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黔西南蜡染元素在编织刺绣纺织品中的融合应用

    邓欣洁黄鑫赵鑫李旭...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拓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应用途径,提出一种蜡染纹样与编织刺绣美学设计的创新融合方案.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归纳与分析黔西南苗族蜡染服饰中几何、动物、植物 3 类纹样的特点及象征寓意;然后提取传统的蜡染元素纹样并进行抽象化处理,经由解构重组、色彩分析后形成富含民族美学价值的编织刺绣图案;最后借助纱线编织刺绣技法应用于抱枕、坐垫、手提袋和白T恤等纺织品上,既增强了纺织品面料的立体感和凹凸感,又赋予其丰盈质感和灵动色彩.传统蜡染纹样与编织工艺的融合拓宽了蜡染纹样在纺织品设计应用中的发展路径,丰富了产品设计表达.

    黔西南蜡染纹样符号编织纱线刺绣融合应用

    镂空及其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技术分析

    邹平王丽婷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镂空在服装立体裁剪中虽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但缺乏系统的分类和理论总结的现状,从镂空在服装立体裁剪技术中的应用入手,按照技法将镂空分为部位造型、剪切、破洞、打孔、编结、刺绣、拼叠、抽纱、撕破、烧花共 10 类;总结镂空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技术规律,包括改变材料肌理结构、整合零散材料、减型处理、省道转移、造型分割、重叠拼接、轮廓造型镂空技术等,并分析其在实用装、礼服、创意性服装、内衣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对镂空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操作方法及技巧进行实例应用,设计了 1 款重叠拼接镂空衣,可为镂空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创意参考.

    镂空技术规律服装立体裁剪剪切拼叠

    欢迎订阅2025年《产业用纺织品》

    75页

    参数化形状文法在传统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孟媚吴艳孔旭刘新汶...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促进传统艺术复活,弥补传统纹样设计方法低效及设计成果可控性较低的问题,以清式天花彩画装饰图案为例,提出基于参数化形状文法的图案设计演变策略.运用田野考察、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结合其文化语义从纹样、布局、色彩 3 方面对图案元素进行解析与提取,得到新的设计因子.采用Grasshopper参数化工具将形状文法图案推演规则转译为参数化语法表达,通过计算机辅助形状文法的形式控制图案的设计过程,实现基于参数化形状文法的清式天花彩画图案创新设计.最终导出 6 组图案设计方案用于模糊综合评价,并在CLO3D软件上进行数字化三维模拟呈现,以验证其设计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参数化形状文法的图案设计模型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其生成结果能够良好地保留清式天花彩画原有的艺术特征,为传统图案的发展提供了创新依据.

    参数化形状文法纺织品图案设计清式天花彩画图案设计

    数智化视域下的津派旗袍模块化个性定制设计

    庄冬冬任若安孙捷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智化时代津派旗袍定制创新性不足、缺乏个性化设计和生产复杂等问题,从数智化编码的角度引入模块化理论,围绕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津派旗袍模块化个性定制设计进行研究.结合津派旗袍形式特征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对津派旗袍的个性化定制进行4级模块划分,并对襟型、领型、袖型等7个服装关键部件进行编码设定,提出一套创新的模块划分和设计方法,并构建津派旗袍模块化个性定制APP.以模块为设计单元的津派旗袍个性定制设计在消费者满意度及服装定制效果上均得到较大改善,且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其可行性.通过模块化、编码化的数智手段将现代科技与津派旗袍相结合,为传统服饰在数智化时代的个性化定制提供思路.

