剂聚合物溶胀率和质量损失率为指标,研究复配药剂最佳配比,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将复配药剂浸入木材内部加热固化,分析处理材的微观形貌、尺寸稳定性和防霉性能.结果表明:硅溶胶、聚乙二醇、硼盐和丙烯酸酯质量比分别为30%、20%、2%和8%时,形成的凝胶溶胀率和质量损失率最低.扫描电镜观察复配药剂干燥产物发现,在硼盐和丙烯酸酯作用下,硅溶胶可将聚乙二醇固定其中.复配药剂改性五桠果木材在吸湿-干燥和吸水-干燥循环试验中的抗胀率最高达到46%,处理材泡水后药剂流失率较聚乙二醇处理材降低约42.5%;处理材在一个月的室内综合防霉测试中未出现霉变.

    五桠果聚乙二醇硅溶胶丙烯酸酯尺寸稳定性抗流失性防霉性

    改性棉籽蛋白胶黏剂的制备及胶合性能

    刘小虎高振忠孙瑾侯贤锋...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棉籽粕粉为原料,用尿素进行改性处理暴露出更多的活性基团后,再用聚乙烯亚胺、环氧交联剂与活性基团反应制备棉籽蛋白胶黏剂.利用正交试验探讨尿素、聚乙烯亚胺与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的最佳用量.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分析棉籽蛋白胶黏剂的结构变化、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当尿素浓度为2 mol/L、聚乙烯亚胺为8%、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为7%时,制备胶黏剂的湿胶合强度达到1.24 MPa,满足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规定的Ⅱ类胶合板要求.

    蛋白质胶黏剂棉籽蛋白胶合强度复合改性

    施胶方式对不同密度刨花层积材性能的影响

    王小霞葛立军齐越于文吉...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辐射松(Pinus radiata)窄长薄平刨花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刨花层积材(laminated strand lumber,LSL),研究浸胶和喷胶两种施胶方式对LSL中树脂分布、剖面密度、耐水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施胶方式时,树脂在刨花表面和刨花内部渗透深度存在差异.浸胶方式时树脂渗入刨花内部,有利于增强刨花单元;喷胶方式时刨花单元表面树脂含量高,有利于刨花单元间形成良好的胶合界面.LSL的密度从0.80 g/cm3增大到1.00 g/cm3,施胶方式对LSL的抗弯性能和吸水率影响显著,对吸水厚度膨胀率没有显著影响.当密度为1.00 g/cm3时,浸胶方式制备的LSL具有较高的MOE(19.9 GPa),但在耐水试验中易因胶合失效出现刨花间胶层剥离的现象;喷胶方式制备的LSL则具有较高的MOR(126.8 MPa),在耐水试验中刨花间胶层不易剥离.

    刨花层积材浸胶喷胶耐水性能抗弯性能剖面密度树脂分布

    自攻螺钉在竹木混合正交胶合木中抗拔性能研究

    吴荣宝宋懿徐一恺赵展熠...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正交胶合木(hybrid cross-laminated timber,HCLT)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层板材料特性,改善CLT物理力学性能.研究采用重组竹和速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以不同组坯结构制备3类CLT:重组竹CLT、竹木混合CLT和杉木CLT,评价和比较不同直径和钉入深度自攻螺钉(self-tapping screws,STS)在三类CLT中的抗拔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TS钉入深度或直径增加,STS在3类CLT抗拔承载力都增加,且对于重组竹CLT和竹木混合CLT,有利影响程度随着钉入直径或深度增加而增加.STS钉入深度或直径变化对其在3类CLT中抗拔强度影响规律不一致.STS在重组竹CLT和竹木混合CLT的抗拔强度明显大于速生杉木CLT,且对于竹木混合CLT,有利影响程度又随STS钉入深度增加而降低,随STS直径增加而增加.STS在竹木混合CLT中的抗拔性能,受到STS钉入深度、直径和CLT组坯结构等因素多重影响,后续应建立预测模型,量化和优化STS在竹木混合CLT中的抗拔性能.

    竹木混合CLT重组竹CLT杉木CLT自攻螺钉抗拔承载力抗拔强度

    燕尾榫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及弯矩-转角关系研究

    陈潘张凤亮欧阳金友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传统榫卯连接方式应用于现代木结构的可行性,设计包含榫头、卯口、塞木和木楔片的燕尾榫梁柱节点,利用ABAQUS软件分析杉木燕尾榫梁柱节点的破坏模式、应力发展和弯矩-转角关系.通过分析梁柱节点受力机理,建立榫头四个挤压区域的几何、物理和平衡关系,推导初始刚度和极限弯矩的表达式,提出基于幂函数模型的燕尾榫梁柱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公式.验算结果表明,该公式计算的节点初始刚度、极限弯矩,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仅相差6.46%、2.09%,可用于预测燕尾榫梁柱节点的极限承载力.

    木结构燕尾榫梁柱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有限元分析幂函数模型极限弯矩极限承载力

    地采暖运行工况下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的变化分析

    卢金汉吕斌杨忠邹献武...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地采暖环境下木质地板在居室环境中释放甲醛的规律,在地采暖试验房间内分别全屋铺设3种木质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和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1 m3气候箱法检测其甲醛释放量分别为0.083、0.025和0.080 mg/m3),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在地采暖设施关闭与运行工况下分别测试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以分析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室内全屋铺设木质地板后,按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规定在门窗关闭1 h后测试,地采暖设施关闭、运行工况下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含本底值)范围分别为0.025~0.033、0.023~0.043 mg/m3,符合GB 50325-2020对Ⅰ类民用建筑室内环境甲醛浓度≤0.07 mg/m3的限量要求;按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门窗关闭12 h后,地采暖设施关闭、运行工况下空气中甲醛浓度(含本底值)范围分别为0.025~0.039、0.018~0.060 mg/m3,达到GB/T 18883-2022对空气质量甲醛浓度≤0.08 mg/m3的要求;2)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实测值经Berge方程校正后,与地采暖设备关闭时的室温条件相比,地采暖运行工况下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均由12 h推迟至24 h,峰值分别增加了9.9%、19.6%和22.8%,稳定值分别增加了15.4%、66.7%和15.8%,表明地采暖运行工况下居室环境内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增加,周期延长.研究为地采暖模拟舱验证等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为地采暖用木质地板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木质地板室内环境地采暖甲醛质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