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大学学报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牡丹江大学学报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月刊

1008-8717

牡丹江市西地明街60号

牡丹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而上学之善与实践之善——技术的历史之维与当代反思

    刘冰李新宇李若菲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时期制作活动因受制于必然原理而不被当做实践,但随着哲学的世俗化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制作活动奠基于科学技术被空前肯定,古典时期狭义的伦理实践在近代又演变为狭义的技术实践。技术实践的抽象方法置换传统哲学的形式逻辑成为理解社会生活的固定模式,这种"客观人格"的造就使人以及全部社会生活在技术理性的垄断下呈现出质的单一化发展,茫然的主体陷入以手段为 目的的形而上学之善的追求。由此,应恢复存在的实践生命意义,通过联结伦理道德把握存在的价值和存在处身其中的总体秩序,探索存在作为实践生命的实践之善。

    制作技术人工智能实践

    "隐语"与"诗体"之互动及唐代的隐语诗书写

    仲昭龙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语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文体,向来被视为文字游戏,不被主流士人所重视。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在总结前代文学的基础上,对"隐语"进行了定义,并指出了其优劣。"隐语"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自有其独特的价值,然而却很少有人提及其对其他文学体式的影响。唐代的诗歌创作中有一类特殊的"隐语诗",它们或借鉴了"隐语"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或本身就兼有"诗"与"谜"的双重特性,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记。同时,笔记小说中的"隐语"创作也受到"诗体"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呈现出齐整、庄典的美学风格。唐代的隐语诗,是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谐隐"传统,又在唐代政治、文化影响下生长出的一类特殊的存在,对后世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

    隐语诗歌书写文体互动以诗为隐语讽喻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钟雨静韩秀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国文坛,格罗丽亚·内勒是与托妮·莫里森、艾丽丝·沃克齐名的当代非裔代表作家,其处女作《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一经出版便荣获美国图书奖。文章结合女性身体书写相关理论,分析文本中的女性人物,认为黑人女性的身体是被监禁、异化了的客体,身心受创的她们从压迫到觉醒,逐渐在这个被白人边缘化的社区获得了生理上的安定,也找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内勒通过塑造七个黑人女性的故事表达了其女性主义立场,批判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伤害,同时也反映了她对黑人女性生存的关怀,以及对其身份认同和追寻自我幸福的鼓励。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身体书写异化创伤

    公共危机下行政应急权适用问题研究——以公权与私权冲突为视角

    张竞一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行政应急权作为行政主体应对突发事件而适用的一项重要权力,能有效促使社会公共秩序由危机状态向常规状态转变。然而,行政应急权作为危机状态下公共权力的一种暂时性扩张,必然会造成个人权利的相对克减,引发公权与私权的冲突,这是行政应急权的适用困境。在现存法律规范下,合理适用行政应急权不仅要以法律规则的明确规定为依据,还应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贯彻法律原则的基本精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寻求公权与私权的平衡,使行政应急权在法治的道路上运行。

    公共危机行政应急权公权与私权权力边界

    涉案企业合规中的区块链应用研究

    沈滨宁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区块链技术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对其应用层面的研究也在向各个领域拓展。作为一种分布式结构的技术系统,区块链技术在提升涉案企业合规不起诉案件办理质效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合规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痛点,结合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公开透明、去中心化、全链留痕、不易篡改等特征,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企业合规的应用路径,以期推动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完善,更好地保障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合规区块链技术路径探索

    跨层结构"动+介"的词汇化及介词的赋元功能

    吴立红张欣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介+宾"结构是一个具有规律性且呈现出凝固化倾向的结构,从历时角度来看,"动十介+宾"结构并不是新出现的语法现象,而是从古代汉语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后来介词短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普遍,本结构才显得尤为特殊。从共时角度对"动+介+宾"结构进行特征分析,介词充当了赋元和信息补充的作用,"动+介+宾"结构经过了 一个跨层再分析的过程,将其定义为动宾结构更为合理,结构中的介词发生了去范畴化的现象,逐渐实现了与动词成分的跨界合并。

    "动+介+宾"结构词汇化赋元功能介词并入现象

    知识翻译学理论视域下秦腔电影《周仁回府》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

    尹丕安白帆帆
    54-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与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关注。秦腔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且作为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是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的声腔体系。《周仁回府》是秦腔最具代表性的剧 目。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支撑,对电影《周仁回府》进行对外译介研究,探究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秦腔电影英译应具备哪些特征,为秦腔文化"走出去"提供启示。

    知识翻译学秦腔对外译介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三重逻辑分析

    黄俊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农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乡村生态振兴的提出并非无的放矢,其背后有着严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从理论逻辑分析,乡村生态振兴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从历史逻辑分析,其扎根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乡村生态建设的探索实践;从价值逻辑分析,其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和世界价值。

    党的二十大乡村生态振兴人与自然关系优秀传统文化

    农业强国建设内涵、现状和政策取向

    王银龙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明确农业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农民在此过程中分化成为了城镇定居农民、半工半耕农民、中坚农民和小农户四大群体。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和农民分化的基本结果,提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政策取向:未来应当以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基本内容,同时注重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和农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制度保障作用。

    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分化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王小红刘志强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将思想政治内容引入高职学校英语课程的新教学方式,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本文对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并据此模式,以英语交际口语课程为例,探索了将思政元素引入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育、价值塑造等教学职能。

    SPOC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