    津派旗袍数智化模块化设计定制设计定制化APP

    服饰配色量化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曾莉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服饰色彩搭配知识碎片化、原则模糊等问题,提高服饰配色分析的客观有效性,减少人为主观分析的失误率,通过挖掘色彩属性特征与服饰配色之间的规则,将服饰配色分析分类整理以可视化界面呈现.运用MatLab APP Designer平台获取鼠标位置的图像色彩数据,以HSV色彩空间和M美度值作为分析依据;根据服饰色彩属性特征建立影响要素的数据量化模型;最后结合服饰配色搭配规则的对应关系构建可视、易于操作和存储数据的分析系统.采用《配色手册》和网络平台上的高级配色方案对本文系统进行验证,所得美度值合格率达到94.16%,本文建立的服饰配色量化分析系统可对色彩配色提供理性科学的指导.

    服饰配色色彩属性特征配色规则量化HSV色彩空间

    膝关节屈曲角度及面料弹性对裤装膝部形变的影响

    张丰烁王燕珍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膝关节屈曲角度和面料弹性对裤装膝部形变的影响,选择身材相似的 9 名受试者,筛选出3 种基本物理性能相近但弹性不同的针织牛仔面料制作样裤,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取受试者在不同膝关节屈曲角度下、不同下肢着装时(光腿与穿着不同弹性裤装)的膝部标记区域点云数据,提取膝部曲面形变率.分析得出:不同下肢着装时的膝部形变率与膝关节屈曲角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裤装膝部形变率与面料纵向弹性模量存在负相关;得到的膝部皮肤形变率与膝关节屈曲角度、膝部裤装形变率与膝关节屈曲角度、面料弹性的回归模型可用于指导裤装舒适性研究及膝部弹性面料的选择.

    膝关节屈曲角度皮肤形变三维扫描服装形变针织牛仔

    传动方式对巴斯噶蜗线齿轮传动特性的影响

    陶德华张春晓郑丽娟李凝...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非圆齿轮不同传动方式时的传动特性,以巴斯噶蜗线齿轮为研究对象,建立内啮合传动时巴斯噶蜗线齿轮节曲线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建立内啮合巴斯噶蜗线齿轮传动特性分析可视化平台;利用编制的可视化平台分析巴斯噶蜗线齿轮在内啮合传动和外啮合传动时的运动特性.通过比较分析可得:发生圆直径和展长变化影响巴斯噶蜗线齿轮副传动比幅值大小,而变性系数不影响传动比幅值,仅改变幅值位置;外啮合传动时的传动比变化范围明显比内啮合大.为进一步说明传动方式对于运动特性的影响,以导条机构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在设计时若传动比变化大,选择外啮合传动方式;若传动比变化范围小、结构紧凑,选择内啮合传动方式.

    巴斯噶蜗线齿轮内啮合外啮合传动比导条机构

    基于ResNet 18模型的新疆游牧民族传统纺织品纹样分类

    赵楷文薄贤姝钱娟阎明星...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新疆游牧民族纺织品纹样分类时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esNet 18-CA).在ResNet 18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加强对纹样特征的提取,并引入迁移学习思想,有效防止网络过拟合,并将改进后的网络模型与当前经典的几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建立的新疆传统纺织品纹样数据集上的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62%,相比于原始的ResNet 18 模型提高了3.72%,而模型大小仅增大0.2 MB,改进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更高.

    游牧民族传统纺织品纹样ResNet18注意力机制迁移学习

    毛纺机车间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吴文贤沈博侃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毛纺机运行稳定性、降低故障停机时间以及优化企业生产流程,改善传统毛纺机车间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对于潜在故障的识别效果较差的问题,设计新的毛纺机车间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通过振动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对毛纺机车间设备进行信号采集;设计由服务器、远程监测客户端、数据分析客户端组成的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各部分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用于实施毛纺机车间的智能监测;设计融合VAE模型与 LSTM 模型优点的 LSTM-VAE混合模型,将传感器采集数据作为输入,通过自适应阈值算法为车间设备自适应地计算出预警阈值,实现毛纺机车间的故障诊断.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技术判定的潜在故障点与实际的潜在故障点十分接近,通过设定自适应阈值,使得该技术的诊断结果与设备自身情况更加贴合.

    传感器LSTM-VAE混合模型毛纺机车间状态监测故障诊断